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须弥山和七重金山]及[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2015-06-26 09:25:21 +08:00
 songyuwen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观测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原本信佛之人都对佛教的世界观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一方面,华藏世界海以及十方世界海似乎与浩瀚宇宙的无数星系对应得很好,另一方面,佛教对日月星辰、须弥山、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大咸水海、大铁围山、地轮、水轮、风轮等内容的解释似乎与天文观测差别巨大,甚至大到了几乎无法自圆其说的程度。

  有疑惑未必是坏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了疑惑就容易去思考,有了思考就有机会解除疑惑,疑惑一旦解除,智慧必有增长。

  那么,天文观测结果是否已经证实了佛教世界观的荒谬呢?实际上,天文观测结果当然正确,然而佛教世界观也未必错误,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本贴就是要让正信的佛弟子真正理解佛陀所讲述的世界,目标读者是对佛教世界观有一定了解的人。因为不想长篇大论,所以仅拣有可能使人产生疑惑的部分去解释。

  我们先看一段佛经:
  ====================================================
  佛告比丘:“须弥山北有天下名郁单曰,其土正方,纵广一万由旬,人面亦方,像彼地形;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圆,纵广九千由旬,人面亦圆,像彼地形;须弥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其土形如半月,纵广八千由旬,人面亦尔,像彼地形;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尔,像此地形。须弥山北面天金所成,光照北方;须弥山东面天银所成,光照东方;须弥山西面天水精所成,光照西方;须弥山南面天琉璃所成,光照南方。”——《佛说长阿含经》
  ====================================================

1932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55 条回复
songyuwen
2015-06-26 09:25:38 +08:00
中国著名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曾提到过四大部洲,它们是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的说法源自佛经,其中东胜神州就是弗于逮,西牛贺州就是俱耶尼,南赡部洲就是阎浮提,北俱芦洲就是郁单曰,也可写为郁单越。

  如《佛说长阿含经》所言,四大部洲分布在须弥山四方的大咸水海中,郁单越人、弗于逮人、俱耶尼人与阎浮提人彼此不能相见,除非借助神通之力。说得更明确些,就算阎浮提人能够制造大型飞机与轮船,甚至借助宇宙飞船也不可能到达其余三大部洲。

  很多人都想弄清须弥山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都知道,地球的最高峰是位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很显然,喜马拉雅山并非须弥山,实际上,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也不可能找到佛陀所说的须弥山。一些佛弟子出于对佛教的维护,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有人说须弥山是地球的北极,有人说须弥山是恒星,甚至还有人说须弥山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但这些猜测基本上都说不通。不过确实有一些谨慎的佛弟子,他们认为须弥山根本不在我们所熟悉的宇宙中,提倡修行为上,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能看到世界的真相,这反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赞赏。

  在解释所有这些问题之前,先熟悉一下佛教中小世界的大致面貌。
songyuwen
2015-06-26 09:26:16 +08:00
songyuwen
2015-06-26 09:27:36 +08:00
(抱歉,不知道如何在V2EX发图片,图片地址是: http://sh.yun.ftn.qq.com:80/ftn_handler/93cf161a5040564d4a27246e5d0ad6cbbe096699c2cf033df13a4a5444d35e5d/?fname=217295720.jpg)

这张图片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最下方的圆盘是风轮,中间是水轮,水轮之上棕褐色的圆盘是地轮。图中的风轮、水轮、地轮完全是依照《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的数据按比例画出的。

  地轮之上是大咸水海,中央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以及须弥山。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以及须弥山在图中的比例同样取自《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的数据,但图中须弥山的比例与地轮的比例并不相符,这是因为如果按照真实的地轮与须弥山的比例作图,则画面上的须弥山与七重金山就连一个像素都达不到,根本无法看见了。

  将图中的风轮、水轮、地轮按比例扩大 1000 倍,须弥山与七重金山的比例不变,这就是小世界的真实比例,读者可以按照真实比例想象一下小世界的外观。

  按照《佛说长阿含经》中的说法,须弥山共有四边,其中每一边的长度都是 84000 由旬,高度为 168000 由旬,一半入海,其体积比地球的体积要大得多,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地球上的任何山;但相对于银河系中心来说,须弥山又太小了,所以也不可能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又因为须弥山上有诸天的宫殿以及各种树木珍宝,所以更不是地球的北极。
songyuwen
2015-06-26 09:28:49 +08:00
仅仅借助上图我们还是不能对须弥山与七重金山究竟有多大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可以再看一张图。


