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提问指南
conge
V2EX  ›  问与答

一个不知道怎么开心的人的开悟经历 AMA

  •  6
     
  •   conge · 2023-03-09 03:24:08 +08:00 · 1733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5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1. 在问答区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写这篇文章,于是准备开个头,然后看看大家会提什么问题,然后用问答的形式来持续完成这次书写。当然,如果没人感兴趣,也没关系。这是对自己的一次梳理。需要提醒的是,在这里的问题和回答,我有可能放到自己的博客上去。

    2. 我是一个不怎么开心的人,虽然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如意的事儿。妻子比我聪明还贤惠,儿女双全,父母都在。虽然离父母远,但二老当下也无需照顾,且有自己的妹妹住的很近,常去探望。虽然远没有财务自由,交完了房贷和子女教育费用,也就没什么额外消费,但我也在有条不紊的给退休存钱,给子女的学费存钱。在医院工作,工作也有挑战性也有意义。但,我就是一直都不怎么开心,感觉跟这个世界隔着什么,活的也不真实。换句话说,除了自己身上扛着的责任在推着我自己往前走,我一点儿动力也没有。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生活有意思。

    3. 不开心的原因,我也挖掘过,大概是内心认为自己其实无能,而作为一个假装者在这个世界上行走。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无论是在生活上,工作上,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上,都是消极,被动的状态。平白无故的就负面情绪爆棚。而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通常是隐忍,忍不了就逃避。逃不了的,当然就会爆发。于是我的孩子们不喜欢我,因为我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冲他们发火。

    4. 为了应对不开心,情绪化,我做了许多事儿。我相信这些事儿的其中一个,或者所有的事儿的合力,让我实现了开悟。这些事情有跑步,阅读,书写,冥想,轻断食,健身。这些事儿都不是浅尝。我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间点不一样,但一旦开始,就都坚持到了今天。

    5. 开悟是怎么样一种感受。我是 2 月 19 日晚上开悟的。那时候我躺在床上读书,然后跟我妻子分享我刚刚读到的知识。在遇到能更新我的认知的新知识时,我长会这么干,一遍分享一遍内化。然后我发现,这次新知识带给我的激动感,与之前有些不一样。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我忽然意识到,或者感到,我之前所思所想,所见所闻,都忽然间都落入了我的意识,除了他们,我的五种感官,身体感觉,思维意识,情绪,包括它们之间的联系,也都落入了我的意识之中,我可以任意的重新组合他们。再接着,我忽然感到了一种清明的感觉,一种一切俱足,没有问题的感觉。我的身体也暖洋洋的,没有丝毫痛苦或直觉,完完全全的放松,同事意识到我之间的痛苦,并不来自外界,而来自自己内部,而且现在,我可以停止造成痛苦。幸福感油然升起,眼前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不对,它们并没有变,而是我与他们的关系变了。我感觉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是为了我的幸福,而我之前一直再拒绝,而现在,我可以选择让它进入我,然后再流出我。我在这世界上生活,存在,世界在我身上生活存在。我和世界的关系,就这样变了。

    6. 开悟有什么变化?接下来的几天里,正好是我的假期。那些日子里,我时时的陷入内心的狂喜。我看一切都顺眼了。孩子的吵闹,是我之前所难以忍受的,现在,我能直接看到他们内心的情绪,并且自然而然的采取行动,帮他们化解掉。我不但化解了自己的苦,也能轻易的体会并化解他人的苦了!我的孩子和妻子都能体会到我的变化,整个家庭的氛围,轻松了不少。我能更好的爱家人了,而且毫不费力。度假回家后,开始工作,我发现,我对工作的倦怠消失的一干二净。我面对自己的老板和同事时候的社交恐惧没有了,冒名顶替综合中没有了。我不再认为自己是无能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自信与能力。

    7. 我怎么知道我自己真的是开悟了,而不是,疯了?我是学心理学的,我知道躁郁症的患者在躁狂阶段也会有狂喜式的爆发。实际上我自己在体会到开悟的时候,很快就在想,自己是不是要疯了。然后,我想起来,躁郁症患者是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的。而且,躁狂的特征,是思维快速闪现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而我感受到的狂喜,喜悦,没有思维的参与,是一种空且满的感受,充满创造力的同时,自己仍有掌控感。

