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amask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sunamask

sunamask

V2EX 第 601153 号会员,加入于 2022-11-09 09:44:08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8523
sunamask 最近回复了
11 小时 38 分钟前
回复了 xmlf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因为闺女学英语的事和老婆发生矛盾了
@psh2129 #7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学语言是为了接触文化。英语代表的是现在这个星球上最强势的霸权文化(最多母语人口 + 最多使用人口 + 最多语料),也是不同文化圈交流的首选语言。

如果当初有的选,汉语我可以不学(少数民族),但英语一定要学。
15 小时 0 分钟前
回复了 meiguozhiguang 创建的主题 骑行 第一天骑行
- “最高 43 码,平均 14 码”:感觉问题很大,你从坡上飞下来了?骑行通勤,安全第一啊。(另外“码”是大概 0.9 米,是长度单位,我就当你说的是 km/h 了)
- 8.5 公里 34 分钟,这个举例和时间,按道理不应该出现热和恶心的情况。参考你的最高时速和“开始猛起”,有可能是起太猛了。骑车是个耐力运动,持久才是王道:)。
- 正常骑行一般热身要半小时左右,短距离热不了的话就别太在意成绩了。如果想专注训练,就把注意力放在保持呼吸和踩踏的频率稳定上(类似参禅的感觉?),稳定最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进入 zone 。实在不行就把注意力往街边景色上转移,或者想想工作学习的事情。
15 小时 15 分钟前
回复了 Bateman 创建的主题 OpenAI 大预言模型在某些方面太保守了?
你需要的是小红书,不是 LLM
@startisan 我司还真是这样的……
1 天前
回复了 zhouyanliang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重新分享一下开源项目的收入
厉害呀,帖子写得让我产生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唔…
@hello2090 #7 呃,这里面有好多问题……

首先是技术层面,欧美(主要是美)大科技企业收集了哪些信息?这个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https://www.security.org/resources/data-tech-companies-have/ 该页面列举了 Google ,twitter ,苹果等公司收集了哪些用户数据,他们声称的收集这些用户的原因,以及第三方信息共享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美国政府需要,他们没有理由不会拿到这些信息的全部。

第二是和棱镜计划相关的。因为这个话题相当于是被“封杀”了,所以要查到当时的资料只能看二手甚至三手资料(比如屁股非常“正”的中文报道),要整理起来难度非常大,找不到可以推荐阅读的汇总资料;或者说,你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美国政府在机密已经泄漏,事件已经暴光的前提下允许公众看到的内容。粗略浏览了一下,感觉中文和英文的维基页面是可以参考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8%9C%E9%8F%A1%E8%A8%88%E7%95%AB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SM

第三式所谓“欧美民众天生感知度高”,这没法答,也许社会学的学者有比较系统的答案吧?

我想主要是政治制度在执行层面的细节吧?

- 比如美国,从区代表开始,市级,州级,总统(行政)和参众两院(立法)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民选,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所在的社会群体(教会/工会/民间协会或组织)人数足够多,声量足够大,该社会群体就能直接影响它所在地,哪个政客上台,其施政方针如何。
- 这就要求参选者需要让自己的声音被你所在的群体听到,你所在的群体(而不是你)人数越多,参与政治活动的意愿越强烈,“统战”价值越高。
- 而一个人的成分是多层的(你可以既是卡车司机,又是 24-55 岁生理男性,还是白人新教徒,还是 gay ),这就意味着你会听到的政治宣传也来自多方面,多角度的。
- 此外两党/多党制和立法保证的(某种程度上的)言论自由允许选举斗争的双方/几方,把抹黑对面的材料摆到台面上来说。比如棱镜门最早暴光的媒体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英国的卫报。(非要类比的话……人民日报上发团派攻击习家军的文章吧大概)
- 所以但凡你手里还有一张选票,他们就会让你看到对手的黑料。政客永远有黑料,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是这个星球上的普遍真理之一。茫茫多的操作下来,凡是长耳朵的都会“感知度”高……

不是说哪边的制度就比另外一边好,我想天下乌鸦一般黑。有人就有社会,就有矛盾,就有阶级冲突和斗争,运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hello2090 自古以来吧我想。

棱镜门起源与 911 之后小布什政府启动的监听计划,911 是 2001 年,不过不太确定满不满足你想要的例子,毕竟棱镜门是政府发起,政府参与的……
3 天前
回复了 hitsmaxft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大语言模型改变了你的工作方式吗
op 的视角还是局限在“互联网/计算机从业者如何在工作中使用 LLM”。

这一轮 AI 热潮,如果往好的方向想是革命性的,会改变普通人和互联网交互方式,其程度可以比肩界面操作系统改变了“只有技术人员才能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改变了“只有会用电脑的人才能用互联网”。

不如跳出工作,畅想一下未来(狂野地畅想!)普通人日常用 AI 的场合(比如刷抖音……),再在其中嵌套 AI 可以介入,可以优化的地方。你可能会发现很多非常据有潜力的点(比如你和评论中都提到的翻译)。而且看现在已经有的应用,虽然还非常初期但未来可期,已经可以变现并产生社会影响(眼看着老黄的股价坐三望二,要冲美股第一了)。所以我觉得这波 AI 浪潮不会昙花一现。

至于你说的“从业者社区抵触”,我觉得一项新技术刚面市时,离变革的台风眼越近的人越会产生抵触。比如中央电视台 ->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听说你想调岗去电视台?那单位刚成立,啥啥没有谁要去啊!咱们广播电台可是铁饭碗”)-> 网络电视/视频网站 -> 短视频。这种例子太多了,所有的头部大公司都在一定程度的投入 LLM 研究(还有之前的元宇宙/云游戏/流媒体/...),为的就是不在像这样的变迁浪潮中被甩下车(类似诺基亚)。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利益相关,这没什么好说的;另一方面我想是“智慧的诅咒”,他们知道的比普通人更多,对新技术的优缺点都了解更多,以至于放大了缺点,背负了包袱,承载更多的负面情绪。
5 天前
回复了 lkLucky 创建的主题 游戏 v 友有无游戏推荐
@hedgehog886 玩腻了能弃坑的话……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20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0ms · UTC 18:33 · PVG 02:33 · LAX 11:33 · JFK 14:3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