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我的七年,还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吗?

2022-10-01 16:56:32 +08:00
 fanfanli2022

文章写的有点长了,可能是心里有太多话想说,如果你闲来无事,不妨看一下:)

因为最近自己的抑郁情况可能变严重了,觉得有些无助,不知道能求助谁,于是有了在 V 站发个帖子的想法。觉得无论怎么样,人还是要暂且理智,认真地分析自己的问题,然后看看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可以走的路————真的没有就再说,对吧?总要试一试的。

我想先和大家谈谈我最近几年的生命历程( 15 年-22 年)。

15 年 6 月 - 16 年 9 月

我是出生在国内的人口第一大县,中考是在 15 年,当时应该是八百一十分的满分,我考了七百五十几分,县排名大概是二十几名?记不太清了,总之这个成绩当时是可以去市一中念书的。但我父母都是农村人,家里的亲戚朋友也少有远见,最后还是为了几千块钱的奖金以及所谓贫困县的高考优惠政策、回家方便啦之类的原因,留在了县一中念书。

高一的时候,我成绩保持得还可以,在班级里排名十几名左右————不过我非常不喜欢那种学习方式,周围人完全没有对知识的那种纯粹的热爱,或者说兴趣,都变成了分数机器,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的人形机器。我感到非常压抑,感到没有自我,同时又充满困惑,完全找不到方向。那两年,也正是知乎非常流行的时候,我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帖子,非常多,可以说是信息爆炸的冲击,也可以说是眼界开阔的冲击,你会产生很多复杂又矛盾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是无从诉说、无从排解的。虽然我当时算是在最好的班级里,但毕竟是落后的县城高中,大家大多都是农村出身,老老实实地学习,几乎没有人会像我这样想得那么多。慢慢地,我开始感到格格不入。我有时难以理解,为何大家除了分数,都毫无追求。

16 年 9 月 - 16 年底

到了高二上学期,由于长时间的自省、自我怀疑,对周围的困惑与怀疑,以及自卑,一种混乱的情绪开始袭来,而我无法很好地处理,又没有人可以求助。周围人总是在给你渲染一种你考不上一些名校,你的人生就完蛋了的气氛。我开始排斥学习,加上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处理情绪问题,当时只能考到五百七八十分左右了,这对当时那个幼稚无知的我,是比较致命的——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世界的广阔与父母的狭隘无知,前途的渺茫与老师的按部就班,周围人好像都在老老实实地往前走,而我开始怀疑起人生的价值所在。

高二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是,因为机缘巧合搜东西,了解到了深圳的红岭中学,当点进他们学校的官网,当去了解这个学校的一些东西,甚至说在 Instagram 上关注到他们学校学生的一些生活,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冲击,原来我的高中生活是这么土里土气、可笑滑稽。

17 年初 - 17 年 9 月

到下学期的时候,我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经常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边骑车一边痛哭流涕,快到学校的时候,再表现成所谓正常的样子。记得那一个月,我坐在教室里听课,感觉自己好像行尸走肉,已经感受不到周围其他人或东西的存在。单纯是抑郁还好,当时我已经有了严重的强迫症状,就是开始无法正常阅读任何文本,必须要把一句话拆成一个个词、一个个字,然后反反复复读好几遍,才能大概理解要表达的意思,但这个意思也已经披上了一层抽象的薄纱,是朦胧的了。这段严重强迫症状的经历,甚至到现在还在影响我,尤其体现在表达方面,从那之后,我好像已经很难流畅地表达自我了,总感觉有一种抽象的东西在阻碍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咬文嚼字,感到语言的模糊不明。

没有办法,我觉得念书实在难以为继,前途又渺茫,在自杀未遂后被父母带去了医院,确诊双向情感障碍。在医院住了半年多,一天三次药,每天打完点滴就去周围公园散散步。可能是离开了那种令人压抑的环境,又看到了原来和自己处境一样、所思所想类似的人也不少,我的情况慢慢好转,于是我又继续回到学校念书。

