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行车安全夏令营

2012-06-15 09:44:25 +08:00
 feelinglucky
家里父亲也是从事车子相关行业的,所以很早就学会了开车(那时候还没十八,无证驾驶),而父亲其实是个固执的人,尤其在安全方面我从小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谢老爷子在我耳边的唠叨的。

在杭州开车也有段时间,发现杭州的新手特别多,好在目前来讲开在路上没有碰到过特别的状况,所以分享下我听到的、总结的些开车经验吧,大家可以相互探讨和分享。

PS,这里先打个防御针,我想这个话题是很严肃的事情,别拿什么「我是屌丝没有车」,「你开你的车,我坐车就可以了」这样的态度,毕竟只要你在交通工具众、你在移动那么你就和安全有关。

有时候你的经验也能帮助身边开车的朋友一把,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内容多少不强求,我能想到哪里就说哪里吧,好了我们开始吧~
292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汽车
41 条回复
Evance
2012-06-21 07:35:34 +08:00
没事在车里面少放一些挂件,比如类似于招财猫、财神、佛像一类的。
如果实在不行非得信这个,也要定要选择柔软质地。

加装真皮座椅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要不遮挡侧气囊。

有小Baby的同学一定要说服反对你买婴儿座椅的人。

买车里放太多的毛绒绒玩具极其吸灰尘,而且不易清理。

买方向盘套的时候,如果觉得套卡得不紧,要警觉。


小明开的这个帖子很赞,希望有更多同学分享经验。
jeffrey
2012-06-21 07:42:13 +08:00
@feelinglucky 我也来补充一点
不要太相信别车的转向灯
就在刚才路上,前面明锐骑线开着开着打了右转灯,我就换到左侧的车道准备继续执行,突然那车向左侧车道开过来,开到我的前面,然后左拐走了,车还亮着右转灯。
Zachary000
2012-06-21 09:12:45 +08:00
@7 z这样肯定不行的把,自动档在D档怠速时还有向前的动力,光靠手刹时间久了手刹皮肯定会磨损掉的,还是要换到N档,再松刹车拉手刹
Evance
2012-06-21 09:19:39 +08:00
@7 当然不行了,首先怠速是有动力的,其次,手刹的磨损会非常惊人。最后,最重要的是如果正处于下坡,容易出事故。
feelinglucky
2012-06-21 09:59:50 +08:00
行人过马路最好能够停下来让行,但有些情况例如后车跟太近,或者速度慢不下来只能过去,那么尽量绕到行人的后面过去,不要挡住他们前面走路的道。

还有穿越斑马线的时候要坚决,我见过很多司机想过去又不想,结果半个车身压在斑马线上停车,行人过斑马线都要绕行,结果你自己也很尴尬。

如果已经决定让行,那么就不要用喇叭和闪光灯催促行人快点通过,这不是素质的问题这也是保证你安全的一种方式。例如,我见过有人礼让老年人过马路,结果那老人过马路过于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结果司机按喇叭被老人猛敲引擎盖,结果引发纠纷。

总之,要装作有素质也要装得彻底一点 :)
7
2012-06-21 10:02:11 +08:00
@Zachary000
@Evance
原来如此,以后要改了,刚开车不到一个月,很多细节都不规范:(
join
2012-06-21 10:03:25 +08:00
感觉现在路上的电动车,摩托车比四个轮子的要恐怖很多。
这帮人没有红绿灯的概念,谁挡他就往死里按喇叭。
而且在他们的脑子里有一个很扯的概念:“机器开动的车比脚踩的自行车和两脚走路的人要快,所以必须要给他们让道。”
见缝穿针是他们的被动技能,可以无时无刻的放出来。
feelinglucky
2012-06-21 10:10:38 +08:00
「养小鬼」

这是我父亲说给我听的名词(我怀疑他有没有看过盗墓笔记),意思就是如果你不确认前面的路况,那么可以跟俩车后面,让他开路。

这种情况有很多,例如能见度很差的时候、堵车的时候等等,「养小鬼」其实也是驾驶员长期驾驶时候放松的一种方式,同时据说到达一定时速的时候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尽管没那么夸张)。

当然,如果要选择跟车的方式,那么也要选择正确类型的车子跟。首先,根据车型而言,大车和豪车肯定是不行的,除非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要么就是军二代(扯远了)。其次,要注意经常亮刹车灯、行车路线不顾定、转向灯乱打等的「二逼车」不能跟,容易追尾。还有,就是女司机的车别跟,道理大家都懂得。