    8. 为什么写这么一篇文章?曾经,我不知道该怎么生活,我试图寻找支撑,但有觉得一切毫无意义。我知道这里有许多人也是这样的。我曾经在 V 站这里搜索过生命意义,来看大家的回答。让我诧异的发问的数量如此之多。我曾经也回答过,说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寻找它就是你当下的任务。当你寻找,你就是 Seeker 。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 Seekers 们,你会找到答案的,答案一直就在,从未远离。我自己并不是个 Seeker ,因为我从来没有想找到什么,我就想我要真实的生活。我看到一些人说锻炼有用,我就对自己说,让我试试看。有人说写日记分析自己有用,我就试试看。有人说冥想有用,阅读有用,我就对自己说试试看。我并不追求某种结果,我就想试试看,我做这些事儿,会发生什么。然后,这就发生了。我很感恩自己没有尝试。

    9. 开悟了,又能怎样呢?我的回答是,虽然我已经四十好几了,但我的生活刚刚起步。这次,是真实的生活。

    10.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如果你读到这儿,我其实想让你知道的就一点:开悟是你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你如果有问题,就开始问吧。

    252 条回复    2024-05-25 03:49:09 +08:00
    1  2  3  
    X21541
        201
    X21541  
       2023-03-10 17:19:40 +08:00
    @AthensBird 嗯,语言中有种旁观者的理智。
    mokiki
        202
    mokiki  
       2023-03-10 21:38:53 +08:00
    @conge #177
    菩萨悟道之前曾跟两位老师学习禅定,分别来到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个无色界定。但是菩萨依然觉得这不是烦恼的止息。菩萨独自修行悟道成佛之后首先想渡化的就是这两位老师,可惜他们已经去往无色界天,佛陀无法与他们交流了。

    我建议你去找他的原因是,我这个凡人不能确定你的境界是无色界定的“空”,还是须陀洹 /斯陀含的涅磐。空和涅磐之间的差别很大,只言片语不容易界定。
    上座部高僧处理这种问题比较拿手,假如你得到的是真宝贝,必然没人能夺走。假如那些境界是仿冒品,他也可以给你指明真宝贝的方向。即使你对涅磐没兴趣,至少也知道有这样的学说,苦无出路的时候,也会引导你找到出口。
    conge
        203
    conge  
    OP
       2023-03-11 01:14:59 +08:00
    @9 #187

    你这么一总结,感觉阿德勒的心理学与斯多葛主义的生活哲学想通之处如此之多呀。
    conge
        204
    conge  
    OP
       2023-03-11 01:22:02 +08:00
    @MrKeanu #188

    谢谢提醒。
    期待和你多多交流。

    不用担心躁郁症,如果你是的话,你的家人早就注意到了。
    conge
        205
    conge  
    OP
       2023-03-11 01:23:44 +08:00
    @QiLetian #189

    啊,原来是这样。

    很好奇,你具体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减熵的呢?
    conge
        206
    conge  
    OP
       2023-03-11 01:24:51 +08:00
    @b123405060 #193

    坚持冥想 :)
    conge
        207
    conge  
    OP
       2023-03-11 01:26:27 +08:00
    @yaphets666 #195

    没有压力谁还会不开心呢?我压力很大的,好不好。
    conge
        208
    conge  
    OP
       2023-03-11 01:27:18 +08:00
    @particlec #197

    我也没有具体说。回头我具体说说。
    conge
        209
    conge  
    OP
       2023-03-11 01:28:11 +08:00
    @MiniLED #196

    好好治疗,双向还是有针对性药物的。祝早日康复。
    conge
        210
    conge  
    OP
       2023-03-11 01:29:49 +08:00
    @bigfantasy #199

    许多生老病死的肉体痛苦,也是自我意识带来的。
    conge
        211
    conge  
    OP
       2023-03-11 01:34:54 +08:00
    @promontory123 #200

    看你怎么定义欲望。
    性欲有的,但是它成为可控的了,不会因为未被满足而产生痛苦了。

    金钱欲望也是有的,也从因为惧怕不足而产生的贪婪聚敛欲,变成了我要做的事情需要资源的要求。而且,自己内心里知道,自己的要求,一定会有结果。而结果无论是什么,我会满意的。

    没有了急功近利。有欲望,但欲望不带来痛苦。能明白吗?
    conge
        212
    conge  
    OP
       2023-03-11 01:37:01 +08:00
    @mokiki #202

    我明白了你的好心。双手合十,深深感谢。

    你跟我提起了高僧,已然在你我他直接种下因缘的种子,让我们看看会怎样生发吧 :)

