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tsy
2020-12-28 15:07:00 +08:00
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很难量化,代码行数,Issue/Bug 数量 等都是存在不少偏颇,这些与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不能完全匹配成正比关系,上级的评价就更不用说了,从人品和技术水平两个方面来讲,公平和公正更难保证。
(比如,我很久以前遇到的真事,有些人自己为了自己需要,修改的一个公用类的逻辑,结果捅出所有人一堆 Bug,这个结果怎么评估???经过类似事发生过多次后,我就开始提议写测试,来保障代码质量。虽然我做了简单的培训课,结果很多人反对,公司也没实施下来。我个人倒是从那时起,正视测试的重要性,现在正式项目几乎都要写测试。)
再说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完全是两码事。代码本身是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检测代码质量的,比如 CS,FindBugs,Sonar 等,还有测试 Coverage,还有现代基于云的智能检测工具,如 Code Climate 等。这些国内有几个公司在用呢?
(单纯的是计代码行数,Issue/Bug 数量,这些,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只花心思去造假,在 V 站,我看到不止一次这样的话“能写两行,绝对不写一行”)
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在敏捷团队,应该上共事一段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每个人有自己的 Race,工作习性,一两个 Sprint 周期都是可以显现出来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公司,团队如何纽成一股绳,同事之间如何相互帮助成长,能够融洽的推动项目前进才是关键。
最应该避免的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同事之间的工作漠不关心。国内的什么敏捷,很多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实质性实践,在过去的公司里,我常常听到“这一看就是 XXX 的代码”,“今天 XXX 请假没来,我这个对接不了”。如果一个团队连个统一的代码风格都没有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你说在结对编程,却不能在他不在时候临时接替一下工作不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