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terhit 如果数据包能通过这些路由器能顺利到达目的端,这个只能说明,去的方向,经过的路由器里面的路由表是正确的。 比如在路由器上配置了一个 A 到 B 的路由。那就只能是 A 到 B ,B 不会到 A 。这里路由表 A 到 B 和 B 到 A 是两个路由信息。
fighterhit
2023-08-11 01:14:55 +08:00
@revelationtan “写静态路由条目的话必须所有经过的路由器都写” ,印象里运维每次仅仅是在两端服务器上加了一条这样的路由:目的地是对端服务器网段(或者具体 ip ),配置一个网关掩码以及网卡,中间经过的路由器都没配,这样就可以了。运维的配置看上去是只要把到那个网段的包送到配置的网关好像就可以了(这又是为啥呢?),但按你说的好像中间路由器也都要配?
fighterhit
2023-08-11 01:17:36 +08:00
@cdlnls 印象里运维每次是在两端服务器上加了一条这样的路由:目的地是对端服务器网段(或者具体 ip ),配置一个网关、掩码以及网卡,这样就可以了。运维这样配置看上去是只要把 到对方那个网段的包 送到配置的网关上就可以了?这是为啥呢?
@fighterhit 因为,回包的时候,服务器得首先知道需要把数据包送回到这个路由器,然后路由器才会转发。所以在中间路由器都无法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情况下,B 服务器需要手动指定去往 A 服务器所在网段的静态路由。如果是在一般企业的内网,跨网段访问的场景下,如果 A 或 B 其中一台服务器的默认网关不是 VLAN 的 SVI (旁路由的场景),一般只需要手动指定其中一台服务器的静态路由,就可以实现两边互通了。
icegaze
2023-08-11 07:44:14 +08:00
@fighterhit 因为实际使用中,普通人看到的路由器都是低能力路由,它基本上只有两个方向(两个网络),只能把数据包往 A 或者 B 扔。而它的上级路由器(更高层级的多网口路由器)一般配置了 OSPF 学习能力,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路由决策… 所以,终端用户那里,基本不需要配置什么信息,或者只需要大概的路由方向(哪个网络)就行,至于后面怎么走的,都交给上级路由器去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