    感恩
    QiLetian
        213
    QiLetian  
       2023-03-11 02:43:02 +08:00
    @conge 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智能,就像 LUCA 出现一样。生命用试错的方法获取信息维持了自身状态长达 35 亿年之久,但是“我”这种状态是一种意识,意识维持不了自身状态,所以我的意义就是让意识能维持自身状态,我想有两种方式实现,抗衰老或者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我选择后者。
    kyro00000
        214
    kyro00000  
       2023-03-11 09:55:09 +08:00 via iPhone
    很多时候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意识是什么。
    在按照经历给你造就的既定习惯运行你的人生。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个习惯背后还有一个高维的意识存在。这就是你,听起来怪怪的,你感受不到你。
    MrKeanu
        215
    MrKeanu  
       2023-03-11 13:40:00 +08:00
    @conge 首先,很遗憾现在才看到消息,没能加上 OP 的联系方式,若 OP 不怨其烦能再发一下,本人衷表感激。多有叨扰,深表歉意。另外,巧合的是最近刚好看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赞同个体心理学某些观点,如“经历塑造三观”(大意如此)等。斯多葛主义没有了解过,其后会自发拜读,尔后倘有所体悟愿与 OP 多多交流。
    closedevice
        216
    closedevice  
       2023-03-11 15:17:10 +08:00
    恭喜 up 主进入造物主的世界~~
    edwinxe2v
        217
    edwinxe2v  
       2023-03-11 19:04:02 +08:00
    佛陀关于毒箭的譬喻简单明了, 棒极了. 但由于进化和神经系统的原因, 情绪比理智对大脑控制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难处就在这里, 能清楚看见这一点则进步可期.
    conge
        218
    conge  
    OP
       2023-03-12 12:51:35 +08:00
    @QiLetian 213

    我昨天思考了一天。我觉得我的这次开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认知上面的升级。我读过好多书,常常感叹,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在于,头脑一直在拒绝内化那些知识,但我还是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试图动摇我原来的认知框架。

    终于,大脑放弃了抵抗,让我来了一次彻底的手术,剥离老旧的认知,重建了自己的自动思维,自动情绪反应,自动行为。我现在感觉自己和以前已经是不同的两个人了,因为面对同样的情境,我的自动反应已经不同了,已经更像是我通过通过读书学到的那样了。

    这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你说的获取信息,并且增强智能。

    想知道你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能分享一下吗?谢谢!
    conge
        219
    conge  
    OP
       2023-03-12 12:53:00 +08:00
    @kyro00000 #214

    高维意识太懒了,总是让低维意识掌控生活,而不出手 :)
    conge
        220
    conge  
    OP
       2023-03-12 12:53:47 +08:00
    @closedevice #216

    造物还未必,但是能再造自己也很满足了。
    conge
        221
    conge  
    OP
       2023-03-12 12:58:32 +08:00
    @edwinxe2v #217

    佛陀真的有大智慧

    其实情绪并不比理智有优先级。情绪是一种情绪,是人类应对情景的一类可选择应对方式,在这一点上,与行为是一样的。我们觉得行动子需要理智助力以便能正确的完成,但大脑对多数情景和情绪配对的过程高度自动,一点儿不需要理智的干预。
    eccentric
        222
    eccentric  
       2023-03-13 13:03:33 +08:00
    假如中年失业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一耙子打死年龄,怎么能爱这个世界?
    conge
        223
    conge  
    OP
       2023-03-15 04:15:41 +08:00
    @eccentric #222

    你如果认为你的爱是有条件的,是依靠中年不失业,或者失业了环境也对大龄友好的话……那真的很难爱这个世界。

    可,爱是非得有条件的吗?是非得满足“这个”条件才行吗?

    假如,爱这个世界和不爱这个世界,都无法让你重新找到工作,你是准备爱还是不准备爱呢?
    假如,爱这个世界和不爱这个世界,都可以让你重新找到工作,你是准备爱还是不准备爱呢?

    爱与不爱,难道不是你说了算的吗?

    如果是我,我是打算一边爱着这个世界,一边去找工作。总好过于一边儿找工作,一边还不停的恨着,或者无所谓着……

    你总是有选择的。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好吗?
    yang147896523
        224
    yang147896523  
       2023-03-16 01:30:37 +08:00 via iPhone
    恭喜 OP 。

    我也是个活到现在没有真正开心过一段时间,或者有过深刻的开心时间的人。我也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的阅读,锻炼,冥想了。但是还是没有开悟,我并不是以开悟为目的。只是做完这些后,让我更加想不明白“存在”。不知道是否是环境和现实不断给我的负反馈让我迷惑了? 所以,想请问 OP ,体验到开悟,是否与环境因素相关很大呢?