(图片地址: http://sh.yun.ftn.qq.com:80/ftn_handler/80d3849854c1aeb21892ad58bef8355fca657cdb2c8d7cbef4d50514a0c0b2f8/?fname=217295721.jpg)

这张图中央由四色所成的长方体就是须弥山,其中青蓝色的一面朝南。

  左下角有个非常小的蓝色等边三角形,大约只有两三个像素的样子,这就是阎浮提洲。

  有人的电脑分辨率低,也许只能在画面上分辨出六重金山,实际上最外侧的第七重金山在图中是有的,宽度大约只有一个像素,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找到。

  图中几乎分辨不出的第七重金山名叫尼民陀山,其高出水面的部分大约为 8000 公里,水面之下的部分也有大约 8000 公里。

  图中的阎浮提洲与须弥山的比例是真实比例,地球的大小与阎浮提洲相仿,读者可以想像一下须弥山与七重金山的真正气势。

  图中唯一不合比例的是阎浮提洲到须弥山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扩大 1000 倍才是真实比例。

  大咸水海的外圈是大铁围山以及来自风轮的残余猛风,由于分辨率的关系,虽然已经按比例将大铁围山画在了图中,但在这个画面中是看不到的。

  大铁围山在水面以上的高度约为 4000 公里,水面以下的部分也有大约 4000 公里。

  关于须弥山与七重金山的想象图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不少,基本上都是以地球上山脉的模样为画图标准,但实际上,小世界中的山脉绝不可能像地球上的山脉那样由众多起伏的山峰连接而成。

  自然界中的山脉经过千百万年的风雨侵蚀才会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山峰,而小世界中的须弥山与七重金山并没有任何遭受风雨侵蚀而严重减损的文字记载,所以从远处看应该是非常规则的几何体,只有在近处细看才有可能看到如同地球山峰那样的地形地貌。

  七重香水海与大咸水海并非处于同一个水平面,越靠近须弥山的香水海会越高,其中须弥山脚下的须弥海是小世界中高出大咸水海最多的大海,也是最深的大海,其深度可超过 1000000 公里,而七重金山之外的大咸水海则是小世界中最广阔的大海,也是最浅的大海,其深度大约为 4000 公里。
songyuwen
2015-06-26 09:29:07 +08:00
想要真正理解佛陀所描述的世界,可以从佛经中经常见到的长度单位由旬(yojana)入手,通过分析计算来论证。

  据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印度考古局首任局长康宁汉姆(Alexander Cunningham)研究认为,古印度的一由旬大约为 13 公里。

  康宁汉姆就是根据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内容在印度重新找到鹿野苑、菩提伽耶、那烂陀与蓝毗尼遗址的那位英国人。康宁汉姆是工程师出身,他通过史料考证与考古测绘得到的数据还是比较严谨可信的。

  后文将采用《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所记载的数据作为小世界的具体计算数据。

  佛经中对小世界的描述并不少,其内容散见于《长阿含经》《大楼炭经》《起世经》《起世本因经》《佛说立世阿毗昙论》等各种经论,由于年代的久远,不同经文中的具体数据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偏差,之所以采用《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所记载的数据,一是因为这部经论中的数据最全,二是因为《佛说立世阿毗昙论》是佛陀对十大弟子之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的,而其它佛经中的应机众为普通比丘。

  并不是说佛陀传法对自己的十大弟子与对普通比丘众会有所不同,而是众生心量各异,小世界的规模很可能会随众生的心量而有所增减,反映到数据上就可能有所差别。

  被誉为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是大乘根器,能够严格遵守佛陀的教法,因此在《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佛陀对富楼那尊者讲解得最为细致准确。
songyuwen
2015-06-26 09:29:19 +08:00
佛陀对诸比丘讲述的小世界确实存在,只不过阎浮提人因各自的业力而看不到其全貌。

