用官方 demo (
https://theajack.github.io/disable-devtool/)测试。我遇到的主要检测方式就是 Date/FuncToString 词数检测和 performance 性能检测。这俩都是依赖 console.log 的机制
不依赖任何外部工具(即靠页面本身、地址栏注入 JS 、打开 devtools 之后的手速)的情况下,目前我发现的唯一解法是提前打开 devtools ,网速调到慢速 3G/自定义一个高延迟的网络,在浏览器载入 js 之前(最一开始一定是加载 HTML 的,这个时候禁用还没载入),覆盖掉 window.console 。比如 window.console.log = () => { }; window.console.table = () => { }; window.console.clear = () => { };
如果想自动生效,油猴脚本加一个 `// @
run-at document-start` ,声明注入时机把 window.console 干掉就行。上面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没有任何 console.log 内容了。如果还想要打印的东西,可以自己重写 console.log ,检测 e.toString === e.__proto__.toString 或者 e 的内容,过滤掉检测的那个变量或者给他改回去。
至于性能检测( table 时间 > 10*log 时间),重写 console 函数的时候,给 log 加一个 for 10....0 延迟,或者把 table 改成 settimeout 异步打印就行。如果对于日志顺序有严格要求,可以自己实现一个队列按顺序打印,控制好执行时间就可以
如果 disable-devtool 还想对 console.log 是否被魔改过进行检测,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了。可以参考比如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4194625---
以上方法是从他检测机制直接入手的。简单点的方式,比如直接拦截请求,把脚本生效的地方干掉、字符串替换把 md5 换成自己知道的密码等等。这个脚本、油猴以及抓包都能干,就不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