17 年 9 月 - 18 年 9 月

因为长期吃药,我感觉自己的专注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下降了很多,药物激素影响,当时也胖了很多,心里更加自卑。正常休学应该是一年,但我当时住院半年多后,还是心里挂念,忧虑自己会落后太多。由于感觉正常学习应该没问题了,于是 17 年 9 月,我就回到学校了,插到一个新班级,继续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念。

嗯,坚持了一年。可能是心里的一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过,当你重新回到那个环境里的时候,那些困扰自己的东西又开始浮现在心中脑中,又开始刺激自己。那种熟悉的痛苦又回来了。

18 年 9 月 - 19 年 6 月

高二和高三交接的暑假期间,我的情况又开始严重起来。主要的表现还是无法融入人群,在班级里感到压抑和不自在。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感到自己的存在,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断追问自己价值,追问自己意义。可我找不到答案,他们给出的答案——考上一个好大学,我也很难有心力去做好了。

18 年 9 月开学,由于我已经无法正常去学校上课,我开始在家自学。一个人的环境,没有让情况更好,而是恶化,越是一个人呆着,你越是会去追问自己一些更严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你却不能想清楚,只会让你更混乱。

19 年 4 月,在医院里住院的时候,我决定了放弃高考。当时我参加高三的模拟考试时,只能考四百二三十分,我不知道这样的分数有什么价值,因为无论怎样,我都已经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理想了。

19 年 6 月 - 20 年底

19 年,我在家调整自己的情绪问题,一直到 8 月份,然后我开始出去找工作,很难,非常难。即使你念了这么多年书,你还是什么都不会。有时你会想,这个社会怎么这么畸形,念了这么多年书只要没有上过大学,其实你和没念过书是差不多的。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我已经放弃了所有的追求,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情绪稳定地活着。是的,如果经历过那种很严重的抑郁的时刻,你会觉得只要你情绪还是平静稳定的,那就是令人满足的幸福。几番波折,很痛苦,后来还算走运,终于找到一份乐高机构的助教的工作,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介于是小地方小机构,没有那么大的关系。那一年多我看了几百部电影,又加上和小孩子接触很多,遥远的虚构世界和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关系,让我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可是我不太喜欢那种生活,我总觉得很狭隘,很局限,很没有希望。我知道我是对念书仍然有遗憾,仍然感兴趣的。

21 年初 - 21 年 9 月

当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参加高考。但两次抑郁的经历,我已经对高考产生了恐惧,我害怕自己做不到那么努力,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或者即使做到了那么努力仍然达不成目标,那可能对我来说是更致命的否认。于是 20 年底的时候,我通过报名高考,准备次年参加省内的分类招生(提前考试,但只能念户籍省内的专科,是的,我痛恨户籍制度),我想,有个书念就行了,考个专科应该压力不会那么大。至少在当时的处境下,能暂时解决问题。20 年底辞职,我从 2 月复习到 3 月底,4 月初考试,只考语数外,300 分我考了 292 分,我当时很知足,可以选到感兴趣的计科方面的专业。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或许通过再上几年学,我能把自己慢慢修好,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健全人”,能拥有朋友,能有时间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21.9 - 2022.9

从去年 9 月份入学到今天( 2022 年 10 月 1 日),一整年又过去了。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一年来的失望甚至绝望。比较认真地学习,去年一学年的学业成绩是 93.9 (百分制),比第二名高了 2.5 分,但是你知道大专院校所谓的考试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这个成绩有什么价值。

然后因为学校组织蓝桥杯(我知道大家都很看不上),才第一次知道 NOIP ,知道 ACM 。学校虽然组织,但也算完全没有指导,在专科,也根本不会有所谓有经验的学长学姐。然后你开始自己摸索,开始知道陈越的数据结构,知道 CS61B ,甚至你发现这些所谓名校的课程,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反而会让你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满足。然后你知道 csdiy.wiki ,你开始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知道国外大学正经的 CS 课程是怎么回事。但当你知道你要往前走的时候,你突然回头看周围的现实世界,看周围的老师,看周围的同学,看过去的自己,你会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荒谬。

