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怪怪的,有没有大神可以帮忙看看什么情况

2015-08-11 05:20:52 +08:00
 ghovik

办公室用的一个2Tb的机械硬盘,我回家休假的几个月期间,朋友想用结果告诉我开机不了。今天我回办公室了,开机bios画面停留了几十秒然后显示检测不到可以用来启动的设备。进bios看果然识别不到硬盘。
于是拆了拿回家装电脑上,还是用家里电脑的ssd来启动,用了比平时久很多的时间启动,进到系统后自动开始安装“ATA CHANNEL 1”驱动,过了5-10分钟显示失败。然后继续自动在安装“磁盘驱动器”驱动,过了很久还在转圈。
进到“计算机”,那个2TB硬盘的3个分区有显示,但是点进去后就显示未响应。

这个,有没有硬盘玩的溜的大哥帮忙看看要怎么解决?谢谢了!

238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硬件
11 条回复
tking4
2015-08-11 08:16:01 +08:00
没有重要资料的话,重新分区试试,一般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啊,放了几个月就不能使用了。
kl0o
2015-08-11 08:55:39 +08:00
这种情况可能是分区文件结构出现异常引起的。单击右键属性看看是不是RAW格式?
没什么重要数据的话,格式化看看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有重要数据的话,一定不要自己重分区,格式化之类的操作,那样的话恢复的数据不完整。
如果非要自己尝试恢复,记住不要对出现问题的硬盘写入找到的文件,而应该把找到的数据先恢复到别的硬盘上。
dikcen
2015-08-11 08:55:58 +08:00
如果没异常声音的话,数据线换过吗?硬盘供电没问题吧
standin000
2015-08-11 09:46:59 +08:00
先克隆数据,排除硬件问题,再做重建分区操作进行软件修护。
beautifultable
2015-08-11 09:50:17 +08:00
目测有坏扇区了。。。
mhycy
2015-08-11 10:00:55 +08:00
@kl0o
不是分区问题,BIOS识别不到硬盘要是排除了连接问题的话那么硬盘主控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这个盘首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尝试在BIOS下正常识别,再使用PE工具箱之类的备份数据。
如果备份有困难而且硬盘没有重要数据的话,报废。
有重要数据的话,寻找数据恢复公司修盘(现在的情况估计只需修复主控板即可)。
love
2015-08-11 10:03:08 +08:00
进bios都检测不到硬盘了肯定不是分区的关系,如果硬盘线都插紧供电没问题的话应该是硬盘快要完蛋了。
zro
2015-08-11 10:40:44 +08:00
牌子是西数的么?手里几块西数的都是莫名其妙挂掉的
zjqzxc
2015-08-11 14:34:38 +08:00
不给SMART数据参考简直耍流氓
用 hd tune,把smart数据贴上来。
是坏道,供电不足,数据线问题或者什么问题,从smart数据能做初步判断。只描述现象不太好猜。
imn1
2015-08-11 15:36:47 +08:00
硬盘放几个月然后挂掉很常见,不一定是盘的质量差,电源问题引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分享南方人的一点经验
台式机较长时间没开,尤其是停机期间是潮湿天气更加要注意,可以先把硬盘拆下来,空转开机,进bios看看除硬盘外各项设置有没问题,必要时不关机,维持通电给主板、CPU、内存、显卡等暖暖身
用带电源的外置盒把硬盘接到其他机器看看如何,用外置盒是因为一般有电路保护,而且经过AC,电压突变不太严重,当然前提是这个盒子质量要好
等台式机暖身一下没什么异状,半小时到几十分钟就够了,再把硬盘接上正常开机
当然,还是出问题也没辙
不要在同一根供电线接两个电压不同的设备(当然这个经验有点过时了,现在基本都是5V输出)

台式机的电源选择还是很重要的,有米的选80PLUS标志金牌、银牌、铜牌,没米最好也考虑一下白牌
80PLUS的电源省电不省钱,因为本身价格就略贵,金牌的简直全部是“贵”州出品,但通过这个80PLUS认证的,往往其他一些参数也不差

另话,一个防脉冲(不要光看防雷,有些防雷并不防脉冲)的插座/设备也是应该有的,这个对主机没必要(主机电源一般都有保护),但对显示器是有用的,尤其那些直接220V输入的
imn1
2015-08-11 15:40:34 +08:00
上面说错了,更准确的说法是带滤波,而不是防脉冲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1225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