    还有一个就是文中关于爱,我想知道这个爱是和情爱的爱不一样吗?是我们常说的关心,共情的爱吗?
    conge
        225
    conge  
    OP
       2023-03-16 04:08:20 +08:00
    @yang147896523 #224

    1. 继续做你在做的事儿阅读,锻炼,冥想。即便不开悟,也会对你有帮助。相信我。没有目的的做是挺好的。

    2. 想不明白存在,就不要想,也可以继续想。但要继续锻炼,阅读,冥想。没有追求的这样做。不要期待,但保持好奇。就是那种,“我把这些事情坚持下去,会发生什么呢?”的好奇。

    3. 环境和现实其实并没有给你负反馈,其实没有任何反馈。它们就是发生,不针对你,也不针对任何人。能量和信息不停的从你的感官进入头脑,头脑忽略掉大部分,再把那些他觉得重要的拿出来,打上负面的标签,然后让你去应付。你看得懂这句话吗?

    4. 你要做的,就是阅读,锻炼,冥想,告诉你的头脑,你接触了新信息,你自己很强大,你可以让头脑歇着不停它的。用这些行动,冲击它。总有一天,你会迫使它升级。

    5. 我的所谓的开悟,就是头脑终于承认了我的强大,消化了我学到的新知识,臣服于我。头脑不再只把他认为重要的信息给我,而是把所有的信息让我过目。不在自动拣选它认为会影响我生存的事情,把负面情绪拿出来去应对。它不在向我发号施令,说这个也危险那个也要避开了。我掌控了自己的头脑,修改了它应对事物的默认模式,让它知道,我是安全的,我是强大的,我是具足的。

    6. 消化,臣服,承认的过程,大概是因为比较特殊,需要进入那种狂喜状态才行。持续时间很可能取决于需要整合的新知,信念的量,和旧有思维有多顽固。这个过程进行时,人会感觉不到任何痛苦。这个过程结束后,人会非常累,可能需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

    7. 关于爱:和情爱不一样,情爱大概是有独占性的,是我爱你,我就不爱别人,你也不能爱别人了。但我说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我看到你的苦和你的乐。然后,我悲你的悲,欢喜你的欢喜。我把我的爱给你,你悲伤时给你安慰,你快乐时跟你庆祝。这应该就是你说的关心,共情的爱吧。
    conge
        226
    conge  
    OP
       2023-03-23 06:00:50 +08:00
    @MrKeanu 我的微信已经发了。但一直也没有看到 i 联系。

    希望你一切安好。
    MrKeanu
        227
    MrKeanu  
       2023-03-26 11:36:56 +08:00
    @conge 敬谢,祝您也一切安好!因为近来实在太忙而也不常上 V 社,两次发的链接都是阴差阳错地错过了。一而再的,我着实是怕打扰到您。又本着“无缘不攀,有缘不避”这种随遇而安的想法,所以后续也就没有再提了。当然偶尔也在想,既然还没超然于红尘,就先行如觉者般的洒脱,是不是会导致错过很多机会。这样吧,这是我的邮箱 warmthwind1999@gmail ,您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发我邮箱,或者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时间轴里发您的邮箱我来联系也可以。
    另外,上次听您提起斯多葛主义之后,我去了解了一下。有如跨越时空的击掌一般,非常之共鸣。
    tanran
        228
    tanran  
       2023-03-27 19:53:28 +08:00
    看了 OP 的经历,没想到如此自律的人还有这样的经历
    我作为从小被散养的人,从来都觉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都是正常的
    也很喜欢和认同以前央视 5 台看足球时插播的利群广告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已经看风景的心情
    现在越来越觉得生活就是自我的一场探索,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有选择的机会,只是看如何选择
    看下来,我觉得 OP 最大的改变就是接受了生活中的状态,当下的现在 m 特别是任何事情发生时的第一反应
    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能够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也不再要求别人或者孩子应该怎么样
    如果是从和 OP 的交集来看觉得是个特别自律的人,如果从这个主题看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是悲观主义
    现在则通过帖子看到从 0 到 1 的经历和为此做出的努力,恭喜开悟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就是享受现在的状态,感受自己的存在,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conge
        229
    conge  
    OP
       2023-03-30 04:44:43 +08:00
    @tanran 你的状态也挺好的 keep doing what you love ,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conge
        230
    conge  
    OP
       2023-03-30 04:46:18 +08:00
    @MrKeanu 但愿你不会收到许多垃圾邮件。
    我不在 V2EX 的帖子里留联系方式,就是因为 V 站不能删帖。
    时间轴倒是可以删除的。
    期待与你交流更多。
    0x1e99
        231
    0x1e99  
       2023-04-27 17:20:58 +08:00
    @conge 大概就是从你的回复中来。说了就是执,回复也是执,说不执也是执,坚持也是执,说不执也是执,你猜执不执? 233333
    conge
        232
    conge  
    OP
       2023-04-28 03:20:43 +08:00 via Android
    @0x1e99 哈哈哈
    😉
    0x1e99
        233
    0x1e99  
       2023-04-28 08:06:49 +08:00 via iPhone
    @conge :)
    RainCats
        234
    RainCats  
       134 天前
    我好像一直都没什么兴趣,活着好像只是为了活着。
    - 读书时家里学校两点一线
    - 工作后公司租房两点一线
    早出晚归,休闲时间好像除了无意义地拿着手机各个应用切来切去没有其他了。
    跟女友知识水平差不多,都不是爱学习的料子,平时各玩各的手机。