这种专业课程上的荒谬,开始蔓延到人文学科上来。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开始回想自己从小到大上过的语文课,历史课(别说世界历史,我从小到大受过的教育真的能让我知道中国历史是怎么回事吗?),政治课(这个更可笑了),地理课(因为考核轻不怎么学过),美术课(初高中几乎没有),音乐课(初高中几乎没有)。我有时候只是在想,我想受到好的教育,却发现是如此之难。最强烈的感觉可能还是无助吧。有时候会突然惊愕,这么多年以来,原来没有人和你谈生谈死,谈爱谈性,然后就稀里糊涂地走到了今天。即便你有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心,现实的摧毁力度却是如此之强。即使你充满求知,但是因为出身然后一些挫折,你就再没机会去领略一些东西,再没。

如果不是 19 年看了大量的电影,可能我就不知道谁是奉俊昊,谁是是枝裕和,谁是斯皮尔伯格,我不知道杨德昌,不知道侯孝贤,不知道台湾香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小到大的教育,没有人告诉你这些。如果不是刷豆瓣,我可能不会看到加缪、纪德、黑塞、里尔克这些作家的书,不会看到冯至那句“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如果不是看过台大欧丽娟、刘少雄讲红楼梦、东坡词的公开课,我可能永远也没机会知道正经的人文通识课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机缘巧合看《十三邀》、《一千零一夜》、《局部》这些东西,我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太多太多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了。但从小到大没有一个老师,没有一个朋友,去告诉你有这个人,有这回事。

如果我没有好奇心进取心,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敢想。

但当你知道了这些东西,却会感到更加的荒谬和格格不入,这本身就更加不可理喻了,你在变好,却开始变得不正常了。

其实我不知道我能否表达出这种荒谬的感觉。当你通过网络,知道了一些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好的东西,身边却完全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你讨论,也没有一个人对此感兴趣,只是因为你出身在农村,只是因为你在读大专,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要受到好的美学教育,智识教育。

一年来,我还是没有交到朋友,还是无法在周围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以为我能把自己修好,却没想到选择继续念书这一步却让我感受到了更强的荒谬,我越来越难以理解父母,理解周围的同学。

现在国内专升本的机制,只能省内考省内,好一点的大学不提供专升本入口,又多是联合培养(本科学历证明但是在专科学校念书),即使你成绩很好,也没什么好的选择。我觉得我未来几年开始变得没有希望。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不好,专升本和现在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转变,想逃离这个环境,只能继续念书,要继续念书,就逃离不了这个环境。

除非继续考研,或许可以换个省份,但又说,考研的歧视问题。想努力当个正常人,但是这个环境却让你越来越不正常。疫情封校、宿舍生活让你没有自我空间,随便的课程让你付出时间却一无所获,洗澡时人多的那种窒息的氛围,俨然上个世纪的宿舍环境。不禁感叹,人真的一步错了,所有事情都开始困难起来。

偶尔想,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吗?或许能出国算是一条路吧,听起来还可以,但是好遥远。只靠自己,碰不到良师益友的话,真的有机会吗?即便有机会,事情真的会变好吗?我是怀疑的。

最后

其实打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或许只是想倾诉,但不知道这些话应该向谁倾诉吧,爸妈不会懂,同学不会懂,老师或许懂但也不感兴趣。我从网络中受益,也只能倾诉给网络,幻想能有人可以给我些忠告。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感受是否是接近真实的,会不会有人和我有共鸣,还是说因为我抑郁过,想法确实和正常人有所不同。不管怎么讲,我觉得我还是要勇敢一点,把我的不堪勇敢地写出来,即使被别人嘲笑或者看不起,但我已经在尽力挣扎,尽力诚实了不是吗?