  实际上,地球人类各自的意识会将阎浮提洲的一部分外加附近的海水扭曲为人类所熟悉的地球,这意味着阎浮提人无论是开飞机还是乘船都无法离开阎浮提洲附近的范围。

  如果阎浮提人从阎浮提洲某处一直向北走,到了北方边界处再往北就会重新从阎浮提南方边界处的相应位置出现,向其他方向一直走也是如此。

  正因为地球是由阎浮提洲附近的平整区域扭曲而来的,所以阎浮提人才无法与其它三大部洲的人相见,看不到须弥山与七重金山,更无法到达那些自己感受不到的地方。
songyuwen
2015-06-26 09:29:36 +08:00
小世界中的阎浮提洲绝非一个球体,而是平整的陆地。

  一些人看到《楞严经》中有“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的记载,就牵强附会地认为阎浮提洲是地球,这是不正确的。

  阎浮提洲本身并非地球,阎浮提洲外加附近大咸水海中的部分海水被意识扭曲后才是地球。

  阿那律得天眼通,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这是在譬喻阿那律尊者所得的天眼能够一目了然,能够将阎浮提洲看得清楚明白,并非在说阎浮提洲的形状像庵摩罗果。

  ======================================
  一切勇,我于尔时闻授记声,踊身虚空高十二多罗,住虚空中得无生法忍,无量阿僧祇劫所修净行,与六波罗蜜相应,一切善根悉皆现前,如视掌中庵摩罗果。——《僧伽吒经》
  ======================================

  佛陀在《僧伽吒经》中讲到燃灯佛为自己受记时,也提到了“如视掌中庵摩罗果”的譬喻,很显然,善根绝无形象,更不是庵摩罗果的样子,所以佛经中“如视掌中庵摩罗果”的描述仅仅是在譬喻一目了然或看得清楚明白。

  在《大乘入楞伽经》的刹那品第六中,也能找到“如来现见此清净如来藏,如视掌中庵摩罗果。”的说法。

  清净如来藏只有内容,并无任何形象,更不可能看起来与庵摩罗果相似,如来视清静如来藏如视掌中庵摩罗果,这是在说如来世尊能够了知清静如来藏的真相,完全明白如来藏的具体内容以及运作方式,绝不是在说清静的如来藏具有庵摩罗果的样子。

  牵强附会地将阎浮提洲的形状说成庵摩罗果的样子以适应地球的具体形状,其发心可能是好的,但好心未必不会办错事,如果认为阎浮提洲的样子像地球或者像庵摩罗果,那么佛经中的很多内容就会出现矛盾而无法自圆其说,由此带来的危害会更大。
songyuwen
2015-06-26 09:29:50 +08:00
再看一段经文:
  ====================================
  尔时比丘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其地若大?”佛告比丘:“阎浮提大,东边地际,二千由旬,西北二边,亦各二千由旬,南边地际但三由旬,周回六千三由旬,其面如车,一切众生生此地上,面似地形。是阎浮提具有江山,江山中间,诸国间厕。”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

  根据《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中所记载的阎浮提洲基本数据,可知阎浮提洲近似为边长 2000 由旬的等边三角形,由此核算出阎浮提洲的总面积约为 1732000 平方由旬。

  阎浮提洲中的一些区域是无法被普通阎浮提人感知到的,比如阎浮檀树所在的区域就是地球人类所无法感知的,这些无法感知的面积完全可以估算出来。

  据《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南剡浮提品第二记载:此树生剡浮提地北边,在泥民陀罗河南岸,是树株本,正洲中央,从树株中央取东西角,并一千由旬。

  假设阎浮檀树所在的特殊区域是直径大约为 1000 由旬的正圆,可计算出其面积约为 785000 平方由旬,则阎浮提洲能够被地球人类所观察到的总面约为 947000 平方由旬。

  若根据康宁汉姆的数据,取 1 由旬约合 13 公里,则 947000 平方由旬就大约为 1.60 亿平方公里。

  已知地球陆地总面积为 1.49 亿平方公里,地球大陆架总面积为 0.27 亿平方公里,合计为 1.76 亿平方公里。

  由此可知,阎浮提洲的部分区域以及附近的海水被地球人类的意识扭曲为地球的假设,从总面积的计算结果上看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songyuwen
2015-06-26 09:30:05 +08:00
阎浮檀树所在的区域无法被地球人类所感知,这些内容同样有据可查。