    每次想着改变一下现状,好像都坚持不了多久就被一股无形的力拉回原地
    conge
        235
    conge  
    OP
       133 天前 via Android   ❤️ 1
    @RainCats 你对这股“无形力量”的认识非常可贵。
    想要改变,就得和它合作。或者把变化幅度放在不引起它的反对的程度。

    一事有恒,万事渐振。
    persimmon
        236
    persimmon  
       48 天前
    因此,龙树菩萨首先要搞清楚,现象世界的因果,最终如何变成精神上的苦乐,甚至改变生命的循环。那时候的佛教将因果关系分成四种:「因缘」、「缘缘」、「次第缘」或「等无间缘」和「增上缘」。譬如说,橙的种子是因,种出橙子是果,这个关系是最基本的「因缘」。把橙子放进口里,舌头接触到甜味与酸味,产生「好味」的感觉,便是「缘缘」,亦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这种感觉瞬即消逝,脑里却升起小时候爸爸把橙子分给我们吃的温馨。这些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此起彼落,毫不间断,故名「次第缘」或「等无间缘」。其他所有间接帮助这颗种子,甚至没有阻碍种子成长的,都叫「增上缘」。即使说,阳光雨水与空气固然是「增上缘」,雀鸟没有把种子吃掉、暴风没有把树吹折都算是「增上缘」。所以,几乎整个世界都是「增上缘」。「增上缘」涵盖如此之广,难怪龙树菩萨都只好说:「更无第五缘」。

    留意的是,龙树在这里并未反对有因果关系。

    以上来自 龍樹中觀的世界: The World of Mulamadhyamakakarika page 27
    persimmon
        237
    persimmon  
       48 天前
    "You can go to hell without moving an inch, just focus on what you lack. You can taste heaven without leaving earth, just rejoice in what you have."

    以上来自 Atomic Habits 作者 James Clear
    conge
        238
    conge  
    OP
       48 天前 via Android
    @persimmon

    🙏
    win7pro
        239
    win7pro  
       46 天前   ❤️ 1
    看到 OP 的帖子,让我有点感动。我 40+,觉得我也是一个不怎么快乐的人,但看到 OP 的经历,忽然觉得自己还有救,很羡慕 OP 的状态。
    我有在做周 1-周 5 的 168 节食(自我感觉节食真的很好,不但身体轻松了,健康了,头脑清晰了),跑步(之前只能做到周 6 周日两天每天跑步 30 分钟,最近工作没了,准备做到每天跑步 30 分钟)。想跟随 OP 增加书写和冥想。
    想请教 OP:
    1 、书写是日记+读书笔记分享吗?书写你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呢(比如,还可以写些什么更有助于让自己开悟)?
    2 、我看到 OP 真的读了很多书,请问你是如何选择下一本书看哪本的呢?
    3 、请问读书过程,有没有遇到过一本书读一半读不下去的情况?如果有,你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4 、如果没有塑型的需要,健身需要么?我其实更多关注的身体健康,希望少得病,我一直觉得跑步就能满足,但我不确定健身是否有什么其他好处我还不知道。
    5 、你会有很严谨的每日时间表么?比如:晚上 18:00 开始,接下来的 30 分钟开始阅读,30 分钟后就结束,接着 18:30 开始 15 分钟书写,15 分钟后...我很难想象如何在一个月阅读那么多书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工作,书写,冥想等事情。你是如何做到的?有心得可以分享下吗?

