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快的从老MAC 恢复数据到 新MAC内?

2012-07-13 15:36:18 +08:00
 tension
rMBP到了,中午尝试了一下 迁移助理... 很不理想,局域网传输太慢...

怎么可以使用更快的迁移助理呢?

买了根Thunderbolt接口数据线 互相链接也不行...

求方法
1408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macOS
16 条回复
tension
2012-07-13 15:42:45 +08:00
使用 FireWire 或 ThunderBolt 执行迁移

注:如果从 Mac OS X v10.4 迁移到 OS X Lion,请参阅下面的“其他信息”部分。

确保两台电脑都通过 FireWire 或 ThunderBolt 连接。
重新启动源(原始)Mac,并按住“T”键。
如果目标(新)Mac 上尚未打开“迁移助理”,请打开“迁移助理”(位于“/应用程序/实用工具/”中),然后点按“继续”。
目标 Mac 询问迁移方法时,选择“从另一台 Mac、PC、Time Machine 备份或其他磁盘”,并点按“继续”。

系统提示时,输入您的管理员密码,并点按“好”。
选择“从 Time Machine 备份或其他磁盘”。

选择您想迁移的系统。

目标 Mac 将要求您选择要迁移的项目。

您可通过点按以展开显示三角形来自定所选项目。


点按“继续”后,“迁移助理”将开始向新 Mac 传输文件。完成迁移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传输的数据量。
注:要查看已迁移的文稿,请从 Apple () 菜单中选取注销,然后以迁移用户的身份登录。已迁移的文稿位于迁移用户的个人文件夹中。
icyleaf
2012-07-13 15:44:00 +08:00
Carbon Copy Cloner 试试
cooka
2012-07-13 15:47:29 +08:00
我想知道如果直接换过去硬盘可以吗? 如果型号不一致的话,会怎样呢
txx
2012-07-13 16:01:11 +08:00
@cooka rmbp 的硬盘......这个没法换.....
txx
2012-07-13 16:02:43 +08:00
一根网线直接相连的话 还算局域网么?
当初用网线传东西 达到了50M/s...这个应该不算慢了吧?
yellow
2012-07-13 16:27:40 +08:00
我是用 TimeMachine
tension
2012-07-13 16:34:28 +08:00
@yellow 在家里放着 现在在用雷电恢复
@txx
nocoo
2012-07-13 16:36:23 +08:00
Time machine半个多小时能搞定。
lukic
2012-07-13 16:37:07 +08:00
Time machine是最优选择
tension
2012-07-13 16:38:19 +08:00
@nocoo
@lukic
正在雷电 直连 显示9分钟 但是现在还没好
zenomac
2012-07-13 16:58:22 +08:00
carbon copy cloner
tension
2012-07-13 16:59:29 +08:00
谢谢各位 我试试
Smartype
2012-07-13 20:24:53 +08:00
最廉价的方法就社会插网线。比WiFi快多了。当然好的路由器还是需要的。
tension
2012-07-13 20:32:54 +08:00
@Smartype 用雷电数据线 连接2台电脑,新的电脑重启按住T进入磁盘模式,挂载到老的机器,使用 carbon copy cloner 磁盘Copy!

20分钟完成数据传输,200G的内容

谢谢以下各位


@zenomac
@lukic
@nocoo
@yellow
@txx
@cooka
@icyleaf
txx
2012-07-13 20:41:43 +08:00
@tension 小算下 170M/s......太疯狂了吧....
tension
2012-07-13 21:03:41 +08:00
@txx 雷电接口..

速度方面,理论上支持双通道 10 Gbps 传输速率,也就是每秒传输 1280 MB数据。这个速度究竟有多快?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4227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