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遇到新的功能需求一般是网上复制粘贴还是自己写?

2020-04-21 11:46:39 +08:00
 waiaan

网上复制粘贴快,但是对个人没啥提升。 自己写的话耗时长,而且不一定写得出。 有没有必要重复造轮子?

311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9 条回复
zictos
2020-04-21 11:59:31 +08:00
熟悉了自然就自己写了。
网上粘贴的代码很多时候也要修改。
一般自己写不出,或者需要去网上查询并参考下别人的代码的时候,如果刚好有现成的代码并且不需要做过多的改动肯定是复制粘贴的。

总结一下就是:不依赖,但能省事还是尽量让自己轻松点。你修改别人代码的时候也是一个熟悉的过程,而且我会尽量去把别人的代码的每一行都读懂,而不是直接粘贴了就都不管了。
yeqizhang
2020-04-21 12:40:05 +08:00
网上能找到的基本上是工具类之类的,或者不熟悉的代码才去网上搜出来复制。

一般我是在工程里找代码复制粘贴的。。。。。
raymanr
2020-04-21 12:44:28 +08:00
自己写,写不出就换种自己写得出来的方式

自己都不懂的东西,不敢粘贴,懂的东西不需要复制粘贴了
Vegetable
2020-04-21 12:55:45 +08:00
能复制的都复制。实际上没遇到太多能复制的“功能”,复制的一般是 hack
gaigechunfeng
2020-04-21 13:44:43 +08:00
能复制谁还写?
复制到本地,还是需要调试的。
也是学习,没事,别纠结了。
IMCA1024
2020-04-21 13:59:57 +08:00
只能自己写啊,从表设计开始,都得自己 。
DoUSeeMe
2020-04-21 14:04:56 +08:00
能用就用,不同的就改,完全没有就自己造
leafre
2020-04-21 16:06:36 +08:00
关键你自己写性能不如轮子,提升的话看源代码学习去
nyfok
2020-04-21 16:10:24 +08:00
@IMCA1024 全原创啊
vwym
2020-04-21 16:11:26 +08:00
自己写的耗时长,只能说明这个东西是属于组件之类比较庞大的。
像这些你要看文档,看测试例子跑起来吧,怎么也快不了。
一般复制都是说业务或者工具类的。
hellwys1
2020-04-21 16:46:40 +08:00
某些语言的方法是需要找的,业务还不是得自己写。
Rxianbei
2020-04-21 16:48:22 +08:00
能找到肯定不写啊。就像邻居大妈给你介绍了 36d,你自己只能找到 32a 。这还用选
zjx1993
2020-04-21 16:48:35 +08:00
@yeqizhang 对头,代码基本就是从项目里复制粘贴的
ClarkAbe
2020-04-21 19:03:03 +08:00
先回想一下
如果自己写过
就去翻自己的工程或者在内网 git 搜索代码和内网日志 /文档搜索代码片段
如果自己没有写过
想想要怎么怎么写怎么怎么....balabala
如果自己没写过而且想不出来 /懒得想 /没时间想
熟练的启动某 ray 然后新开一个浏览器窗口熟练的依次点开收藏的百度 Google bing 鸭子走 startpage,最后复制解决问题的网页内容放内网文档里面
Ssskyl
2020-04-21 19:22:13 +08:00
简单的自己先写一下,然后看好的轮子,对比方便进步,万一混一波 pr 岂不是美滋滋
lithbitren
2020-04-21 21:10:31 +08:00
只有非常复杂没法短时间看完源码的轮子才会直接 copy,短时间能看懂的轮子,无论是性能还是代码复杂度,亲自手撕大多都能比直接在网上找到的好,也能更贴合需求。
nianyu
2020-04-21 21:53:34 +08:00
你自己写的过来吗
fhsan
2020-04-21 22:09:51 +08:00
有毅力还是自己写,思考下
wweir
2020-04-22 09:50:36 +08:00
官方文档+自己之前的代码片段 => 生撸
当然,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会借鉴 stack overflow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66457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