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我的七年,还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吗?

2022-10-01 16:56:32 +08:00
 fanfanli2022

文章写的有点长了,可能是心里有太多话想说,如果你闲来无事,不妨看一下:)

因为最近自己的抑郁情况可能变严重了,觉得有些无助,不知道能求助谁,于是有了在 V 站发个帖子的想法。觉得无论怎么样,人还是要暂且理智,认真地分析自己的问题,然后看看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可以走的路————真的没有就再说,对吧?总要试一试的。

我想先和大家谈谈我最近几年的生命历程( 15 年-22 年)。

15 年 6 月 - 16 年 9 月

我是出生在国内的人口第一大县,中考是在 15 年,当时应该是八百一十分的满分,我考了七百五十几分,县排名大概是二十几名?记不太清了,总之这个成绩当时是可以去市一中念书的。但我父母都是农村人,家里的亲戚朋友也少有远见,最后还是为了几千块钱的奖金以及所谓贫困县的高考优惠政策、回家方便啦之类的原因,留在了县一中念书。

高一的时候,我成绩保持得还可以,在班级里排名十几名左右————不过我非常不喜欢那种学习方式,周围人完全没有对知识的那种纯粹的热爱,或者说兴趣,都变成了分数机器,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的人形机器。我感到非常压抑,感到没有自我,同时又充满困惑,完全找不到方向。那两年,也正是知乎非常流行的时候,我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帖子,非常多,可以说是信息爆炸的冲击,也可以说是眼界开阔的冲击,你会产生很多复杂又矛盾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是无从诉说、无从排解的。虽然我当时算是在最好的班级里,但毕竟是落后的县城高中,大家大多都是农村出身,老老实实地学习,几乎没有人会像我这样想得那么多。慢慢地,我开始感到格格不入。我有时难以理解,为何大家除了分数,都毫无追求。

16 年 9 月 - 16 年底

到了高二上学期,由于长时间的自省、自我怀疑,对周围的困惑与怀疑,以及自卑,一种混乱的情绪开始袭来,而我无法很好地处理,又没有人可以求助。周围人总是在给你渲染一种你考不上一些名校,你的人生就完蛋了的气氛。我开始排斥学习,加上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处理情绪问题,当时只能考到五百七八十分左右了,这对当时那个幼稚无知的我,是比较致命的——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世界的广阔与父母的狭隘无知,前途的渺茫与老师的按部就班,周围人好像都在老老实实地往前走,而我开始怀疑起人生的价值所在。

高二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是,因为机缘巧合搜东西,了解到了深圳的红岭中学,当点进他们学校的官网,当去了解这个学校的一些东西,甚至说在 Instagram 上关注到他们学校学生的一些生活,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冲击,原来我的高中生活是这么土里土气、可笑滑稽。

17 年初 - 17 年 9 月

到下学期的时候,我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经常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边骑车一边痛哭流涕,快到学校的时候,再表现成所谓正常的样子。记得那一个月,我坐在教室里听课,感觉自己好像行尸走肉,已经感受不到周围其他人或东西的存在。单纯是抑郁还好,当时我已经有了严重的强迫症状,就是开始无法正常阅读任何文本,必须要把一句话拆成一个个词、一个个字,然后反反复复读好几遍,才能大概理解要表达的意思,但这个意思也已经披上了一层抽象的薄纱,是朦胧的了。这段严重强迫症状的经历,甚至到现在还在影响我,尤其体现在表达方面,从那之后,我好像已经很难流畅地表达自我了,总感觉有一种抽象的东西在阻碍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咬文嚼字,感到语言的模糊不明。

没有办法,我觉得念书实在难以为继,前途又渺茫,在自杀未遂后被父母带去了医院,确诊双向情感障碍。在医院住了半年多,一天三次药,每天打完点滴就去周围公园散散步。可能是离开了那种令人压抑的环境,又看到了原来和自己处境一样、所思所想类似的人也不少,我的情况慢慢好转,于是我又继续回到学校念书。

