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早餐吃红薯想到的一个“用户需求”

2022-08-12 15:48:18 +08:00
 haozxuan001

早上老婆上班比较早,会把冰箱里蒸熟的红薯拿出来放一会,避免吃起来太凉,然后由于我上班晚一个小时,所以今天早上我在吃第一口的时候就感觉,味道怪怪的,像是事物变质的味道,然后就和老婆说了这件事,老婆表示非常的吃惊,感觉就放在外面一个小时,不太可能变质,可我实际吃起来的确有股变质的味道,那种想说明或证明的强烈想法,却没有合适的工具或媒介清楚的描述和验证;

然后脑洞打开,当前我们可以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清楚,通过视频看的清楚,但还缺少一个“味道”的描述或记载方式,特别是 [当前时刻] 味道的记载方式,比如食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会有留存箱保存当天的食物,用于后续验证,但像这块变质的红薯,需要表明他当前是变质的,而不是 8 个小时候后我老婆下班后看到的变质的样子;

在延伸一些,成年人常说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具体的味道可能会有不同的描述词语,但对于味道来讲,更像是一种有损的保存记载方式,那么有没有可能像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把记忆抽取并保存的方式,有一种化学卡片可以将当前的味道保存下来呢,期待科技的进步~

429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奇思妙想
32 条回复
kinXdle
2022-08-12 16:04:23 +08:00
五觉、还差嗅觉、触觉、味觉没有数字化。
但是要还原的时候又是大麻烦
ICB
2022-08-12 16:10:08 +08:00
红薯有的是生的时候就坏了,那个味道熟了也还在,不一定是放坏的。
ladudu
2022-08-12 16:12:46 +08:00
为什么要还原呢?直接电信号接入大脑,有沉浸式体验就好。
greatghoul
2022-08-12 17:05:21 +08:00
link start.
xtreme1
2022-08-12 17:07:54 +08:00
味觉还真得等脑后插管。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器不一样,比如有人爱吃香菜,有人不爱吃
cmdOptionKana
2022-08-12 17:13:25 +08:00
其实如果用人眼看,颜色也是很模糊的。但技术手段测量颜色的成本比较低,“保管”颜色的成本也比较低(比如色卡)。

而测量气味的难度大,非常细微的化学成分差异就能产生不同的气味,保存气味的成本也高。
cmdOptionKana
2022-08-12 17:19:43 +08:00
人类分辨颜色,不需要物理接触,只需要接收光子(光波)。但分辨气味 /味道需要接触(消费)分子。

随便一提,光属于玻色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影响,没有体积。气味 /味道分子属于费米子,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有体积。
Dawnnnnnn
2022-08-12 17:34:12 +08:00
让我想到了<能闻到味道的手机>,期待科技的进步
haozxuan001
2022-08-12 17:34:58 +08:00
@cmdOptionKana 头脑风暴一下哈,可能我说的不一定对,比如图片包含色彩,有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且由三原色红黄蓝组成,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先做有损的味道存储,比如相似度 80%的味道,可以先实现出来一种存储或传输方式,就像传真,在一端输入,另一端接收,这样就可以实现出来传输味觉的方式。至于精确度和成本等可像视频之前的传统压缩到 H.264 压缩的跨度一样,随着时代进步而被开发出来。

另外针对第二句提到的(消费)分子,是否可以借助色卡等相对应的味卡做短暂的保存
Jooooooooo
2022-08-12 17:36:28 +08:00
能解决这问题, 离解决"意识是什么"能进一大步了.

这就和你无法向没见过红色的人描述红色一样.
haozxuan001
2022-08-12 17:41:04 +08:00
@Jooooooooo 嗯,你说的很对,我们不妨发散一下,假如我实现了存储媒介,且能够传输,这样我就可以向没见过红色的人说,这就是红色,就像教小朋友认数字一样,就变成了一个认知构建过程,但相对应的前期如何存储和传输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
CaptainD
2022-08-12 17:41:45 +08:00
@kinXdle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据说某某产品可以通过电信号模拟接吻的感觉,实际上也是模拟了触觉,这块应该还是有人在做的
haozxuan001
2022-08-12 17:44:44 +08:00
@xtreme1 😄,其实可以尝试分开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明确定义香菜的味道,然后感性的喜欢或不喜欢是每个人的选择,就像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黄色,但不可否认大部分人是认同红色就是红色,黄色就是黄色,当然我想即使插管后同样的也需要一个味觉采集器才可以吧,😄
Jooooooooo
2022-08-12 17:47:08 +08:00
@haozxuan001 这么干问题其实又回到了原点, 根源在于你无法"真正"知道其它人感知中的红色是什么样的.

你想保存的其实是输入, 而人的感知作为输出在我看来没有解决"意识"问题之前是无法做到的

输入其实和人感知就没啥关系, 比如标准的红色就是波长固定的电磁波而已, 没啥特殊的. 你想保存的红薯无非就是一些化学物质构成, 也不特殊.
magic3584
2022-08-12 17:53:24 +08:00
歪个楼,我是早上新蒸的红薯,切成 2cm 左右大概 20 分钟就好,别人吃之前可以放在蒸锅里保温。
joesonw
2022-08-12 17:59:02 +08:00
其实需要某种记录仪能分析所提供的气体中的化学分子式及对应比例。然后需要某种“播放”装置,能按照存储的记录制造 /合成该配方。

记录的仪器应该有了。现在难得是播放的装置,如果按照“低清”的概念,可以把常见的食物味道中的占比大的元素给统计一下,然后每个分别存储,按需释放,就差不多说楼主的意思了?
haozxuan001
2022-08-12 17:59:37 +08:00
@magic3584 😄,我是说眼睛酸不酸的事儿吗(开个玩笑),上海最近这早上八点就 32 度的天气,我以后还是尽量吃多少做多少,我觉得 1 个小时都够发酵了😄
liyvhg
2022-08-12 18:00:47 +08:00
刚用牙膏刷完牙去吃东西,很多也会有一股怪味
haozxuan001
2022-08-12 18:04:17 +08:00
@joesonw 嗯嗯,其实这个角度也是很不错的,假如我可以采集到当前时刻的食物信息(味道、成分之类)的,可能食堂就不需要每天都在食品留存柜里做留存了,后续假如需要确认查询,就可以拿着这份数据做回溯;当然只要采集到以后通过数字化或模拟化就可以进行传输,至于还原的过程也是一个可发散的过程
haozxuan001
2022-08-12 18:07:28 +08:00
@liyvhg 😄,很不错的思路,我是刷完牙,喝了一口凉白开水,然后吃了一个小番茄(圣女果),然后再吃了一口红薯,难道小番茄+红薯能产生大枣+香蕉的神奇效果,大家有机会可以实验一下,哈哈哈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7245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