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阴阳先生

2017-02-13 09:27:53 +08:00
 Libby520

**

老家的阴阳先生,因为主要从事殡葬职业,为逝者书写殃榜、择选阴宅、下葬日期,走的是阳间路,吃的是阴家饭,故被称为阴阳先生。

民间三出,分别指出马、出道、出黑,出马指的是出马仙,出道指的是佛道两教的通灵弟子,出黑则是指阴阳先生。

出马修的是佛缘,阴阳先生则是从道教演化而来,所遵循的一直是道教阴阳学说;出马仙有男女弟子,但是阴阳先生因为有行业忌讳,所以没有女弟子一说,更不会跳大神。

阴阳先生虽然也会推算祸福吉凶,但是给死人算得多,给活人算得少。

因为职业特殊,经常与白事打交道,帮忙料理后事、选坟下葬、安抚家属,故而被传言可以沟通阴阳。

**

90 年代的某一日,天还蒙蒙亮,一早上屲埋完粪的牛爹老汉挑着空担子往家走。下了梨树梁的坡,在土路上发现一件东西。

牛老爹用铁锨把儿挑起来一看,是一条红色的内裤,遂挂在担子的一边。

走了没多远,碰见同样去埋粪的阴阳先生,打个照面寒暄几句,阴阳看见他担子上挑着的内裤发出“咦”的一声,说跟自己今儿个所穿好像。

阴阳先生挑着两只粪桶,一只手提了一下裤子,随手一抓,大喊一声:内裤不见了!

牛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阴阳先生放下粪桶,抓过红内裤详细观看,这一看不要紧这红内裤赫然果真是自己的。

事情是这样的,天还没亮阴阳先生就被媳妇叫起上屲,他还没睡醒稀里糊涂就蹬了一只腿。当他挑第一回粪的时候,在坡上内裤就从裤腿掉出来了。由于全身吃力,肩头负担太重,自己浑然不觉。

牛老汉笑得泪流满面,先生奉上一支红兰州,叮嘱老汉不可言传。然,到晌午吃早饭的时间,全村人便知晓了此事,更有风传,先生掉的红内裤是他媳妇的。

一日夜晚,阴阳先生从邻村做完白事回家,先生要求对方送至村头。到了村头,面对黑漆漆的夜色,先生又要求再送一程。过了一片坡地,爬越一条深沟,在一片小树林里,先生开始莫名的恐惧。他望着对方目送他的崖边喊:哎!死恰的,人还在吗?

山间传来回响,却无人应答。先生慌了神,加快脚步,不小心踩进水渠,身子一陷的空档突然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脚腕。

先生大惊,莫不是碰上了不干净的东西,失色之下嘴里本能的开始诵经。整个山沟一整夜经声不断,后来传说此山通灵有神佛现身,不少好事之人甚至在山沟朝东的空地上供上香烛烧起黄裱纸。

阴阳先生深夜被困山沟,眼见诵经无果,自己还是被奇怪的东西牢牢牵绊,惊惧之下掏出包里的法器雷尺,持雷尺朝着缠绕自己的东西开始猛击。

雷尺,桃木制造,传说只有被雷电劈过的桃树,桃树中的一尺见方可选材,可驱逐鬼怪,拍之形神俱散。

天亮后,村民在山沟发现瘫倒在地的阴阳先生,先生手里死死握住雷尺,身后是一株被拍得七零八落的麻子树。

阴阳先生,信奉的是鬼神,胆子却是极小。

晚上不敢走夜路,白天不敢站崖边,晕车,怕狗,怯生,惧内。

没有人知道阴阳先生师从何处,我问父亲,父亲说他们是小学同学,而且还是同桌,先生小学就辍学了。但父亲补了一句,他是天生的阴阳,无师自通。

有的人是有宿命的。

幼年时期的先生,和我的父亲在简陋的村学里就读,老师在讲台授课,父亲爬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先生在地上刨了个坑在桌子的掩护下盘腿坐在坑里,摇着用泥巴捏制的一个铃铛念经。没有人影响他或者教授他此类,他就是着了魔似的喜欢八卦、喜欢法器、喜欢符咒。

青年时期的先生已经小有名气了,十里八庄的去替人看风水,推算时辰,选坟地,做白事。

中年之后的先生,看着儿子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饶有兴趣的看了一会儿子打怪升级,突然问儿子想不想学他的阴阳之术。儿子头也不回的说,你那是骗人骗鬼,我才不要学!

