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2023-05-02 08:13:40 +08:00
 LaurelHarmon

感觉在工作中,除了必备技能以外,还要具备“讲故事”的能力。
无论是做各种 PPT 汇报、写申报书、写材料,还是写博客、做视频、写论文,本质上都是在讲一个故事。
在保证有干货的前提下下,故事是否精彩,就看你能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牢牢抓住听众 /观众 /受众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一直跟着你的思路走,最后不知不觉地将你的思想观点内容传达给他们。
往大了说是故事,其实是无处不在的逻辑,没有逻辑的内容大家是不会买账的。拿写文章来说,“起转成合”这种标准的故事结构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就是因为逻辑结构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遗憾的是,编程语言 /工具软件这些可以按照教程一步一步学习,但是讲故事这种软技能感觉有点无从下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心得,建议,欢迎赐教。


当然,ChatGPT/GPT4 可以帮助润色一部分的逻辑。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应付简单的内容比较惊艳。对于复杂的内容,还是欠点火候。特别是跟专业领域知识相结合时,还是需要人工的深度参与,只有人的逻辑框架到位了,GPT 才能锦上添花。

379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37 条回复
billzhuang
2023-05-02 08:16:30 +08:00
去酒吧练
zhouts
2023-05-02 08:37:09 +08:00
应该叫演讲能力
ZeawinL
2023-05-02 09:05:28 +08:00
脸皮要厚,先骗自己
yolee599
2023-05-02 09:06:41 +08:00
就是吹牛逼的能力吧,做技术的吹牛逼都不行,你去做几年业务就练出来了
littiefish
2023-05-02 09:07:34 +08:00
据我多年公司内培经验,刚开始不要想太多,牢牢把住主体就行,千万不要跑题,这步掌握了,开始把控节奏时间,同一份 ppt ,我可以半个小时讲完,也可以三小时讲完。这步也掌握了,开始尝试加有趣的东西,然后加互动。然后基本就得心应手了,讲的多了就好了,有些老师一科讲了一辈子,书都不看就是这么玩的
LxExExl
2023-05-02 09:36:01 +08:00
先给身边人讲,然后问他们是否感兴趣,哪里不感兴趣。
pengpeng1
2023-05-02 10:03:20 +08:00
看到身边这样的人,经常跟他交流。他说你学,跟着个一年半载就行了。
Hconk
2023-05-02 10:09:20 +08:00
看到你这个标题我还以为是要卖课的。。类似这个: https://b23.tv/pEG5iea
kidult
2023-05-02 10:21:27 +08:00
没成功之前都叫骗,先骗好自己
zackwan95
2023-05-02 12:05:07 +08:00
就一个办法,多讲呗,而且必须是在重要的会议和场合上讲,讲多几次经验就来了,不然没法提高。
NoOneNoBody
2023-05-02 12:16:18 +08:00
煞有介事
Worldispow
2023-05-02 12:27:46 +08:00
楼上大部分都没明白,“讲故事”并不是指的真的用嘴演讲,而是指材料要写的引人入胜,让人有代入感。

我感觉主要是要梳理大纲,想明白材料结构,文字填充就容易的多。
unregister
2023-05-02 13:18:55 +08:00
我也不会讲,我前公司老总他说自己一起上学时是个口吃,后面学习老罗,看《金字塔原理》就开始会讲了,说什么站在更高的角度。我个人觉得这个肯定是要和上课一样训练的。
LaurelHarmon
2023-05-02 14:20:58 +08:00
@NoOneNoBody 哈哈,主要我不会讲故事;想先讲点自己的体会,然后抛砖引玉,写着写着前面成说教了
Cola02888
2023-05-02 14:32:25 +08:00
推荐一下李笑来的“ 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
https://github.com/xiaolai/public-speaking-with-meaning
LaurelHarmon
2023-05-02 15:01:05 +08:00
@Hconk 气氛已经到位了,还差个老哥来个双簧
NoOneNoBody
2023-05-02 15:14:57 +08:00
@LaurelHarmon #14
如果没有“一气呵成”的功力,就先写大纲吧,起码我是这样,大纲可以保持前后逻辑一致
还要养成 review 习惯,回头看前面写的部分,多次修改是我的常态
缺点是“慢”,完成时间有点长,且不适合对答,因为对方的提问[思维]并不是按着你的大纲走的,很容易变成“不在一个频道”的对话

“引人入胜”是另一种功力,我也不太擅长,但我知道一个简单的窍门:就是不要按顺序写
结论摆在前面,或者把某个例子摆在前面,然后再组织对这个“开头”的详细分析
缺点是“乱”,当顺序打乱,别人没弄懂是个大问题,甚至因为过分追求技巧,把自己原本的逻辑也弄乱了,很容易就变成一塌糊涂

组织一篇文章的结构对我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难在于用词,我没有文科生那么丰富的词语表达力和发散想象思维

其实跟面向对象编程一样的,拆分前后端、模块、类、函数,然后用继承、闭包、装饰器串起来,前面拆分的大部件放哪都可以,后面的连接件就是功力了,水平够就用其他不同的模式,水平不够就单例或者工厂模式
例如《西部世界》第一季,部件就是各个场景形成的小故事,参与的“真人”作为装饰器|参数,用“会员设计模式”连接各个装饰器的小故事为“会员大故事”,直到结尾才用时间重构拼接一个年轻的装饰器和一个年老的装饰器为同一对象(life=young+old),我看了就大呼过瘾,因为一直以为两个会员大故事是各自独立的,没想到他们都只是“中故事”而已,拼接后整季才是一个真正的大故事
aitianci
2023-05-02 15:15:49 +08:00
@Worldispow 部分正确,先是材料要好,其次用嘴讲也要练好。梳理大纲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如何考虑材料的逻辑性,能否支持业务,哪部分要取舍,这都是能力的体现。个人感觉是中国中学教育太缺失逻辑训练了。
fox
2023-05-02 15:23:41 +08:00
欧美有一些“创意写作”的课程,或许可以参考一下。这应该是个技术,可以学习后掌握。
LaurelHarmon
2023-05-02 15:48:37 +08:00
@NoOneNoBody 谢谢如此翔实的回复,对我很受用👍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3681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