有关跟车的距离可以和时速成正比,我的经验是起码是 时速*2.5 ,没错,例如你开 100 码,那么起码要和前车有 250 米的距离,别觉得这个距离很长,在这个时速下 250 米的距离其实你只有不到 3 秒的反应和制动时间。
alibaba
2012-06-21 10:25:53 +08:00
在杭州同开车的飘过。。实在受不了的就是错车对方不关远光灯,真心受不了。
Sean
2012-06-24 16:30:31 +08:00
6种能致命的车内装饰 - 千万别让小聪明和疏忽害了自己
http://www.ipc.me/zhi-ming-de-che-nei-zhuang-shi.html

1.有侧气囊的车请慎给座椅包真皮
2.别把遮阳板当成CD架
3.不要使用安全带限位器
4.别选用毛茸茸的方向盘套
5.香水瓶
6.非固定式坐垫/靠垫
myang
2012-06-24 18:27:32 +08:00
在杭州骑车多年,很深的一点体会是很多开车的不是lz所谓的新手,而是缺乏安全意识,这一条条的方法都懂就是懒得做而已,比如涉及安全带、远光灯这些看起来如此基本的规范,只要安全意识没有改变,说一万遍也没用。

缺乏安全意识的另一个层面,是缺乏尊重规则。你光说不打安全带不安全吧,人家不打,你把不打安全带放到交规里可以处罚了,但罚的不重人家还是不打。酒驾说了多少年?谁不知道酒驾危险?最后呢?还不是重罚之下才得以缓解。杭州出租车本来是继公交车在斑马线让人后第二个规定必须让人的车种,但是不出一个月,所有的出租车集体无视,法无法责众只好不了了之了。

开车很重视安全的人总以为可以通过教别人一些安全事项来普及安全行车的知识,只有我们这些骑车/走路比开车多的人才知道,安全行车根本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意识/素质问题。
neildd
2012-06-24 22:25:47 +08:00
开车安全很重要!
yellow
2012-06-24 22:46:35 +08:00
@7 我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每次都是挂到 N 档,再拉手刹
yellow
2012-06-24 22:50:14 +08:00
希望城市行车的人们都不要随意的打开远光灯,很危险,如果路中有行人很难看见
pippo
2012-06-24 23:47:20 +08:00
@Sean 我真的把遮阳板板当CD架了,明天就拆。。
vexfisher
2012-06-24 23:55:48 +08:00
明城哥V5
Evance
2012-06-25 08:26:56 +08:00
@myang 说实话,你的结论不太认同。
尤其是这句话: 安全行车根本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意识/素质问题。
太扯淡了吧?




尤其是这两年,在杭州,开车的人安全意识/素质是在明显提升的。
但是恕我直言,说实话,电瓶车车主的行车素质基本和几年前没区别。
feelinglucky
2012-06-25 11:31:13 +08:00
既然那么多人吐槽晚上对车开远光灯的问题,那么简单的说下晚上如何安全行车。其实我的经验就是,晚上最好不好开车,尤其是像我们戴眼镜的人士。

国内的环境普遍都是晚上开远光灯的多,这点其实抱怨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除了素质以外,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区别,还有就是驾校压根不会教你这些知识。

那么当遇到远光灯,看不清前方车辆的时候,这时候我的做法就是「养小鬼」,也就是跟辆车子后面,距离可以近一些(低速 10 米以内)。因为这就是怕远光灯过来的时候,压根就看不到马路中央的行人,这个时候你是选择撞到行人还是选择追尾,自己看着办吧。

其实入股运气好的话,你近光灯闪几下对方,如果「识相」的司机通常也变为近光灯,千万别赌气自己也开远光灯,这就说明你和这帮二逼没啥区别了。那么你也看不见他,他也看不见你,恭喜你…

特别恨晚上高速公路开车,经常会在路上碰到猫猫狗狗的尸体,相信我如果你看见他们了,别踩刹车别变道,直接压过去对直接压过去!否则,不是你给猫猫狗狗做祷告了,而是你的家人做祷告了。

晚上开高速公路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大车,其实这个时候闪灯比喇叭管用,还有千万避让那种两截的集装箱车,如果它一变道尾巴甩过来,估计你就够呛了。尤其是杭甬高速,这段路几乎一道晚上就等于是移动的集装箱洋流。
feelinglucky
2012-06-25 11:34:53 +08:00
@myang 骑车人晚上最好传反光衣服或者自行车有个 LED 的闪灯,否则作为司机坦白讲真心看不到你们。公路车的速读其实并不慢,但是其实脆弱。前几天似乎在烟台就发生了汽车逆行撞死撞伤 N 多人的事故,这个其实没法避免挺遗憾的。
GordianZ
2012-06-25 11:59:57 +08:00
等知道系安全带,变道打灯了再说吧。
后视镜那个问题,除非有专门针对盲区的镜,不管原厂的镜多大都有盲区,市区低速行驶回头看一下才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3955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