先生问了三次儿子,见教子无望,长叹一声蹴在大门口的核桃树下连抽了半包烟。

后来先生的儿子出门去大城市打工了,一年回一次家。先生的女儿早已出嫁生子,做了外公的阴阳先生平日除了跟村民一样劳作就是跟外孙逗乐。大多数的时间,大家面对阴阳先生总是对他的幽默与怯弱跟他插科打诨的耍贫,先生不仅不以为然甚至也以此为乐。

唯独谁家有事相请,态度恭敬又正式。

如今无论是婚庆喜事还是殡葬丧礼都是电话通知,唯独去请阴阳先生是亲自上门。对于祖宗礼法和鬼神之事,人们总是心存敬畏的。阴阳先生背着他的包,包里装着笔墨纸砚以及各种法器,他往人家的上房炕头上一坐,盘腿在小炕桌前,这家人心里才觉得踏实、稳妥。

年前族里有老人去世,我正好回乡赶上葬礼。阴阳先生已经年老,他正襟跪在用小麦杆填充的化肥袋子上做的一个蒲团上念经。面前是一部年久磨损不堪的手抄经书,阴阳先生左手蘸着口水翻页,右手还是那把老铃。诵完一节,烧几张黄表纸,红色的火苗映照在他脸上,一双眸子深邃有光。先生磕的头像是礼仪里的教科书样板,腰弓着,头一个一个触碰到地面。

晚上,我给阴阳先生递上一根烟,双手打着火点燃。先生指着中堂上挂着的族谱老祝说,二亚呀,你这一辈上不去了,你看,这老诸都满了,到你爹这一辈儿为止了。

这族谱从我记事起,每年春节大年三十儿是要挂起来供奉上的,初三晚上磕头烧纸再送走束起。正月十五再请回来,如遇婚庆丧礼也是如此。

听老人讲,当年文革的时候反四旧要烧掉老诸,是我爷爷半夜用油纸包起来偷偷埋起来,等风声过了又重新挖出来。族谱老诸上每一层都是一辈人,而在我这一代却要终结。

我问先生,都说这行通阴阳是否真的见过鬼神。先生目光慈祥,靠墙跟斜躺在一床叠好的被子上缓缓吸了几口烟,他说:“活人念的是死人的意,生与死之间总得有些寄托,人可以忘本,但落叶归根,死后总是要归宗的。”说完从烟盒里抽出一根他自己卷的大烟叶子,让我尝尝。

点上这根自制的卷烟,一口下去呛得我咳嗽不止。烟熏火燎的上房里,面对老人的离世,人们并不显得悲伤,这是喜丧。抽完烟喝完茶,阴阳先生又下炕去忙活了。看着族谱老诸的岁月痕迹,想自己如今生活在大城市,家乡真的成了家乡,下一代更是没了乡愁。想到他日死后远在千里进不了祖坟,按照城里的规矩 还要挫骨扬灰,心头竟升起一片悲凉。


