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份复工以来到现在,我已经带饭 100 天了,除了大约四五次因为团建、前一天加班回家太晚等特殊原因,我几乎做到了每天带饭去上班,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首先我是一个及其抗拒在公司点外卖的人,而且从去年下半年我就已经开始研究饮食了,公司附近提供的(平价)午餐都以碳水为主,比如各种面,各种粉,各种米饭,我觉得比较单调,经常处于生理上可能满足了,但心理上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的状态,于是我开始在超市购买沙拉、主食、肉类、牛奶等组合在一起当做午饭,可超市的肉类又大多是工业加工品,偶尔吃一次没什么,经常吃的话心里还是有些压力,渐渐就萌生了自己带饭的想法,但由于当时租的房子没有厨房,没办法做饭,终于在年初租了个有厨房的房子,可以开展自己的带饭计划了。
杂粮米饭
改善饮食结构第一步就是从改善主食种类和比例入手。最开始选择杂粮米饭是因为我听说它的升糖指数比较低,不过我越吃越觉得这玩意挺玄学,反倒不想那么多了,好看、好吃,仅此而已。
土豆
很多人都认为土豆是蔬菜,其实土豆是妥妥的主食,那刚好,加入到我的主食名单中来吧。吃的方式也很简单,蒸熟之后上面放一点番茄酱,味道还可以。
紫薯 / 红薯
紫薯是我最爱的主食,没有之一,削皮后蒸熟就可以,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普通红薯的味道比起紫薯要差一些,不过作为主食的一个选项仍然很不错。
意大利面
传统的面条不太利于作为主食上班携带,意大利面就好一些,煮熟之后配合西红柿鸡蛋稍微炒一下就可以。
冷冻水饺 /煎饺
感觉很多人都认为冷冻食品不健康或者不卫生,其实这和汉堡是垃圾食品一样,是错误 /片面的观点。个人不喜欢吃肉馅的饺子,偏偏市场上素馅的饺子屈指可数,强烈推荐必品阁的煎饺,不过我没有用油煎,而是蒸熟了吃。
另外三全有一个「番茄鸡蛋」素馅水饺也不错,鸡蛋比较饱满,昨天刚吃过🐶。
以上五类主食,正常上班的话,能做到每天不重样,这里就只涉及主食,因为让人头疼的往往是主食,好像除了米和面就没有什么选择了。菜类和肉类的话遵循“少量多类”的原则就可以了。《中国膳食膳食指南》建议的主食比例大约为 40%-60%,各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吧。
玉米
以前我要么不吃早餐,要么吃手抓饼、油条等,而也是从去年开始,玉米开始作为我的常驻早餐了,煮熟了就能吃,无油,无盐,夫复何求。
自制三明治
首先给三明治下个定义:
三明治,一种只要做了就会(自己觉得)比买的好吃 n 倍的食物。
抽 10 分钟时间,用一片面包,几片生菜,一片芝士,一些番茄酱做一个三明治,不必关心是不是全麦面包,也不用关心买的全麦面包是不是真的全麦面包,两三天也就吃一次,开心最重要。
卷饼
只是把面包换成了卷饼,但至少也算换了个口味,在京东和各类买菜 App 都可以买到。对了,卷饼也是冷冻的,微波炉里叮大约20 秒就可以,时间久了就干了。
冷冻包子
狗不理冷冻的三鲜包子吃起来味道也还可以,经常还会吃到虾仁🍤呢。
牛奶
早餐除了主食,我还会每天喝一杯牛奶,偶尔会换成豆浆。买牛奶的要求也很简单,包装上有大大的“纯牛奶”三个字,酸奶的话坑比较多,主要是大都为了照顾消费者口味加了很多糖,慎入。
水果
和牛奶一样,每天必备。苹果、梨、香蕉、提子,桃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球生菜
先后尝试过生菜、苦菊,得出的结论是球生菜是做三明治或卷饼的必备素材,一口咬下去的酥脆,配合适量的番茄酱,满足感爆棚。
不做「装备党」,但好的器材也是能够提升带饭的效率和体验的。
蒸锅
「蒸」是我使用最多的烹饪方式了,相比煎、炸、炒而言,蒸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食物原有的风味,也更健康,可以用来常蒸紫薯、蒸煎饺、蒸包子等,主要用来解决主食问题。
宜家施德佳煎锅
好多人都在推荐,毕竟价格足够低,用来煎鸡蛋、炒菜足够了。
米饭保鲜盒
对于单身人士而言,米饭蒸少了嫌麻烦,多了又担心保存问题。此时米饭保险盒闪亮登场,一次蒸好三四天份的量,分装到保鲜盒里冷冻起来,下次吃的时候再微波加热,口感依然。我是在淘宝上买的一款日本的保鲜盒,专门针对微波炉加热场景,的确挺好用。
蒸笼纸
之前蒸包子或者煎饺总容易粘屉,后来才知道有蒸笼纸这种神器,用了之后再不粘了,锅也好刷了。推荐指数 5 颗星。
monbento 便当盒
同样被推荐烂了,经常能看到这款便当盒的身影,毕竟颜值高、耐看还实用。
买菜 App
本来想跑个题推荐一个自己在用的买菜的 App,可又担心发出来被说是广告,放弃了,反正就那几个。
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