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车的使用成本会跟油车持平吗

317 天前
 who0am0i
坐标上海,目前有一辆 2.5T 排量的油车,每月油费要一两千,最近考虑再增购一辆小型纯电代步车。但是看最近各种用电成本也再上升,如果未来电价加服务费(商充)的使用成本跟油费差不多,那还买电车作为代步车的意义是啥呢?混动的有未来吗?是否可以考虑?
975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73 条回复
knightdf
317 天前
综合算起来我觉得应该会差不多,毕竟油车贵在油,而油又主要是税,这个缺口谁来补呢?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
echo1937
317 天前
以我国的油价政策和能源结构来说,充电费大于加油费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总拥有成本接近倒是有可能的,比如现在同档次电车车价比油车就是要贵的。
sbboy
317 天前
我觉得现在买的话,至少一台车的生命周期内,应该电车使用成本还会低一些吧。毕竟现在的政策还是在推电车。
cookgo
317 天前
我觉得你还不如置换一辆 1.3T 的燃油车
8355
317 天前
单论使用成本只是放在前面和后面的问题,区别不会很大。1 年差 1 万吧。如果有家冲/公司冲可以无脑买,没有的话还是慎重。
wfxiong1990
317 天前
如果小区没有充电桩,那每周逃不了去商场或者其他超充充电,离家时间 1 小时起步吧,是时间成本,如果加上商场消费,去不熟悉的充电桩发生剐蹭,每月 10 元的无限流量等隐形消费,节假日去外地可能遇到的充电桩排队。。。
是不是现阶段不考虑沪绿牌的话,是不是公路闪电(雷车 ths 混动)更好呢
who0am0i
317 天前
@knightdf 我也考虑过这点,但是目前来看国家还在继续推电车,免购置税都延期到 27 年了~ 也不知道这国家咋想的

@echo1937 是的,如果使用成本持平的话 增购电车的意义就不大了

@sbboy 目前还是电车成本使用更低

@cookgo 2.5T 也是去年十月份刚置换的,暂时不考虑置换了
who0am0i
317 天前
@wfxiong1990 不考虑沪牌,我现在油车上有沪大牌,增购微型车纯代步考虑,就是这个成本不知道是否能被我的油费摊平。我们小区必须用物业装的桩,然后电费加油费 1.87RMB ,不比外面的便宜
who0am0i
317 天前
@8355 目前一年跑两万公里,纯油的话大概两万多 如果按照电车一公里几分钱 那确实省不少 但是这也基于电费便宜,我们小区并不便宜 1.87 一度
darkengine
317 天前
之前也有这个想法。但是仔细一算,假如要买 10 万的纯电,按照现在的油价 10 万大概可以让油车开 10 万公里。增购的这辆车还要额外的保险和停车费,其实不划算。
mbtfdwlx
317 天前
自己有充电桩的话还好的,目前三万公里,电费大概总共 1800
who0am0i
317 天前
@darkengine 这些也是我纠结的点,所以我在想只能把购车预算再下探,到微型车里面 类似 mini ev 那种
who0am0i
317 天前
@mbtfdwlx 多少钱一度充的?你这个成本很低了
killmojo
317 天前
还是看电车能开几年吧,而且你现在都有油车,油车卖了换电车,搭进去的钱能比后面多开几年的有钱差的多吗。
一台油车不说开 10 年,轻轻松松 7 8 年,上下班代步公里数也不多。保养+油钱。
所以楼主应该还是想换车
LandCruiser
317 天前
你换个混动呗,插混的。phev ,这样又能烧油,又能充电。
tony1016
317 天前
不会,因为这个东西的最低费用,就是市民用电
SmartTom
317 天前
往大的来讲,一定程度的保护环境
mbtfdwlx
317 天前
@who0am0i 坐标杭州,我看了下,我这边是私桩, 谷电 0.308 ,app 设置每次都是 0 点后充电,一周充一次。
darkengine
317 天前
@who0am0i 2.5T 的应该是辆不错的油车,再开 mini ev 驾驶感乘坐感会有不小的落差,我之前考虑的是买二手 ID3 的
li746224
317 天前
家用电桩感觉暂时还不会涨价太离谱,但是外面商用电桩就不好说了。上周在高速服务区充电,加上服务费已经到 1 块 7 一度电了,高速电车使用价格已经接近百公里 35 块了,油车也就百公里 50 左右。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96596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