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v 站最近的发帖,可以发现「双向链接」的笔记方法火了。这篇文字,也是我在 Obsidian 软件中敲出来的。但我是来灭火的。
先从「双向链接」这个核心概念开始。
提到双向链接,曾经我头脑中幻想的场景是:维基百科式的关键词(句)链接,每篇文章的某些概念,都可以分别引出另一篇文章来解释它。最初我被这个概念吸引,是注意到它明显的「网状」结构。
我曾“深情地”写下:
现在我有点抓住 Obsidian/RoamResearch 这类知识管理软件的精髓了:它们的“双向链接”,就像 git 的分支一样,是最关键的功能定位——让创建“链接”(或者说“引用”),变得和 git 创建分支一样简单自然。而它们的竞争者,虽然也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svn 也可实现分支,Joplin/Wiki 也可实现链接),但都不能达到“像呼吸一样自然”这种易用程度。看起来是易用和难用的差别,但背后其实是理念侧重点的不同。
有人也这样评价「双向链接」:
最近出现了很多双向链接笔记软件,形成了新的风潮。
它之所以更好,是因为这种方式符合人脑的记忆原理。人的大脑记忆信息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就意味着记忆的本质就是发散的,而不是线性的。
但这不意味着传统的线性叙述方式已经被彻底淘汰,相反它有自己的好处。
人类之间的沟通本质上是线性的,不管是靠最原始的听还是后来才发展出的看,都是如此,像计算机这样的超链接是很晚才出现的。千百年来人类之间沟通的方式都是,将大脑中的网状信息转换成线性,然后通过介质发送到别人的大脑中,然后那个人在进行解码。
区别于其他笔记软件的总分+层次+树状的知识结构,「双向链接」确实能够更方便地提供「链接」+「引用」式的网络结构。
我也曾经设想,有了「双向链接」功能的辅助,自己就可以更容易地发现知识的关联。
这是自己想岔了。
「双向链接」形成的网络结构,与我们通常认为的知识网络,是明显有差别的。仔细观察会发现,「双向链接」提供的这个网络,只是一种「名」与「实」的引用。而真正的知识网络是什么样子呢?
用我们常见的 DIKW 来形容: DIKW: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一个关键的差异是,知识是具有抽象层次的,上面较高的抽象层,依赖于下面的较低抽象层,并与下面较低的抽象层形成网络。
而「双向链接」构建这个网络呢?只是「名」与「实」的网络,说直白点,就是「引用」与「解释」。
设想这样一种情形,你有一个笔记本,记录的是形如「维基百科」里面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就维基百科而言,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已经很充分了。但这些知识是否就是我们希望获得的智慧呢?把这个笔记本给到你,你是否就会满足了呢?如果不满足,那到底还差些什么东西呢?
在知识网络中,一个关键词是「抽象」。从底层到上层的抽象网络。就像多种编程语言,一通百通的感觉。
而这些至关重要的抽象、联系,是需要人主动去构建的。它们不能自发形成。构建真正的知识网络,就只有靠学习、思考。「双向链接」所做的只是把这个关联记录下来,它提供的「有且仅有」这个网络。「双向链接」这种维基式的知识网络,与大脑中的知识网络完全不是一回事。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问一个源头的问题:记笔记有什么作用?
我相信无非如下:
那么「双向链接」到底做到了哪一步呢?我认为是做到了第 2 步的一部分吧。它提供了形成知识体系的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双向链接」,为的是便于形成维基式的链接网络。
那么它有没有提供建立这个链接网络的功能呢?有一些,比如很方便建立「双向链接」,比如提供反向链接。但这些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比如「双向链接」以“相同标题”作为反向链接的提示基础,这就对记笔记有很大的认知负担,因为你要时刻注意,怎样起好标题,不要重复,不要冗余,要与文章的内容匹配等等。
其实,评价「双向链接」到底有没有帮助,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它,会对上述形成链接网络的过程增加多少困难。而加上它,对链接网络的形成有多大帮助。而这个链接网络,对知识后续的检索、后续的抽象思考,有多大助益。对诸如「块引用」「关系图谱」这些功能,也应该这样思考。
就我自己来看,「双向链接」对笔记最终形成比较好的结构,提供了“语法层面的”支持,但对整理和总结笔记的过程,帮助不大。但要知道,记笔记这项工作,大量的精力都是在整理和总结。这个整理和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可惜的是,「双向链接」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提供多少帮助。
个人观点,轻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