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tsy 感觉你在混淆概念。
Lombok 是在编译期修改 AST 的方式修改字节码,这种行为是非预期的不具有可移植性的。而且由于 getter setter constructor logger 等都是在编译期生成的,导致的一个现象就是开发者在开发时面向想象编程的(就算在 IDE 插件的帮助下能自动提示)。正经的 APT 类的工具是生成新的类,使用的时候一般是通过接口或父类来使用,这个是符合 Java 开发实践的。
而你所说的 weaving,是在运行期的。这个行为也是标准的,跨 JDK 兼容的。而且这种运行时也大部分是生成字节码而不是修改字节码,通过 DI 来 intercept 对象创建过程。少量的修改字节码的工具,一般用在测试中。
我之所以不喜欢在 Java 项目中使用 Lombok,是因为其使用了非标准化的私有的 API,相当于自己实现了一个 JAVM based language 的编译器,导致代码不纯洁;至于 IDE 什么的倒是次要的。Lombok 想要解决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也都有其他替代方案:Getter/Setter/Builder 考虑 AutoValue & FreeBuilder ; Log support 考虑使用 Google Flogger ; var 考虑 JDK 11 ;等等。
以上 _^_^_。
补充,lombok 不仅仅是使用了 APT 技术,APT 没有提供修改 AST 的方法,lombok 使用了 OpenJDK/Oracle JDK javac 私有的 API,而这些 API 不保证兼容性,see <
https://notatube.blogspot.com/2010/11/project-lombok-trick-explained.html>。虽然当前的主流 JDK 都是 OpenJDK based,Lombok 也对 OpenJ9 做了适配,但是技术的发展是难以预计的,没准几年内有另外一个 Anti-OpenJDK 的新 JDK 发行版面世且获得了巨大成功呢(这并非不可能的,想想 GraalV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