  据《佛说立世阿毗昙论》南剡浮提品第二记载,有一个名叫长胫的阎浮提人,因宿业果报而有神通,能在水上行走。长胫从佛陀那里听说阎浮檀树如何如何,遂问佛陀自己能否行至阎浮檀树处,佛陀说可以,长胫遂出发向正北而去。一连翻越七座大山,长胫在金边山上北望,唯见黑暗畏怖而返。佛陀问长胫是否到达了阎浮檀树处,长胫回答说没有到达。佛陀问长胫都看到了什么,长胫说唯睹黑暗。佛陀说这黑暗色就是阎浮檀树。长胫于是再次出发前往阎浮檀树,北上重度七山,又穿越六大国土、七大树林与七大河,这才到达阎浮檀树南枝。长胫从南枝上,行至树北枝,俯看树下之水与常水不同,最澄最清。长胫想试试以自己的神通能否在这里的水上行走,结果发现自己的神通对此水完全无效,入水即沉。

  这段经文充分说明普通阎浮提人在远方根本无法识别阎浮檀树所在的区域,只能看到一团黑暗。

  阎浮檀树附近的区域并非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甚至连水都与人类所熟悉的水完全不同。
songyuwen
2015-06-26 09:30:22 +08:00
阎浮提人的意识将阎浮提洲以及附近的部分海水扭曲为地球的说法,从《妙法莲华经》中也可窥见端倪。如《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所说,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从娑婆世界下方而来,从地涌出。

  ==================================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振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妙法莲华经》
  ==================================

  为什么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一定是从地涌出而不是从四面八方而来呢?

  可以设想娑婆世界中不同众生的意识对小世界的扭曲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所处的下方虚空被扭曲为虚数空间,根本就不在人类所熟悉的宇宙中。

  比如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在小世界中所对应的都是阎浮提洲上方的空间,阎浮提洲下方的水轮、风轮与虚空在地球人类所熟悉的宇宙中并无对应,所以在地球人类看来,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以从地涌出的方式出现是非常合理的。

  不仅如此,因为阎浮提洲仅仅是小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所以若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从娑婆世界的无量小世界下方的虚空而来,则必然表现为同时从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国土一齐涌出,这是佛陀为后世众生留下的一把揭开事实真相的钥匙。

  如果地球与人类所熟悉的宇宙原本就是客观的事实真相,而不是由小世界中的平直区域扭曲而来的,那么诸多原本住于下方虚空的大菩萨从地涌出就是无法解释的事情,不仅如此,我们以地球上的东西南北为标准根本无法解释佛经中所说十方世界,无法解释西方极乐世界所在的西方究竟是宇宙中的哪一个具体方向。
songyuwen
2015-06-26 09:30:34 +08:00
在物理学中,等效原理是普遍适用的基本原理,表现为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但物理学家们并不清楚为什么惯性质量一定要与引力质量等效。

  因为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在数学上完全存在不等效的可能性,虽然这样会改变一系列物理定律,但并不能动摇数学分毫,所以等效原理的成立仅仅是某种巧合,可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巧合呢?

  实际上,正因为地球是由小世界的一部分扭曲而成的,所以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才必然是等效的。

  小世界的最下层是巨大的风轮,风轮威力强劲,永不停息地吹动水轮,进而带动地轮。

  很显然,风轮会像火箭发动机一样为地轮提供一个持续不断的惯性加速度。阎浮提人虽然会将阎浮提洲与附近的海水扭曲为地球,但自身所感受到的惯性加速度却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个惯性加速度经过空间扭曲之后自然就成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因为地球人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质量,所以会因两种加速度等效的缘故而认为引力与惯性力等效,这就是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的根本原因。
songyuwen
2015-06-26 09:30:48 +08:00
风轮与地轮之间必须有一个足够庞大的水轮,这是因为风轮所发出的猛风强劲无比,威力巨大,而地轮是刚性的,如果让风轮直接去接触地轮,猛风会逐渐将地轮完全击碎成为微尘,所以必须有一个柔性的水轮作为缓冲才能使小世界得以稳固,可见地轮、水轮、风轮的存在都有其根本缘由,绝非随意虚构。

  因为小世界的地轮与水轮十分广阔并且一直保持圆盘状,所以小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人类所熟悉的万有引力,否则水轮与大咸水海将被自身的引力压缩为球体,甚至整个小世界都会被自身的引力压缩为一颗星球。

  不存在引力意味着小世界中的运行规则与地球人所熟悉的自然界的物理规则并不相同,虽然不同世界中的逻辑规则与数学规则是相同的,但绝不能用自然界的物理规则去想象小世界的运行规则。
songyuwen
2015-06-26 09:31:03 +08:00
那么,佛陀为什么不直接在佛经中讲解地球的状况呢?