我以前很害怕别人觉得自己的眼界太低,所以一直努力拓宽眼界,但现在好像拓宽了一点点之后,又陷入到另一种更深的绝望与无助中来。是否说,生活就是如此呢?

989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92 条回复
lv2016
2022-10-01 23:23:04 +08:00
感觉我和 op 很像,不过我是去了市一中的那个。我们那个班几乎都是下面县市来的,个人感觉去了市一中那个 if 线里面好处在于你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而坏处则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从全县前几到班上倒数的跌落的。我一直到高二才好了一些。个人觉得学的最有用的东西就是对自己的正确认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从那以后,尽管对自己还是会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面对失败更加坦然了。我感觉你可能需要确立一个简单的目标,不一定一步到位,然后尝试去实现。还是比较建议考个本科的,毕竟以后可以选择的范围会大一点。
fanfanli2022
2022-10-01 23:25:09 +08:00
@zhhmax 可能像我在 99 楼说到的,一个人好几年没建立过什么友谊,就比较容易自我怀疑吧?就是说,一个人独自前行了好几年,就会比较盼望有一个能和自己多聊几句的人。
Williamongh
2022-10-01 23:27:52 +08:00
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fanfanli2022
2022-10-01 23:30:55 +08:00
@lv2016 好的,谢谢你的回复。我现在问题的核心,可能在于和现实环境的格格不入吧,发这篇帖子,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关于目标,近一点的就是升本继续念书啦,学一些什么东西,确实会让人感到满足,谢谢,我会努力的。
maninfog
2022-10-01 23:35:41 +08:00
推荐一本书吧:《你当想鸟飞向你的山》
maninfog
2022-10-01 23:36:29 +08:00
typo 了,应该是《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dongisking
2022-10-01 23:57:27 +08:00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和相同的想法,不过所幸的是我没有陷入这个漩涡,我选择了随波逐流。不同的是这种想法和感觉并没有从我脑子里根除,我依然对这个世界和目前自己的处境感到不甘却无法改变。很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消灭这种兴趣,单我已经学会和它和解、和平共处。所以这些年来我是怎么做的呢?多运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乐此不疲吗,花了很多钱在别人看来没有用的东西上,我也不会再在意谁的看法,自己过的开心,你不仅可以从这种情绪里面走出来,还能传递所谓的“正能量”。
不知道我说的这些你能否从里面得到一丝想法和方向?
Macolor21
2022-10-01 23:58:45 +08:00
我和你差不多吧,我更早是在初中就接触到了这些,导致我成绩一直不高不低,因为接收的家庭教育好一点(家里给买了很多书,自己又爱看)所以中考去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然后再高中堕落了,贫富差距太大,打击太大,加上落后的县城,同学的父母都是“富一代”,所以高中的攀比很严重,我也堕落其中,抱怨命运不公。

后面大学没考好,选专业坚持了自己的选择选了计算机,而不是建筑。(我们都是靠建筑发家的)

在大学迷迷茫茫,但也算找到了自我,那就是编程的乐趣,后面毕业去了一个广州的 SAAS 公司,现在想起来挺恨的,因为开的 offer 钱太少,导致毕业之后的生活苦不堪言,甚至不如在校生活。(兼职加上生活费)

但所幸的是,现在在一家公司负责基础架构的,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现在我挺后悔以前的自己总是胡思乱想,没有好好当个做题家。国外也有阶级存在,但是中国的阶级可以通过高考逆天改命(一部分),与其羡慕他人,不如自己比他人更努力,超过他人也超越自己。

