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某个用户使用 XX 云欠费导致 10 万用户数据丢失事件在互联网上沸沸扬扬。因为闹得比较大,所以 XX 云也帮那位同学恢复了数据。
他的数据能够被恢复,根本原因还是,发现问题够快。因为很多用户反馈之后,那位同学就立马去看问题了。试想一个场景,如果这位同学在度假,是那种一点工作都不看的度假的那种,这个想恢复估计就难了。现在的云是虚拟化的。
我的前东家就是使用的阿里云。也遇到过好几次欠费风波。某天醒来,突然发现服务访问不了了。排查了一圈,发现阿里云停机了,然后找老板,充钱,重启。其实那时候我就建议把老板加入余额过低的报警联系人,但老板没同意。报警联系人添加了会计,又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睡觉前还没事,由于晚上的某个时刻流量突然变高导致报警了,这时联系人已经睡觉了。这种问题出现了三次。后来老板也才同意把余额预警的额度往上提了很高,然后预警联系人也添加了老板。后边就出现得比较少了。
这个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就是我的文档和代码会在多种介质,多个地域下存储。例如:github 一份、gitee 一份、服务器一份、本地一份。这些存储同时全部丢失的可能性感觉跟世界末日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