    谢谢 OP 的分享,感激
    conge
        240
    conge  
    OP
       37 天前   ❤️ 1
    @win7pro #239

    1. 书写,我指的是写日记,日记没有目的,想到啥就写啥。有时候会记一天里的人和事,有时候是脑海里的想法。有时候是写一两句诗,啥都不想写的时候还往本上抄经。也把读书的想法写上去过,也探索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读书笔记分享是读书的一部分,不是日记的一部分。我的日记不分享。
    conge
        241
    conge  
    OP
       37 天前   ❤️ 1
    @win7pro #239

    2, 3. 读书

    选书的话,之前是完全凭借兴趣看,文学书和心理学看得多,这是自主选择吧。后来加入读书群,和别人一起共读。这是被动等投喂,别人提供书目,我跟着读。完全是为了打开视野,跟着看了经济,历史,数学,物理,宗教……等等。

    读不下去有两种情况,第一、你的水平高出作者水平,可以看出他书写的真的是很烂。第二、作者水平高出你许多,你看不懂人家在说啥。 我遇到读不下去的情况,也会接着读完。他写的烂,我还没写出来过呢,我有啥可骄傲的。内容难,前一半看啃不进去,也许后一半会有能让你可以下嘴的地方。我有好几次前面读不懂,但是读了后面的,前面的一下子豁然开朗的经历。最近的是四月份读的《圣经》和《剑桥艺术史》。前者,旧约部分压抑,到新约就拨云见日了。后者,从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到 18 ,19 世纪艺术都被艺术为权势金钱所束缚而感到不快,但读到 20 世纪艺术,忽然就懂得了抽象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的自由表达,通达了艺术家对自由的追求的努力,看的畅快欣喜。如果中途放弃了,就不会有这样的精力。 不过,万一看的真是烂书或真的不懂呢,那也没什么,接着看下一本就完了。
    conge
        242
    conge  
    OP
       37 天前   ❤️ 1
    @win7pro #239

    4. 健身

    我个人很喜欢跑步。但我妻子希望我长点儿肌肉,别越跑越瘦。那我就练。我有几个哑铃,没事儿举一举,连练胳膊,胸肌,后背,大腿。对跑者来说,肌肉训练也很重要的辅助练习,能避免受伤。长些肌肉不仅仅是塑形的问题,健康益处非常多,有时间,建议做一做。
    conge
        243
    conge  
    OP
       37 天前   ❤️ 1
    @win7pro #239

    5. 时间管理。

    我以前有时间表,现在只有 check list ,上面写着自己要做的事儿。

    而且,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低,跑步,冥想,阅读,书写这些事儿,每件事做了 10 分钟,就算是完成了。当然,在最低要求上如果多做些,那自然好。

    至于什么时候做,就更是灵活。

    所以,严谨体现在每天要做什么,最少做 10 分钟。但不严格按照怎样的顺序,或时间执行。而是有 10 分钟的空就可以某一项。开始与结束的时刻,不作限制。

    我是从跑步开始习惯养成的,2016 年开始跑步。至少用了一年多之后,才开始加上阅读。冥想与书写则是在 2020 年才开始……


    一事有恒,万事渐振
    放弃期待,保持好奇
    win7pro
        244
    win7pro  
       37 天前
    @conge 非常感谢!
    mikuSugar
        245
    mikuSugar  
       25 天前
    看了 op 的帖子,很羡慕 op 的状态,我和四年的女友在结婚前一步分开了,现在非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conge
        246
    conge  
    OP
       25 天前 via Android
    @mikuSugar