  我们先看一段经文: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众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所居国土云何?”尔时世尊于闲静处天耳彻听,闻诸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如此言。尔时世尊于静窟起诣讲堂坐,知而故问,问诸比丘向者所议,议何等事。诸比丘白佛言:“我等于食后集法讲堂,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是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所居国土云何?’我等集堂议如是事。”佛告诸比丘言:“善哉善哉,凡出家者,应行二法,一、贤圣默然,二、讲论法语,汝等集在讲堂亦应如此,贤圣默然讲论法语。诸比丘,汝等欲闻如来记天地成败,众生所居国邑不耶?”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正是时,愿乐欲闻,世尊说已,当奉持之。”——《佛说长阿含经》
  =====================================

  可见,佛陀之所以对众比丘讲解天地成败以及众生所居国邑等诸事,是因为众比丘想知道这些事。

  既然众比丘想知道六道的不同众生所居国土的整体面貌,那么佛陀究竟应该对众比丘讲解地球人类自己所熟悉的地球或宇宙还是讲解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小世界呢?

  当然应该是后者。佛陀对众比丘讲解了上至诸天,下至地狱,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居的国邑,讲解了娑婆世界的天地成败。

  佛陀不讲解人类所熟悉的宇宙,人类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也能逐渐了解其大致面貌,而对于人类所不熟悉的小世界,如果佛陀不去讲解,人类仅凭自己的观察实践与思维揣测是不可能知道其细节的。
songyuwen
2015-06-26 09:31:17 +08:00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佛教的解释为:须弥山四面各显一色,称为空一显色,因为须弥山南面为天琉璃所成,光照南方,故阎浮提的空中显青琉璃色。

  在物理学中,蓝天现象可以用瑞利散射或爱因斯坦根据统计热力学理论给出的空气密度涨落来解释。简单地说,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空气中有不可消除的杂质,空气自身的涨落,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了蓝天。瑞利和爱因斯坦的“天蓝”理论是普遍适用的,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空气中的蓝天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纯净的水,纯净的玻璃等液体或固体中的蓝天现象。

  这是否已经证明了佛教的空一显色解释是荒谬的呢?

  不能这么说,因为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解释。

  佛教所说的空一显色解释了天空呈现青蓝色的根本原因,而瑞利或爱因斯坦的理论则解释了天空呈现青蓝色的物理规则,二者并不矛盾。

  因为在小世界中,阎浮提洲的天空被须弥山南面的天琉璃之光映成青琉璃色,所以在地球上,为了让天空呈现出须弥山映射出的青琉璃色,意识需要建立一系列物理规则使天空确实能够呈现出青蓝色。

  换句话说,让天空呈现出青蓝色的那些物理规则就是意识为了使天空呈现出青蓝色而定制的。

  物理规则既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但地球的上空必须要呈现出青琉璃色以对应小世界中阎浮提洲天空的颜色。
songyuwen
2015-06-26 09:31:28 +08:00
从映射关系上看,除了阎浮提人自身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阎浮提洲之外,地球上的长度与小世界中的长度未必对等,在地球上看来很大的天体在小世界中的原型未必很大,在地球上看来很小的东西在小世界中的原型也未必很小,这一切都是业力使然。
songyuwen
2015-06-26 09:31:40 +08:00
涉及到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一些天文观测数据非常特别。

  比如月球到地球的近地点距离约为 $35.7$ 万公里,远地点距离约为 $40.6$ 万公里,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公里,即地日距离约为地月距离的 $400$ 倍。太阳的直径约为 $139$ 万公里,月球的直径约为 $3470$ 多公里,即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直径的 $400$ 倍。由于距离抵消了大小,使得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几乎一样大。

  再比如月球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 27$\\%$ ,而太阳系中其它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其母星直径的 5$\\%$ ,显然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大到了难以解释的程度。这些奇特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作为恒星的太阳在小世界中的原型为日宫,作为地球卫星的月球在小世界中的原型为月宫。小世界中的日宫与月宫大小基本相等,而在地球视角,日宫与月宫被意识扭曲为太阳与月亮,正因为如此,在地球上观察太阳与月亮看上去才具有相同的大小。

  也就是说,太阳与月亮在天空中看上去几乎一样大,这并非一个巧合,而是意识对小世界中日宫与月宫大小的模拟。

  月球上真的有宫殿吗?