17 年 9 月 - 18 年 9 月

因为长期吃药,我感觉自己的专注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下降了很多,药物激素影响,当时也胖了很多,心里更加自卑。正常休学应该是一年,但我当时住院半年多后,还是心里挂念,忧虑自己会落后太多。由于感觉正常学习应该没问题了,于是 17 年 9 月,我就回到学校了,插到一个新班级,继续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念。

嗯,坚持了一年。可能是心里的一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过,当你重新回到那个环境里的时候,那些困扰自己的东西又开始浮现在心中脑中,又开始刺激自己。那种熟悉的痛苦又回来了。

18 年 9 月 - 19 年 6 月

高二和高三交接的暑假期间,我的情况又开始严重起来。主要的表现还是无法融入人群,在班级里感到压抑和不自在。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感到自己的存在,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断追问自己价值,追问自己意义。可我找不到答案,他们给出的答案——考上一个好大学,我也很难有心力去做好了。

18 年 9 月开学,由于我已经无法正常去学校上课,我开始在家自学。一个人的环境,没有让情况更好,而是恶化,越是一个人呆着,你越是会去追问自己一些更严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你却不能想清楚,只会让你更混乱。

19 年 4 月,在医院里住院的时候,我决定了放弃高考。当时我参加高三的模拟考试时,只能考四百二三十分,我不知道这样的分数有什么价值,因为无论怎样,我都已经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理想了。

19 年 6 月 - 20 年底

19 年,我在家调整自己的情绪问题,一直到 8 月份,然后我开始出去找工作,很难,非常难。即使你念了这么多年书,你还是什么都不会。有时你会想,这个社会怎么这么畸形,念了这么多年书只要没有上过大学,其实你和没念过书是差不多的。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我已经放弃了所有的追求,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情绪稳定地活着。是的,如果经历过那种很严重的抑郁的时刻,你会觉得只要你情绪还是平静稳定的,那就是令人满足的幸福。几番波折,很痛苦,后来还算走运,终于找到一份乐高机构的助教的工作,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介于是小地方小机构,没有那么大的关系。那一年多我看了几百部电影,又加上和小孩子接触很多,遥远的虚构世界和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关系,让我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可是我不太喜欢那种生活,我总觉得很狭隘,很局限,很没有希望。我知道我是对念书仍然有遗憾,仍然感兴趣的。

21 年初 - 21 年 9 月

当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参加高考。但两次抑郁的经历,我已经对高考产生了恐惧,我害怕自己做不到那么努力,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或者即使做到了那么努力仍然达不成目标,那可能对我来说是更致命的否认。于是 20 年底的时候,我通过报名高考,准备次年参加省内的分类招生(提前考试,但只能念户籍省内的专科,是的,我痛恨户籍制度),我想,有个书念就行了,考个专科应该压力不会那么大。至少在当时的处境下,能暂时解决问题。20 年底辞职,我从 2 月复习到 3 月底,4 月初考试,只考语数外,300 分我考了 292 分,我当时很知足,可以选到感兴趣的计科方面的专业。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或许通过再上几年学,我能把自己慢慢修好,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健全人”,能拥有朋友,能有时间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21.9 - 2022.9

从去年 9 月份入学到今天( 2022 年 10 月 1 日),一整年又过去了。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一年来的失望甚至绝望。比较认真地学习,去年一学年的学业成绩是 93.9 (百分制),比第二名高了 2.5 分,但是你知道大专院校所谓的考试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这个成绩有什么价值。

然后因为学校组织蓝桥杯(我知道大家都很看不上),才第一次知道 NOIP ,知道 ACM 。学校虽然组织,但也算完全没有指导,在专科,也根本不会有所谓有经验的学长学姐。然后你开始自己摸索,开始知道陈越的数据结构,知道 CS61B ,甚至你发现这些所谓名校的课程,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反而会让你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满足。然后你知道 csdiy.wiki ,你开始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知道国外大学正经的 CS 课程是怎么回事。但当你知道你要往前走的时候,你突然回头看周围的现实世界,看周围的老师,看周围的同学,看过去的自己,你会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荒谬。