    好好的体会 痛苦
    看看痛苦时,身体是怎样的感受,哪里反应强烈
    看看自己的内心,痛苦的源头

    看看每时每刻的痛苦怎么来,怎么表现,怎么变化,怎么消退,怎么影响你的生理与心理。

    当你看清了痛苦,你就不会痛苦。
    mikuSugar
        247
    mikuSugar  
       25 天前
    @conge 谢谢 op 的回复,我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的就特别难受,准备每个周末都去很远的地方,在路上的时候我的感觉会好一点,我这是不是在逃避
    SunRefresh
        248
    SunRefresh  
       16 天前
    @conge 很喜欢 op 的这个帖子,同时我也一直以来关于此事有一个自己不能想明白的疑问:
    如果 A 开悟了,他能从更加本质的层面去理解这个世界了,那么:
    A 是如何看待他周围仍未开悟的人的呢?
    能够开悟的人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仍在迷茫。
    A 开悟后,当日常生活回到这个世界的轨道中来,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仍未开悟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会鄙视、笑看那些大众吗?
    大众们自身仍处于迷茫挣扎的阶段(假设是 A 的家人朋友同事),平时产生的种种偏执、自私、狂妄等等行为,如果这些行为影响到了 A 的日常(举一些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A 的青春期的儿子十分叛逆,不断地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A 的伴侣出轨背叛了自己; A 的同事自私自利,将很多事情甩锅到 A 头上),那么 A 是如何看待这些事呢?是选择远离他们独善其身、静待他们自己的开悟?还是尽自己可能去帮助他们,但他们未必领 A 的好意,觉得是 A 骄傲自大,自认为了不起?
    A 在遇到这种由于别人的原因产生的烦恼的事情的时候,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大众的呢?
    在 A 也没想到怎么处理这些实际的烦恼的时候,A 的心态会受到影响吗?
    conge
        249
    conge  
    OP
       16 天前
    @mikuSugar #247.

    那就出去走走,
    多看看大自然
    在看大自然的时候,
    也许会与他人有一些相逢。
    conge
        250
    conge  
    OP
       16 天前
    @SunRefresh #248

    有的开悟的人选择做“玩家”,有的则选择退出“人间”这个游戏。

    那我说一下自己的经历。我没有选择去做玩家,也没有选择退出。而是在原地,继续原来的生活。

    过程中,我产生过傲慢心。就是类似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觉得自己掌握了智慧。总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别人,去帮助别人。

    但生活给我的反馈是,我帮不了不想被我帮的人。我收到许多 push back ,也因此明白了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医不顺路,师不叩门的原因。

    我也产生过孤独感,强烈的想找到与自己同样“水平”的人。幸运的是,我找到不少。

    傲慢与孤独,都属于正常的现象,这些是也是属于要“放下”的,清理的。

    我怎么看待周围未开悟的人的行为呢?

    最强烈的感受是一种佛教提到的慈悲,或者基督教提到的爱。

    并没有对未开悟的人有鄙视,但是有时候会对利用未开悟的人的人有鄙视。但也会很快消散。为什么恶与痛苦会存在?其实都不存在。

    我跟我的妻子聊过很多,她经常有觉得我有“骄傲自大,自认为了不起”的表现。我就只能不停的告诉她,我做了一些事,然后她将我的行为解释为“骄傲自大,自认为了不起”,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是出于骄傲自大而做了那些事儿。

    我可以去尝试去改变一下行为方式,但我没法去影响别人怎么解释我的行为,也无法自证清白。如果关系因此而变糟,那必定有变糟的理由。许多人得经历痛苦,才能放下痛苦。

    这对我来说,不是烦恼。开悟的人不会生烦恼,因为没必要。一切就是如此。该怎么面对就怎么面对。普通人有烦恼,但烦恼即菩提,是引人开悟的种子。

    不是开悟的人都要去走“圣人”的路。或者像 了凡四训 的作者袁先生那样,要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人间把自己的人生剧本走完也挺好,哪怕是做个 NPC 。

    有一本书,叫做《觉醒之后》,阿迪亚香提写的,相信能回答你关于开悟之后会有哪些体验的问题。
    SunRefresh
        251
    SunRefresh  
       16 天前
    @conge 谢谢 op 的分享,有一些问题想和 op 探讨一下:

    第一部分:
    ——————————————————————————————————
    “我没有选择去做玩家,也没有选择退出。而是在原地,继续原来的生活。”
    “开悟的人不会生烦恼,因为没必要。”
    ——————————————————————————————————
    继续沿用上文中的 A 的视角,世间的事情他能看透了,免去了凡人世俗的烦恼。那么,这些世俗事情的发生于 A 而言,还有意义吗?
    A 已然丧失了“局中人”对于事件正常的反应,对世间事有了开挂般出戏的感觉,看着周围人他们那些没必要的虚荣,没必要的执着,A 还怎么“入世”呢?怎么“入戏”呢?这个世间于 A 而言还有什么投入的意义吗?仅仅为了感受这个存在而已吗?如果这个世间发生的事情无法对 A 产生本应该产生的情绪波澜,那么 A 还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游戏人间,笑看众生的挣扎和烦恼吗?

