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的前提下,攒多少钱可以后半辈子不工作?

72 天前
 iDontEatCookie
刚到三十,感觉自己工作的动力,学习能力,专注力都已经下降,当然很大原因是我心态变化,越来越讨厌工作,讨厌社交。而且除此之外疫情过后身体也比较虚,经常感冒。
目前无车无房无贷,和对象在一线城市工作,双方家庭条件都很一般,基本不能提供任何支持,但目前也没有什么负担。
本人属于物欲非常低的人,消费很低,一直想着攒够一定数额的钱以后 FIRE (财务独立,提前退休)
所以大家觉得这种情况,在丁克前提下,至少需要多少钱才能实现 FIRE 的愿望?
1495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134 条回复
moyumoyu
72 天前
@yingqi1 那就看这群 90 、00 、01 后吃得了苦不,这些新生高材生愿不愿意也当廉价劳动力,内循环能否转起来,2%的金葵花用户能否拉动消费...
Eagleyes
72 天前
@moyumoyu #79 你这是用房子衡量。我一个同事也是你这种思维,100 万都不算啥钱,我反问你有吗?没有。

造成 100 万不值钱的错觉根源在于万事皆用房产衡量。100 万在 10 年可以买 20-30m ,现在可能 10-15m 。

但要按日常开销呢?去医院并没有显著贵,是在不行还有淘宝印度神药。

肉蛋奶,大米白面等生活必须品并没有怎么涨价。

牛奶还是 10 元/L ,鸡蛋 15 元 30 个,通常在 15-28 之间。

大米几乎万年不变的 2-3 元,JD 售价。

蔬菜水果都应季。

我在一线城市,不算房租的话,大概一年消费 4-5 万元,其中食品支出约 5-8k 元/年。
buildsth
72 天前
之前估算,在三线城市,就是非省会的市级城市,300w 应该差不多,最好有个简单轻松的工作干着,不容易抑郁,也活动一下身体,不容易生病
feikaras
71 天前
你还在考虑 fire 不 fire 就多半 fire 不起来。
真要 fire 的人没多想就 fire 了。
自己有房一个人,有 100 来万现金等价物就可以开始 fire 了。
mcfog
71 天前
有没有一种可能,dink 的 i 就说明在工作有收入
nenseso
71 天前
double income no kids
FrankAdler
71 天前
跟你基本情况差不多,不考虑通货膨胀,手里的钱按现在的生活水平够用 20-30 年。
但是也不太敢直接不上班,打算等满足退休年限就不上班了。
Eagleyes
71 天前
@SHOOT #37 逛公园不要钱。办个公园年卡,寺庙年卡。天天去,吃饭可以回家吃,或者带点干粮。

干逛公园没劲的话,可以摄影,绘画,锻炼身体。都不要钱的。唯一的支出就是公交车费了吧
235777178
71 天前
要看 fire 后的实际需求。
#1 说的很对,利率在那。每个月的收入也好算,你要维持现在一个月 2-3w 的月光生活,那就是叠加存款。如果无欲无求,找个四五线城市(鹤岗) 200w 也够。
SOSdanOffical
71 天前
@pinecone1 你知道 1997 年左右售楼处的人都是求着顾客看房子吗?
如果总是机会过去的时候才意识到那是机会,等于没有机会
zbowen66
71 天前
@logic159 #9 正想发帖问呢,老哥送到嘴边了👍
zachary99
71 天前
丁克 100 够了,平时就吃吃利息
maigebaoer
71 天前
低物欲前提,100 个/人。
dwzrlp
71 天前
@Chad0000 #1 纯疑问,没搜索,好奇那些国家?
Pepega
71 天前
REDDIT r/FIRE
Chad0000
71 天前
@dwzrlp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
Mqzo
71 天前
@raven1234 对。放心,党不会让任何一节电池躺平,如果看你有躺的意思,印钱就可以让你起来。
klo424
71 天前
考虑到货币贬值,需要把你后半辈子的预算乘以 10 。
nauhc
71 天前
不知道 V 站有多少已经做人父母,有没有人觉得养个孩子其实并没有想象那么难,花钱也没有想象那么多?
fuckallmm
71 天前
@JamesR 70 万去理财?你可别说是买学区房或炒 A 股.............
你就是 70 亿也能把你吸得干干净净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3352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