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入一台Galaxy S3

2012-05-09 04:38:16 +08:00
FRHong  FRHong
目前手上的 iPhone4 已经到期了。等 iPhone5 今年可能无望。
一直以来都想玩玩 Android 系统(到现在都没有怎么玩过)。
今天去店里看了 Galaxy Note,手感不错。不过店员推荐 S3。

希望从 Android 转向 iOS 的朋友,或是从 iOS 转向 Android 的朋友们给点意见。
1365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ndroid  Android
46 条回复
octopus_new
octopus_new
2012-05-09 04:51:35 +08:00
@FRHong 喜欢折腾的,或者有时间折腾的,那么选Android机; 对于使用感受希望一步到位, 平时没什么时间折腾手机的那么就IOS.
blacktulip
blacktulip
2012-05-09 05:34:46 +08:00
真要入的话,建议楼主入 HTC One X .
Galaxy Note , Galaxy Nexus , Galaxy S III 自然都是好机,然而有一个共同点是 Pentile 屏幕。楼主有兴趣可以查一下这种技术,兴趣不大的话只需要知道它烂就行了。 One X 应当是现在市面上屏幕最好的安卓手机。
如果楼主预算不高,则建议入 Galaxy Nexus ,好处是价格便宜(日版人民币 2500 左右), Google 亲生系统升级有保障,非常适合用来玩玩。
如果一定是 Galaxy Note 和 Galaxy S III 这两台比较的话,其实要看楼主的具体需求。 Note 屏幕大一号,配套软件据说不错,如果楼主是大屏控有许多手写笔记等需求的话, Note 比较合适,否则的话还是等 S III 吧,毕竟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买新的不会错。

本人现在是 iPhone 4S 和 Galaxy Nexus 双持,两种系统应该说各有所长,从系统层面来说安卓其实更先进, Google 相关的 apps 也是安卓上的好,有的甚至要好很多;但是 iOS 在其它 apps 基本都要完胜安卓,有些干脆就没有安卓的版本,整体流畅性也要更胜一筹。要玩的话 iPhone 做主力机一代或两代一升级(成本差不多);安卓机器入一年到一年半前的旗舰机型一般性价比会很高,什么时候实在跑不动程序了再升级。
proper
proper
2012-05-09 05:37:29 +08:00
@FRHong CPW前几天倒是有买S3送三星平板的活动。

不过还是建议先转成 Sim Only,然后等等iPhone5。一年一代,今年应该会出的。如果到时候不满意的话,S3也会便宜些;或者会有更吸引人的手机入场,毕竟S3看来看去都像是给下一代旗舰铺路的。
suhetie
suhetie
2012-05-09 08:30:32 +08:00
我说两点:

1. HTC One X 和 SG3 都刚出不久,稍微缓一两个月应该会有相当大的降幅的。尤其是三星。

2. 关于pentile屏幕,建议楼主一定要拿到HTC One 和 SG3 的实机对比一下,看一下个人喜好。SG3没做太多研究,但当初SG2出来的时候屏幕效果还是收到了相当多的好评的。我刚用SG2的时候挺不习惯它的高对比度,觉得特别乍眼;现在受荼毒久了再去看那些LCD屏幕真心觉得色彩好平淡啊。还是那句话,看个人喜好,听自己眼睛的话,不用看技术分析什么的。
FRHong
FRHong
2012-05-11 04:51:46 +08:00
@octopus_new 谢谢。我是挺喜欢折腾的。智能手机就是拿来折腾的。如果仅仅只是打电话的话,找个有键盘的诺基亚黑白机就够了。

@blacktulip 谢谢您非常详细的回复。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是在英国这边签约的,现在担心的倒是中文的问题。反正已经有一部iPad可以体验iOS上的app了,估计也是时候进一步Galaxy,开始Android的旅程。

