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条微博,这些是可以正常访问的链接:
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点击微博国际版 APP 的分享按钮分享这条微博时,会提供一个类似下方的链接:
经测试,除非在 User-Agent 中包含字符串 MicroMessenger
,否则返回 HTTP 404 (包括在微博内打开这个链接)。
即便成功打开这个页面,无论是头像还是微博中包含的链接、评论或下方的热搜都无法点击。甚至连跳转或下载它们 APP 的弹窗都没有。
这种体验想让人爆粗口。由于个人关注的内容创作者在微博上活跃,所以不得不用。一开始,为了少看广告恶换到国际版,再凑合用到现在,这种辣鸡的平台简直是做的一坨,就一个简单的分享就能把人气笑。
![]() |
1
Ethan212 120 天前
远离粪坑,做清爽男人
|
![]() |
2
flyn OP 并非互联网从业者,所以不确定用“墙中墙”描述这种概念是否准确。放眼望去,十几年前,甚至几年前的互联网都被搞得面目全非,每天都能体验到新的体验降级。互联网真的要烂完了吗,比如从去年某个时候开始,想从浏览器访问某红书的笔记,只包含用户和笔记 ID 不行了,必须在笔记链接中添加 `xsec_token`。大伙为什么这么爱用这些封闭的粪坑啊。
|
![]() |
3
jr55475f112iz2tu 120 天前 ![]() 智能手机时代才成为网民的人远多于 web 2.0 时代就开始上网的人,对前者来说,根本没有 URL 的概念
所以你说的这些他们根本不懂,也不在乎 |
4
cslive 119 天前
用微博的 pwa 版本,意外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