这种专业课程上的荒谬,开始蔓延到人文学科上来。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开始回想自己从小到大上过的语文课,历史课(别说世界历史,我从小到大受过的教育真的能让我知道中国历史是怎么回事吗?),政治课(这个更可笑了),地理课(因为考核轻不怎么学过),美术课(初高中几乎没有),音乐课(初高中几乎没有)。我有时候只是在想,我想受到好的教育,却发现是如此之难。最强烈的感觉可能还是无助吧。有时候会突然惊愕,这么多年以来,原来没有人和你谈生谈死,谈爱谈性,然后就稀里糊涂地走到了今天。即便你有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心,现实的摧毁力度却是如此之强。即使你充满求知,但是因为出身然后一些挫折,你就再没机会去领略一些东西,再没。

如果不是 19 年看了大量的电影,可能我就不知道谁是奉俊昊,谁是是枝裕和,谁是斯皮尔伯格,我不知道杨德昌,不知道侯孝贤,不知道台湾香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小到大的教育,没有人告诉你这些。如果不是刷豆瓣,我可能不会看到加缪、纪德、黑塞、里尔克这些作家的书,不会看到冯至那句“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如果不是看过台大欧丽娟、刘少雄讲红楼梦、东坡词的公开课,我可能永远也没机会知道正经的人文通识课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机缘巧合看《十三邀》、《一千零一夜》、《局部》这些东西,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太多太多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了。但从小到大没有一个老师,没有一个朋友,去告诉你有这个人,有这回事。

如果我没有好奇心进取心,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敢想。

但当你知道了这些东西,却会感到更加的荒谬和格格不入,这本身就更加不可理喻了,你在变好,却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其实我不知道我能否表达出这种荒谬的感觉。当你通过网络,知道了一些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好的东西,身边却完全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你讨论,也没有一个人对此感兴趣,只是因为你出身在农村,只是因为你在读大专,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要受到好的美学教育,智识教育。

一年来,我还是没有交到朋友,还是无法在周围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以为我能把自己修好,却没想到选择继续念书这一步却让我感受到了更强的荒谬,我越来越难以理解父母,理解周围的同学。

现在国内专升本的机制,只能省内考省内,好一点的大学不提供专升本入口,又多是联合培养(本科学历证明但是在专科学校念书),即使你成绩很好,也没什么好的选择。我觉得我未来几年开始变得没有希望。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不好,专升本和现在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转变,想逃离这个环境,只能继续念书,要继续念书,就逃离不了这个环境。

除非继续考研,或许可以换个省份,但又说,考研的歧视问题。想努力当个正常人,但是这个环境却让你越来越不正常。疫情封校、宿舍生活让你没有自我空间,随便的课程让你付出时间却一无所获,洗澡时人多的那种窒息的氛围,俨然上个世纪的宿舍环境。不禁感叹,人真的一步错了,所有事情都开始困难起来。

偶尔想,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吗?或许能出国算是一条路吧,听起来还可以,但是好遥远。只靠自己,碰不到良师益友的话,真的有机会吗?即便有机会,事情真的会变好吗?我是怀疑的。

最后

其实打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或许只是想倾诉,但不知道这些话应该向谁倾诉吧,爸妈不会懂,同学不会懂,老师或许懂但也不感兴趣。我从网络中受益,也只能倾诉给网络,幻想能有人可以给我些忠告。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感受是否是接近真实的,会不会有人和我有共鸣,还是说因为我抑郁过,想法确实和正常人有所不同。不管怎么讲,我觉得我还是要勇敢一点,把我的不堪勇敢地写出来,即使被别人嘲笑或者看不起,但我已经在尽力挣扎,尽力诚实了不是吗?

