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 mac 就一直用着 alfred 了, 期间也用过 launchbar quicksilver 除了插件少以外操作总觉得有点别扭. alfred 的文件浏览器和剪切板应该是最常用到的功能了, 使用文件浏览器的时候有个痛点就是有些比较深的文件夹想要再次进入的时候就得一层一层选择, 它默认是只记录最近一个路经的, 如果在右侧有个最近访问路经列表就比较方便,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用 Favorites Folder 之类的插件把一些目录加入收藏列表来解决, 还有一些场景使用插件的时候需要连续操作好几个步骤, 中途要是按下了返回或者被其他软件打断就只能重新来过, 我就想过 alfred 的插件可以做到有历史状态吗? 类似浏览器网页的历史访问时间轴, 可以长按返回跳到任意步骤, 那会 Raycast 还没有面世, 后面试用 Raycast 的时候已经把这个问题抛在脑后了, 感觉它的操作逻辑非常反人类.
看到很多只把 Alfred 软件启动器的人非常容易接受 Raycast 这种时间轴的工作流操作方式让我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 才发现 Raycast 正是解决了 Alfred 最欠缺的一点, 没有历史状态. 用程序员的语言来说, Alfred 就是函数式编程, 无状态, 而 Raycast 是记事本设计模式, 它更加像在一款软件里面操作, 有前进后退, 而 Alfred 就是命令行的图形化表象.
理解了两者本质区别后他们也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 对于无关历史状态的工作流当然还是 Alfred, 而一些更加接近软件操作需要在某些步骤多次执行而又不方便从头来过的就用 Raycast, 对我来说后者的场景比较少见, 举个例子, 就拿 Raycast 最近更新的热点 GPT 对话来说, 显然 raycast 上面开发对话插件更加符合软件上的使用习惯, 因为对话过程不是一次执行完毕的, 可能要分好几个步骤完成, 只要重新呼出 Raycast 界面就能继续刚才的工作流. 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它的闭端, 就是一个工作流需要有头有尾, 进入一个指令后必须按返回完全退出才能开始别的工作流, 而 Alfred 则是每次重新呼出弹框就是执行新的工作流, 一次返回或快捷键都意味着彻底结束, 而 Raycast 要看工作流深入了几层就得按下几次反回键 一些短小的操作显然后者效率更加高效.
说几个 Raycast 让我无法接受的问题, 没有绑定输入法的功能, 貌似这个功能只有 Alfred 有, 其他一众快捷工具通通都没有, 虽然可以通过输入法工具自动切换, 显然非拉丁语用户需要侯选输入的输入法用起来就非常蛋疼, 就连国产的几款工具也是一律都没有, 我就好奇开发者是如何使用自己开发的工具的. 再一个问题就是侯选栏居然需要触控板双击才能确定, 当然一般是回车确认, 但是有时条目过多触控板滚动查找到需要的选项自然按下触控板就执行了, 还要双击才能执行这点属实反人类. 还有返回操作也是非常反人类, 右上角显示一个向左的箭头, 却只能按下 ESC, 按左键返回不是很符合直觉的操作吗, 从人机交互来说, 可以在键盘左右两侧都有按键可以操作是更加好的, 用个向左的箭头还不然来个向左斜向上的箭头, 这就是 ESC 的标准符号.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 Raycast 除了界面花里胡哨, 细节部分把握非常欠火候, 安装插件也是非常麻烦, 关键还是迭代了这么多版本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