@proper 谢谢。我还是决定现在先去签个约。伦敦这边月底就能拿到。

@suhetie 谢谢!等拿到手机之后再开个贴来报道一下使用手感。
yutify
yutify
2012-05-11 06:36:28 +08:00
@suhetie 盖世兔不是pentile好伐
shiweifu
shiweifu
2012-05-11 07:24:57 +08:00
pentile 是像素排列,会有颗粒感,反正我受不了
屏幕是 Super AMOLED HD,颜色艳到失真,还是喜欢htc的屏幕
suhetie
suhetie
2012-05-11 07:43:24 +08:00
@yutify 搜骚瑞……这个欠研究了。。。但反正还是会看着不舒服。应该是amoled的事儿了那。
ichigo
ichigo
2012-05-11 09:18:06 +08:00
推荐LT26i,呵呵
likuku
likuku
2012-05-11 09:18:25 +08:00
iPhone是作得很人性很均衡的手机。安卓机器就是相反,人性化上也稍微差点。
yutify
yutify
2012-05-11 10:26:37 +08:00
@suhetie 盖世兔颜色太艳,galaxy nexus 没这种感觉,所以galaxy s III继续了。
lesscome
lesscome
2012-05-11 10:51:02 +08:00
用了android,你就更能体会到苹果的伟大了
clowwindy
clowwindy
2012-05-11 11:37:41 +08:00
我用过半年的 iPhone 4,被偷后用了一年的 Android (2.3),然后换成 iPhone 4S 了。
两者的优点我就不说了,广告里宣传了很多,我光说说缺点吧。

总体来说,Android 人机交互上设计的莫名其妙,像个半成品,用的时候会为各种小问题困扰。界面不符合排版原理,没有重点,大多数应用的界面拓扑像个迷宫。除了设计上的问题,实现上也有不少问题。比如 Gmail 应用在网络不好的时候发邮件一旦卡住,你将无法重发,删除,甚至无法查看这封没有发出去的邮件。我有若干封邮件在这种卡住的状态里卡了几个月,重启也没用。Google Reader 有时看着看着列表会突然自己刷新,然后你会找不到原来看的位置。没网的时候有时一后退,整个列表变成不能点的状态。Google maps 的放大缩小也很莫名其妙,这点比较难用语言描述,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http://youtube.com/watch?v=k2q1i9m01Uc

然而 iPhone 呢,虽然设计上没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但有一些硬伤,如不允许后台任务,导致有些应用下载数据时必须在前台开着;和 PC 传输文件不方便,应用间共享文件不方便,以至于你得通过 WebDAV 往某些应用里拷文件,很多应用流行通过 Email 在不同应用间共享文件。而实现上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小 bug,如莫名其妙不能待机,疯狂掉电,没有声音等。

不过不管怎么样,实现上的 bug 可以忍,设计上的莫名其妙没法忍。如果你打算入手 Android,要做好在手机上花费更多精力的准备。你不得不去研究它,才能正常的使用它。
yutify
yutify
2012-05-11 21:11:26 +08:00
Pentile 的一个优点是 比 RGB 的使用寿命长,3年后的品质和新的差别不大
FRHong
2012-05-12 03:45:54 +08:00
谢谢各位的推荐和意见。相信各位喜欢上V2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如果我现在一部iOS的移动设备的话,那么可能不会考虑试用Android。不过因为有 iOS 在 iPad上,再加上自己从来没有用过 Android 系统,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就算以后后悔也好,也算是试过了。

Life is about venture,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young.
yutify
2012-05-12 05:35:05 +08:00
you are green 年轻真好
shiweifu
2012-05-12 06:12:00 +08:00
life is short,play more
berryphone
2012-05-12 08:37:02 +08:00
我觉得安卓 做的确实很差劲
iwege
2012-05-12 09:45:38 +08:00
@FRHong
首先你一定要明白,所有不能開後殼的android機器一定不能買。如果你要刷機,或者遇到某些莫名奇妙的問題的時候,拔電池重啓是唯一的選擇。

第二,購買的時候,一定不能是行貨,一定要水貨。行貨一般沒有 官方市場。
第三,下載軟件的時候,最好是從官網直接下,所有從網站上下的,不保證安全性。
第四,Root還是不Root,小心選擇。當然不Root就不能刷機了。不過據說現在CM提供取消Root的功能。
halden
2012-05-12 10:21:01 +08:00
@blacktulip pentile有缺点也有优点,其实分辨率到了720P,PPI到了306,pentile不pentile也无所谓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518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