这是年前和老家一个朋友喝酒聊天中突然想起家乡,晚上就写就了这么一篇东西,现在搬来这里抒发一下感慨。

712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48 条回复
vtea
2017-02-13 11:32:50 +08:00
传统的仪式礼数渐渐简化,会不会因此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也淡了呢,就像某部电影里说的,一个人会死两次,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死去。
Libby520
2017-02-13 11:38:16 +08:00
@vtea 其实我们都知道是一种仪式,怎么说呢,烧纸钱,树灵堂,焚香与祷告,过年的时候闻见那些烟火之气总觉得才是个节,可能下一代的童年和生活记忆里少了这些也没有了这些感知,但经历过总觉得空空的,像少了什么。
Libby520
2017-02-13 11:39:19 +08:00
@Yvette 我们老家把去庄稼地里干活,叫上屲 (wa) 去,我本不会写,一查还真有这个字
NicholasDumpling
2017-02-13 11:46:47 +08:00
文笔不错很喜欢
usapla
2017-02-13 12:58:12 +08:00
楼主是来替先生招徒弟的
hanmiao
2017-02-13 13:06:24 +08:00
挫骨扬灰的太多了, 我不知道我曾祖一代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我家是否是迁徙过来的,我没见过我爷爷。现在村里还是土葬,但估计坟最后都保不住。我爱这个时代,我也讨厌这个时代。
总有东西要求你
不准放炮(然而空气污染明明是大企业干的)
不准烧麦秆(有利有弊)
对对丧葬事宜太过要求(涉及政府要求,亲属信奉西方教要求,等等一系列)
nbabook
2017-02-13 13:12:51 +08:00
有些人只看到了迷信,而有些人则看到了对故人的思悼和对文明的传承。
我不认为这些是真的,但我并不抵触,人总要有一种方法来怀念往事,思念故人,西方社会的很多成功人士相信上帝,并不是认为上帝真实存在,而是将其作为心灵的慰籍和指路的明灯。
每当看到一些人对历史的不屑一顾,总觉得心底悲凉,忘了传统就丢了文明,丢了文明就少了传承,少了传承就缺了对人的尊重。
Crossin
2017-02-13 13:13:56 +08:00
写得挺好。
时代在变迁,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
hanmiao
2017-02-13 13:14:13 +08:00
你的证件找到了吗? 补办很麻烦的 一两个月的说
Doubear
2017-02-13 13:38:31 +08:00
活人念的是死人的意,生与死之间总得有些寄托,人可以忘本,但落叶归根,死后总是要归宗的。

与是否迷信无关,文明的传承在于点点滴滴。

想想死了还要被挫骨扬灰,真可怕,还是不死得好😁
hzwei
2017-02-13 13:48:04 +08:00
我虽然年纪不大,但像老人一样喜欢怀恋过去。喜欢烟火气下的市井民生,前天正月十五,家里只有妈妈和还没有开学的我两个人在家,看着她在香台上祭祀,拜奉先人,我觉得自己根本学不来这一套套的礼仪,原来就有过这种想法 : 我总觉得,到了我这一代,祭祀这一套礼仪会因为受到科学教育而失去传承。
RqPS6rhmP3Nyn3Tm
2017-02-13 13:57:24 +08:00
@hanmiao #26 放炮是有影响的,以前每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都很差,前几年市区禁鞭炮之后好了很多。
thundernet8
2017-02-13 14:43:41 +08:00
@vtea 三次
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 ,从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在社会上他死了,不再会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正的死了。
Shan0
2017-02-13 15:06:09 +08:00
天水?
Libby520
2017-02-13 18:05:16 +08:00
@hanmiao 补好了!
@Shan0 没错,天水!
isphone
2017-02-13 18:09:24 +08:00
程序员改行写小说了?
B7
2017-02-13 18:18:43 +08:00
原来是天水的朋友,我说这些文字怎么这么亲切.我是陇南礼县的,我爷爷就是位阴阳,做法师念经我都记得.
Thoxvi
2017-02-13 18:19:10 +08:00
还以为是阴阳师…
hanmiao
2017-02-13 18:23:56 +08:00
其实之前看新闻说有人死后,家人埋了结果隔了几个小时村子里的人喊你家坟有动静。虽然最后把人挖出来窒息死了但这不影响一种说法,有些人死了但没死透(假死,或心跳太弱)如果遇到火葬。。。。。。那画面 2333
而按照正常的习俗 至少要三天才下葬(有时更长),中间还涉及置入棺中,第二天人到期瞻仰遗容,下午封棺,家人守夜,等等直到棺入葬坑,拂去棺上的土以及清理坑底的土,生前衣物放置,使用事物放置,长明灯放置。之后才开始盖墓室的顶部。。。。
MrJing1992
2017-02-13 18:48:35 +08:00
文笔很棒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4002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