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实行半远程办公,希望在保障高效协作的同时,也让每位成员有更多自由去平衡工作与生活。 这份《原则半远程工作手册》,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沉淀下来的协作方式,目标是让团队能够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聚焦那些真正重要的成果。当然,我们也会不断的迭代我们的工作手册,今天公开内部文档也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选择把这份工作手册公开,希望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产品/开发者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文档里难免有不完善甚至有待改进的地方,也真诚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开源内部管理流程,是一种透明共享的好做法,还是可能带来过度曝光的风险?
![]() |
1
Kirkcong 33 天前 ![]() 对别的公司不具有参考价值。
1. 《原则半远程工作手册》的名字和内容不符,名称着重强调半远程,而内容则是公司内部项目流程 2. 手册中提到的很多内容本来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而不应该限定死各种条条框框。早会真的有必要么?第一天刚开始做事真的需要拉个会讨论么?真的有那么多需要分享总结的么?复盘会议必须在指定时间么?员工就喜欢在下午或者晚上高效做事不行么?讨论的问题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参加么?不如把这些时间让给员工自己。 3. 处处写着少开会,开好会,但实际内容全是冗余会议,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还写着要提前一小时发材料,企业很多会议都是抽空参加的,为了一个常规会议还要准备材料,纯属浪费时间。 4. 沟通竟然还有规范,由此可见,贵司的规章制度是从管理规范出发,希望每个人都同质化,不太能接受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沟通方式、做事方式都不同,对于流水线的内容同质化是好的,但对于有创造性,需要灵活应对的职责,同质化会降低效率。 5. 职责不明确,项目进度本来就是应该由项目负责人管理,为什么要让其他员工关注自己范围之外的事情而无法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呢? 6. 团队协作的部分就是个伪命题,员工自己当然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问题,哪些内容有问题需要二次确认,没有必要把这种事情也进行规范。 总的来说,op 按照该方式管理公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对其他公司未必有参考价值。里面的内容更像是照葫芦画瓢,行动前的规划,以及 op 公司遇到的坑。不同公司架构、用户、人员组成完全不同。 比如我司,四分之三的员工都是中东大汉,手册中写的几乎所有管理都无法使用,不然你就会发现,开会时候就你一个到了,其他人都不在,因为中东大汉都不理解 为什么要遵守时间?晚个十来分钟有什么关系,会议时间我在开车懒得参加;又或者,时区相差甚远,每次在一起开会的成本极高,不是你五点半早起开会就是对面半夜十二点晚睡,真的手册中的一堆会议,8 小时睡眠都凑不出来;更甚至,你在群里 @也没用,人家不吃你这套,该找不到人还是找不到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玩国内这套的。 以上所说,只是工作方式的不同,不代表事情好坏。毕竟我司中,中东大汉是主力,反而国区才是特立独行的那个,——开会准时、有事秒回、约定规范,其他人不吃这套的。 |
![]() |
2
airbo OP @Kirkcong 感谢你的评论,我们团队确实是之前一直在线下,也是最近才想尝试远程。并且我们团队也就是七八个人目前,所以很多沟通其实很依赖开会(也就是椅子转过来聊两句)。
早会这个事情也是我们在反思的,之前很多事情都是每天早上才能明确的,这可能就是说我们长期项目规划是不明确的。但是为了和所有人同步项目进展所以还是会过一下进度什么的。 主要还是团队性质不太一样吧,像我这样的小团队确实大家对项目都会关心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实际上分工不是很明确。 写很多流程和规范其实是因为之前这部分做的很不足,感觉需要有东西规范自己才可以有更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吧,不过确实有可能规范的太多了,这部分也会在后面迭代的时候再更新的。 作为一个小团队我们也是在不断寻求和优化我们的协作方式,有很多不足或者有问题的地方,感谢你的指点 不过认同您说的,以上所说,只是工作方式的不同,我也了解到了贵司不同的情况和现状。再次,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