我现在不会再回头埋怨过去的自己,朝着现在的目标前进,生活会慢慢更好。
geipen
2022-10-02 00:04:42 +08:00
奉俊昊,是枝裕和,斯皮尔伯格,杨德昌,侯孝贤,加缪、黑塞、里尔克、欧丽娟、《十三邀》、《一千零一夜》、《局部》全中。
ppxppx
2022-10-02 00:20:18 +08:00
@fanfanli2022 以前我也这样,其实我觉得高中时候我和你还挺像的。独自一人求学,经常孤独、无助,这种时候有人陪陪还是很重要的。做人勇敢点吧,别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aulayli
2022-10-02 00:33:20 +08:00
@fanfanli2022 #28 忍受其实很难,人的欲望有很多,大家都是平庸的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对未来有苍白且无力的感觉。有时候想太多不是什么好事,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少说多做,人不是为功利而活,迷茫焦虑的时候可以尝试运动健身,让自己动起来,我觉得有个好的体魄也是人生最大的开心。
每个人的认知层面都不相同,周遭的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自己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自己思想独立,不要牵扯其他人,就比如你觉得高中时别人除了分数毫无追求,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追求,不能因为别人与自己的追求没有共同点就排斥,不要嫉羡别人也不要轻视别人,尊重他人,做好自己。
至于交朋友,不要苛求什么志同道合,脾气对,有情义即可为友,不一定非要有相投的兴趣爱好,人与人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价值交换,有情义的朋友,别的方面能相互帮助就是好朋友。
先活在当下,再步步向前。你不想被推着走,可这个社会我们没有多少选择,很多时候被推着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选择已经比父母他们多了,有时候换位思考一下,父辈们的人生比我们更加无奈。活在当下不是摆烂躺平,顺其自然,活在当下是不去懊悔过去,不去担忧未来,先办好眼前的事,再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加油,不要太逼自己也不要气馁,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就连那些你觉得以前那些无用的教育,其实潜移默化中对自己都是有影响的。还有学习,老师只是抛砖引玉,特别在大学里更不要寄托希望于学校,老师,课堂,成年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只要是你想学的,就尽管去学,带着兴趣是学,不要以功利的心态是学习,避免急功近利。
piggie18
2022-10-02 00:57:05 +08:00
@fanfanli2022 楼主,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做朋友吧,我和你的经历或许有些相似之处

我的邮箱 base64 加密 Y2xvdWRtZW93QGljbG91ZC5jb20=
babyzhang
2022-10-02 01:02:08 +08:00
如果 op 在大学才接触网络该多好
RitzoneX
2022-10-02 01:11:09 +08:00
好好看清此时此刻自己所处的位置,做此时此刻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将它做到极尽。要让未来的自己在回首当初这个决定时觉得问心无悔。

送你一首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 22 岁就毕业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 25 岁就当上 CEO ,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却在 50 岁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迟到 50 岁才当上 CEO ,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后活到 90 岁。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单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时也有人已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奥巴马 55 岁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 70 岁才开始当总统。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轻松。
So, RELAX.
你没有落后。
You’re not LATE.
你没有领先。
You’re not EARLY.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tuyang
2022-10-02 01:39:37 +08:00
圖樣 人生互動有三,同宗、同窗、同僚

同宗沒戲,同窗勉強,發力同僚

@fanfanli2022

PS: 勸人看新聞聯播,必是缺德無疑
coolwulf
2022-10-02 01:49:35 +08:00
切勿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感恩。
likebetter
2022-10-02 01:55:21 +08:00
保持好奇心与上进心,去接触更多更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保持学习、多思考,让自己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人和圈子,这样才会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hdjs5264
2022-10-02 03:51:00 +08:00
没有,忘掉过去才能走得更远
SiLenceControL
2022-10-02 04:05:14 +08:00
我是 10 年中考的(小时后成绩好跳级
跟你一样有严重心理疾病每天吃药维持
高中因为心理疾病问题每天在家打游戏
后面跟你一样有读书梦去复读了四年
现在我在国外读研
不知道你在自欺欺人讲什么
不是没人走过跟你一样的路
不是别人都比你轻松
niantoudeyisi
2022-10-02 04:14:22 +08:00
我个人感觉。大家都是第一次玩地球 ol 。哪有什么更好的路。能做的只有走好现在的路罢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842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