我以前很害怕别人觉得自己的眼界太低,所以一直努力拓宽眼界,但现在好像拓宽了一点点之后,又陷入到另一种更深的绝望与无助中来。是否说,生活就是如此呢?

989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92 条回复
niantoudeyisi
2022-10-02 04:16:20 +08:00
你已经很厉害了。 比我厉害多了
mailshuxin
2022-10-02 04:56:57 +08:00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高中,被迫选了中专,96 年考了统招中专,统招全县没几个人。
2000 年毕业,也不分配工作,自己找工作,换国企,进编制,然后辞职去上海闯荡,改行,创业,成家立业,一步步走出来。
我不是说个人能力问题,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跟随时代的步伐,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哪怕送快递、也有其快乐。
楼主的文章我都没读完,读不下去。全篇都是怨天尤人。
怪父母没让去重点高中,怪学习环境不好,身边的事与人,全都和你不合,全都是别人的或者环境的问题,而你一直在努力,但奈何上天不公。
我认为楼主,最需要的不是去上学,是去看心理医生,抑郁症啊。
不要再活在自我中了,这样下去,楼主就废了,马上面临成家就业,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只考虑自己,推卸责任,你父母也会绝望的。
FourAndHalf
2022-10-02 05:30:52 +08:00
13 楼正解
whileFalse
2022-10-02 07:06:58 +08:00
所以是刷知乎刷抑郁了?
testiti
2022-10-02 07:28:05 +08:00
作为马上四十的人,我还羡慕你这么年轻呢,加油吧。
0o0O0o0O0o
2022-10-02 08:09:31 +08:00
你已经很厉害了,你这个年纪能这样总结和倾诉,已经超越很多同龄人。
755rQlBW742S6Fcc
2022-10-02 09:46:52 +08:00
活在当下很重要
我曾经有个同事 天津大学毕业的 高考考了 660 多分 跟我一起工作 工资 3000 2015 年 生活很节俭 自己做饭 我看了他半年 番茄炒蛋 土豆丝 后来我转行跑路了 他一直在公司做到倒闭 工资应该也没啥提升 我跑路之后 过了 1 年多 工资过万了 只能说 选择很重要 人生历史长河 高考考个好成绩 只能说是小波峰
755rQlBW742S6Fcc
2022-10-02 09:49:56 +08:00
随着时间的推移 好牌打的稀巴烂的 比比皆是 比如 大清的版图 上海 香港的金融地位 等等
人生最终是个归零游戏
beholder
2022-10-02 10:03:20 +08:00
楼主有勇气在互联网里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佩服
fanfanli2022
2022-10-02 10:40:47 +08:00
@maninfog 好的,我会找来看看的,谢谢你。
fanfanli2022
2022-10-02 10:47:01 +08:00
@dongisking 我感觉,还是经过了一些曲折的摸索,找到了一种比较能接受的生活状态?我现在的阶段,可能就还处在这个怀疑、暧昧不明的摸索阶段。我现在有点难以随波逐流,可能是觉得自己还是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既然一种情绪、一种想法冒了出来,我想,还是要努力找到方法去处理,不然它其实很难凭空消失。可能以后对抗、然后失败的次数多了,我的心态也会渐渐地变得平和起来?即所谓的“走出来”吧。
Senorsen
2022-10-02 10:51:48 +08:00
楼主加油,可以感觉到楼主能力、学“力”实际都很强,也是令人仰慕的大佬,希望可以放飞自我,自己开心就好,哈哈