    第二部分:
    我想问下 op 的一些观点,在觉悟之后,您是倾向于认为现今的世界是类似“学校”的存在,目的是让我们学到什么、获得成长呢?
    还是倾向于认为现今的世界是一个偶然的存在,我们只是更大的世界自发演化的产物,烦恼和种种困扰皆是肉体凡身和这个客观世界必然产生的果呢?

    在前者的世界观中,似乎我们是处于一种类似“轮回”的状态,在一次次经历中提升自己;这个世界之所以让我们以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人生,大概率是这种白纸的状态更利于我们修行、提高。那么我们选择去觉悟,去发现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学习的历程”,有了这种心态(类似于作弊、开挂),又怎么真正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实、做出真实的选择呢?基督教徒们知道了天堂地狱的存在,佛教徒们知道了因果的轮回,那他们后续的真诚、助人、善行,不就天然蒙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吗?如果这个世界背后的那只手想让我们习得这些品质,那么从来不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的本质不才是最优解吗?这个时候我们的“觉悟”不是适得其反了吗?

    在后者的世界观中,人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往往都是被动的,我们更多地类似于周围一切环境释放自我的产物,被给予了自由的选择空间,我们意志的合力,是更宏观的层面“它”的意志的自我表达。人的一生不是为了什么而来,而是来了。换句话说,我们是宇宙万物意志中的一部分,行为上体现了万物舒展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意志存在;从个人能否充分决定思考的内容、意识能否超越生理机能和个人经历的局限性来说,自由意志不存在。

    在前者中,我觉得烦恼是应当存在的,因为这是“课程”;
    在后者中,我觉得烦恼是必然存在的,因为这是“真实”。
    想听听 op 内心对于这些的看法。

    第三部分:
    这个帖子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了,op 在经过了那次顿悟之后,现如今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还能时常感受到当时那种欣喜感吗?
    还是对这种悟到的认识已经习以为常了,日后的生活不会再为那种认识而感到“惊喜”了?
    在觉悟之前“但,我就是一直都不怎么开心,感觉跟这个世界隔着什么,活的也不真实。”
    那么觉悟之后,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感是加强了呢?还是更加丧失了真实感了,觉得这只是外层的表象。


    最后往回看,发现大多都是一些疑问句、反问句,但是从没有任何质疑或者其他负面情绪,希望不会给您带来这种感受,仅仅是和 op 之间出于真诚的交流。
    conge
        252
    conge  
    OP
       15 天前
    @SunRefresh #251

    第一部分:
    以下每句对应一个问号:
    没有意义。
    无须入世。
    无须入戏。同时在其中又不在其中的状态。
    无世间,无意义。
    无存在,无感受。
    感受也只是在虚空感受无。
    无人间无众生无挣扎无烦恼。

    第二部分:
    “现今的世界”是个虚假的语意的概念。既可以是学校也可以不是。既可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相信轮回的,就会轮回;相信一切命定的,便不得自由。好像觉得二者必居其一,实际上还有无尽之可能。二分法是头脑的游戏,而实际上一切并未分离。这并未分离的,可称之为一体,混沌,虚无,道,空,场,流……

    烦恼,实非烦恼,是名烦恼。一件事情发生,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你觉得它是烦恼,它就是烦恼,你觉得它是喜乐它就是喜乐。做个比喻:臭豆腐,喜欢的趋之若鹜,不喜欢的见之呕吐,无所谓的不屑一顾。

    哪里有什么真实,只有以为的真实。哪里有世界,哪里有世界的背后,哪里有世界背后的手?在梦里以为梦是真的,在戏里以为戏是真的。<- 这还是个比喻。

    自由意志存在与自由意志不存在,这二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试试看?

    第三部分:

    我现今的状态,行动坐卧就和没开悟的时候一样。只是没有了恐惧和欲望的拉扯。
    当时的欣喜感持续了 20 多天,以后偶尔回来,都不长久。
    曾经想要在找回那感觉,但是意识到自己那个“想要”的念头之后,念头就消解了。所以,已经放下了对欣喜感的追求。
    觉悟之后,自己的内在世界无比真实的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外在世界也是。道家管得道的人叫“真人”,不是白叫的。

    大梦一场空,很高兴梦里与你有相逢。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14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1ms · UTC 04:52 · PVG 12:52 · LAX 21:52 · JFK 00:5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