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网易游戏/雅虎/微软/亚马逊,数十家互联网公司面试总结(二)

2015-07-05 20:27:15 +08:00
 kedebug
对应之前在 v2ex 上面的帖子 http://v2ex.com/t/200331

整体面试情况:

总共面试了 14 家公司,其中 13 家公司拿到 offer,其中不乏很多公司给出了最高档校招待遇,基本上算是对学习生涯努力的肯定。 这么做显然有点损人品,但除了 9~10 月份校招面试了 BAT、网易游戏、雅虎之外,其它公司从时间上都是在雅虎北研解散后面试的, 也是迫于无奈之举。

第一梯队:雅虎北研,宜信大数据,FreeWheel
第二梯队:微软北京,Linkedin,豌豆荚,技德科技
第三梯队:BAT 的核心部门,网易游戏,亚马逊

第一梯队的划分是根据校招范围以及人数来大致推断的。比如宜信大数据,目前只在清华、北大、中科院做校招宣讲; 雅虎则是重点在 Top 10 高校招聘。校招人数上面,第一梯队的三家今年大概都在 30 人左右,薪水也是相当给力。

其实梯队之间的面试难度界限很难区分,但是第一梯队和第三梯队的难度差距就可以明显感受出来。 之所以雅虎难度要大于微软,是因为能拿到雅虎 offer 的同学基本上都能拿下微软,反之则未必成立。 网易游戏放在第三梯队,因为虽然公司薪水较为给力,但面试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并且动辄一年校招近千人,大家可以感受下。

这里重点说说 BAT 的核心部门,放在第三梯队稍微有点欠妥,但是就面试难度来说可能确实如此,即使是核心部门的员工水平方差也会较大。 因为国内公司用人就是这么实在,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日益剧烈的今天,能招到一个上岗后能立马出活的码农就不错了,特别是在社招的时候, 几乎很少有主管去关心这个候选人是否 talent,是否 potential。

offer 选择:薪酬,职位,增值(纯干货)
---------------
由于内容较多,大家可以移步 http://kedebug.com/blog/campus-offer-2015/ 看看哈,欢迎拍砖。

预计这两天还会继续更新下应届生同学比较关心的“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选择问题,希望对大家找工作有帮助 :-)
613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28 条回复
cclouds
2015-07-06 10:14:19 +08:00
只能远观啊
YouXia
2015-07-06 12:34:54 +08:00
@ototsuyume

两个档次吧,35-和30-两个档次(对应数字减去1-2w)。这种问题楼主不太好回答,反正我没雅虎Offer,我替他回答好了,逃。。。
kedebug
2015-07-06 22:36:03 +08:00
@ikaros
leveldb 大厂用的比较多,像百度、搜狐都有以 leveldb 为底层实现而搭建的分布式存储集群的。
另外 facebook 也在 leveldb 的基础上实现了 rocksdb,rocksdb.org ,在公司内部使用的也挺广泛的。
kedebug
2015-07-06 22:40:47 +08:00
@ototsuyume

微软门槛高、员工质量相对高,但是也要看未来的增值。以 BAT 的工作节奏,工作 3 年的经验完全抵得上微软工作 5 年。

所以身边不少同学(包括我自己)拒了微软去了 BAT 的核心部门或创业公司。
kedebug
2015-07-06 22:41:30 +08:00
@likang 多谢称赞 :-)
kedebug
2015-07-06 22:49:14 +08:00
@qw7692336 是要一个个说的,面试的基本礼节。
ototsuyume
2015-07-07 00:50:36 +08:00
@kedebug 这个真得因人而异,在bat加班不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之前在的那个部门是负责赚钱的业务部门,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纯产品逻辑的开发,加班只是做更多的产品出来并学不到什么东西,这种情况下我宁愿有多点空闲时间自己去看点其他的东西。当然bat核心部门的情况可能会好一点,但是bat不少核心的团队由原来google和微软的员工带起来的,这也反应了学习能力强的人在微软这些地方一样不影响他的成长
WildCat
2016-10-19 19:35:30 +08:00
LZ 你博客挂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0351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