  答案是,月球上绝对没有宫殿,更没有月天子,这是因为月球是意识对小世界中月宫的扭曲结果,在地球视角当然不会有什么月宫或月天子存在。

  同样,太阳上也没有宫殿,意识将日宫扭曲为一颗恒星,当然不会有日宫或日天子在太阳中。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日宫月宫,日天子月天子根本不存在,它们在小世界中完全可以存在,虽然它们与我们所熟悉的宇宙也有关联,但我们不可能在地球视角看到它们的形象。
songyuwen
2015-06-26 09:31:53 +08:00
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

  科学的解释是:海水的苦咸是因为含盐的缘故。

  海水咸是因为含有钠盐,海水苦是因为含有镁盐,这些盐分从何而来呢?

  一般认为,是雨水将岩石中的矿物质溶解并带走,这些矿物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钾等化学盐。被雨水溶解的盐分最终汇入大海,从古到今,海洋中不断补充着来自陆地的盐。海洋中的盐分不断得到补充,而海水蒸发会使得不含盐的淡水进入空中,形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这会使海洋中的盐分逐渐增加。

  在地球环境中,雨水溶解矿物盐并最终使海洋成为咸水海,这在小世界中同样有其原型。

  ==========================================
  海水咸苦有三因缘,何等为三?一者,有自然云遍满虚空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宫涤荡天下。从梵迦夷天宫,他化自在天宫,下至炎摩天宫,四天下,八万天下,诸山,大山,须弥山王,皆洗濯涤荡。其中诸处,有秽恶咸苦,诸不净汁,下流入海,合为一味,故海水咸。二者,昔有大仙人,禁咒海水,长使咸苦,人不得饮,是故咸苦。三者,彼大海水杂众生居,其身长大,或百由旬,二百由旬,至七百由旬,呼哈吐纳,大小便中,故海水咸。——《佛说长阿含经》
  ==========================================

  在小世界中,大雨洗涤诸天与诸山,诸天与诸山的很多地方都有秽恶咸苦之处,雨水携带咸苦之物下流入海,这是海水咸苦最主要的原因,排在第一位。

  第二个原因是仙人咒术。比如催眠术,明明是普通的淡水,被催眠的人在诱导之下就会觉得水有强烈的味道,甚至又苦又咸。这种情况在小世界中存在,在地球上也能实现,只不过一般人很少能遇到,这当然也是海水令人感觉咸苦的一种特殊原因。

  第三种原因是海中杂居众生的大小便。因为海中的杂居众生也要补充矿物盐,身体中的矿物盐当然会随大小便排入水中导致海洋盐分增加,只不过对盐分增加的贡献较小,所以只排在第三位。

  很显然,佛陀对海水咸苦的解释不但非常科学,而且更加全面。
songyuwen
2015-06-26 09:32:05 +08:00
大咸水海中的杂居众生其身长大,甚至有身长达到七百由旬的众生,比日宫还要大,这有可能吗?

  当然有可能,因为这些众生并非地球上的众生,而是小世界中的众生,这些众生杂居于大咸水海中,此大咸水海并非地球上的海洋,所以身长七百由旬的大鱼并不稀奇。

  大咸水海中的大鱼比日宫大,并不意味着这些大鱼比太阳还大,因为小世界与地球并不存在长度上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不能用地球视角中太阳的大小去比较小世界中大鱼的大小。
songyuwen
2015-06-26 09:35:21 +08:00
==============================================================
如果有谁对佛教世界观仍有疑问,可以在下面原帖中提出,作者会一一解释。

原帖: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98939-1.shtml
理论: http://pan.baidu.com/s/1sj1F07N
==============================================================
loratadine
2015-06-26 09:36:30 +08:00
强行吹比,啊不,强行未必错误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0129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