另:列举的 cswiki 等网站都很好,收藏了 hhh
fanfanli2022
2022-10-02 10:57:55 +08:00
@Macolor21 我现在的阶段,可能是发现自己越努力向上,我离身边的人就越遥远,我们越来越难互相理解彼此(同学、父母),这是一个奇怪的处境。越努力越把自己变得格格不入,所以产生了很深的自我怀疑。我现在也没什么遗憾埋怨吧,我觉得即使读书顺遂,眼界见识上的冲击,不在高中阶段也会在大学阶段迸发出来,我总要面对的。埋怨遗憾也解决不了问题,只想调正自己现在的航向,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fanfanli2022
2022-10-02 10:59:02 +08:00
@geipen 可能都是在网络上经历了面向自己的“启蒙运动”。
xx19941215
2022-10-02 11:05:25 +08:00
我和博主很类似啊,我也是在河南上学的,父母是外地的,在小学 2 年级的时候把我从湖北老家带到了河南,刚去的时候语言不通,性格可能从那个时候就改变了,胆小,脆弱。我成绩在高中之前和博主也是一样,因为刻苦,还算不错,但是因为一件小事,被班主任叫了家长去学校,这对当时的我简直是很丢脸的事情,可能从那个时候也患上了强迫症。但是中考也是走了狗屎运吧,考了全市 20 多,进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但是高中 3 年,每天都无法读进去文字,就像博主描述的那样,我很理解博主,最后高考答题也是反应迟钝,读题要强迫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看几次,普通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感觉 的,你讲出来别人也会说无病呻吟。强迫症的这个病在我那个班级还有另外一个同学也有,这个同学自己在班会上说的,他有强迫症,不然我不知道我这个情况原来是得病了,但是他自己治疗好了,后来考上了中科大。还有一个同学也是下面的县级市来的,成绩一开始也不错,但是高三最后的时间也的了抑郁症,最后上了个二本但是好像退学了。后来我复读了一年,勉强上了个二本。所以我是那个班里面最奇葩的,班里面 3 个清华北大,985 211 不计其数。

现在我也是时常在想,如果当初我是一个正常人,也许我也会上一个很好的学校,遇到不一样的人。毕业 17 年到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其实学历只是一个很小的因子,你的性格,家庭,这些方面会时时刻刻影响着你。
fanfanli2022
2022-10-02 11:07:13 +08:00
@babyzhang hhh ,很多事情真的很难说怎么样会更好。大学时才接触网络,可能好处是由于高中按部就班的学习,能上个不错的大学?但是由于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也会导致同样难以面对一些冲击,需要花不少时间来接受世界的真实与生活的真相,可能大学的时候也会荒废掉四年对吧。"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AIDIQuartz
2022-10-02 11:18:07 +08:00
佩服 op 这么有逻辑 偏理性的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 我感觉 op 到了一种"哲学式"思考的阶段了 开始反思
自身阶级 教育体制 社会运转 心理文化 人文修养 孤独与幸福等等一系列重要的人生课题
虽说可能有些好为人师 不过 op 最好还是精神与物质一起抓 实现经济独立为首位 思考兼修
至少到了一种"花钱不用看余额"的地步 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如自己所意
HugoChao
2022-10-02 11:18:13 +08:00
我觉得你经历里唯一的灾难就是确诊了双向情感障碍,不过最后也治好了,可喜可贺。
现在好好读书就是了,还喜欢 CS ,还有点经济支撑的话,转本 考 CS 硕,或不转 考 CS 本都可以
我不觉得无路可走
HugoChao
2022-10-02 11:22:07 +08:00
顺带一提国内支持确诊成人 ADHD 的医院是个位数,并且如果你小时候成绩很不错专注度也很好的话会卡在家庭访谈这一关,另外专注达这个药副作用非常大,不适合长期吃
十年 ADHD 心得
getadoggie
2022-10-02 11:31:46 +08:00
很感叹你在黑暗的时候,也能读到那么多光辉的书籍和知识。
出国留学或许比较适合你,那里有更正统、更人性化的教育,周围的人也会不一样很多,想必会比你当下的学习环境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改变是需要勇气的,找到自己的那条愿意向前的方向,用它来一步步快乐的迈进,而不是苦行僧(我做不到苦行僧式的生活和学习)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842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