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CoX      2012-05-21 18:33:23 +08:00 没看到有什么漏洞啊,本来每个人既是债主,又是欠债的,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 | 
|  |      2manhere      2012-05-21 18:35:33 +08:00 明明妓女交的房租没了。。。。 | 
|  |      3mhqschen      2012-05-21 18:36:47 +08:00 正好一圈,本来就谁也不欠谁。没有这1000,只要每个人都说谁谁谁欠了我1000,兜一圈下来,这账就清了~ | 
|  |      4ipoh      2012-05-21 18:37:26 +08:00 不懂问题是什么?流动性不足? | 
|  |      89hills      2012-05-21 18:39:24 +08:00  1 没漏洞。三角帐而已,现实中连1000都不要,大家坐下来销账就好了。。 | 
|  |      9wh920217      2012-05-21 18:40:07 +08:00 每个人被还钱一次再还钱一次罢了,哪有什么漏洞。莫非我智商不足?。。。 | 
|  |      10zreyu      2012-05-21 18:42:48 +08:00 这个故事的漏洞在,哪有那么多人这么积极的还钱呢 | 
|  |      11xings      2012-05-21 18:49:45 +08:00 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漏洞在于,没有设定足够的条件。如果设定,所有的资金都不需要成本的话,那就成立了。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家很多时候做生意都不把资金成本算进去。那个旅客把1000元放在那里,让别人使用了,但是却没得到相应的利息收入。 | 
|  |      12itommy      2012-05-21 18:52:27 +08:00  1 这个在没有流通货币的时代是很常见的事。那1000块是幌子,你假设他们当时没有货币可以使用,一切都是物物交换或者物务交换。 | 
|  |      13lerry OP @xings 我觉得,这1000元让他们都还清了帐,虽然都没有现金余额了,但是收回账款也让他们降低损失的风险,但是那个要住的房客却什么都没得到 | 
|  |      14manhere      2012-05-21 18:54:52 +08:00 如果旅客下来的时间再晚一些,假定时间足够长,在上述循环完成,大家都还清债务之后,店主又拿1000块钱去买了屠夫的肉,屠夫又拿1000元买了猪农的猪,猪农又拿1000买了饲料,卖饲料的又拿1000去召妓,妓女又拿1000块预付了旅馆老板的房费,然后旅馆老板把1000块放好,旅客来拿走了他的1000块走了。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但大家都得到了价值1000元的货物或者服务,大家很开心。 又假定时间再足够长,1000块钱又按上述顺序转了一圈,大家就购买到了双倍的货物或者服务,又再转1圈就是三倍货物或者服务,转4圈就是4倍。。。。。。 | 
|  |      15xings      2012-05-21 18:55:25 +08:00 如果旅客在事前知道店长缺钱的话,就可以拿着这1000元跟店长谈,我这个钱你可以先借给你,但是,假设旅客可以说,你让我免费住一晚。那我估计店长会同意的,然后再如故事讲的那样进行下去。到最后大家的帐平了,但是旅客可以免费的住一晚上。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大部分的人都会在很多时候,把资金借别人无偿使用或者以很低的代价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你就损失了(譬如我们很煞笔的把钱存在银行赚那微薄的利息)。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下opportunity cost。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 
|  |      17jovan      2012-05-21 18:59:28 +08:00 1. “每个人都债台高筑”  -- 谁都没有债台高筑 2.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 店主信用受损 3.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 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 客人在此期间的货币流通收益受损 | 
|  |      19Cohen      2012-05-21 19:02:16 +08:00 旅馆店主亏了嘛 | 
|  |      20unstop      2012-05-21 19:05:58 +08:00 谁都没亏呀,旅馆老板开始时候有1000元的债权(妓女)和1000元的债务(屠夫),最后债券债务相抵消,货币充当了桥梁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货币不本来就是桥梁吗。 对于其他人也是一样,债权债务抵消了,通过货币这个桥梁。 | 
|  |      21likuku      2012-05-21 19:08:40 +08:00 在1000元流转的时间就是旅客享受旅店服务的时间。旅馆老板将1000元退给旅客时,他就放弃了上述服务时间的收入。 | 
|  |      22Cohen      2012-05-21 19:10:31 +08:00 妓女还了旅店老板的钱,到这一步所有的债务就已经清了。但是旅客对房间不满意,拿回了那1000,所以旅店老板根本就没拿到妓女还回的1000块。但是妓女确实是还给了她钱,她不可能再去找妓女要,所以旅店老板亏了。 | 
|  |      27unstop      2012-05-21 19:21:14 +08:00 | 
|  |      29xings      2012-05-21 19:26:43 +08:00 我觉得其实简单的就是,店长无偿的拿了旅客的1000元去使用,但是缺没有给旅客相应的回报。如果不是那么巧债务关系那么简单,只要中间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例如屠夫拿这1000块去还了酒钱而不是还了卖猪的话,店长最后就没办法从妓女那边拿回这1000元了,店长也就没办法还给旅客了。那旅客在店长把钱拿走的时候,承担了风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itommy 我刚才说的那个好像有点偏了,我仔细想了下,旅客那1000元不是白花的,至少他得到了看房间的机会,这个也是要成本的哈。只是旅客不知道他这1000元被拿去用了。其实大家想想支付宝就行了,我们在跟卖家交易的时候,这个钱本来应该只是放在支付宝哪里不可以动的,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支付宝把钱拿到哪里去了,有没有拿去放贷。我们说不定承担着额外的风险。 | 
|  |      31Showfom PRO 直接绕一圈 老板欠旅客1000,妓女欠老板1000 老板拿旅客的1000兜了一圈给妓女,妓女就还给老板,老板就还给旅客 over | 
|  |      33unstop      2012-05-21 19:43:39 +08:00 @xings 支付宝不是一直想拿银行牌照吗,拿到了的话这钱就可以合法的用了。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即使是活期存款——银行也是可以拿去放贷的,因此储户就承担着额外的风险。 | 
|  |      34xings      2012-05-21 19:47:15 +08:00 @unstop 然后我们拿着银行那点微薄的利息,唉,所以我们很傻很天真的把钱存在银行。支付宝的具体情况我没有了解很多。只是一开始想着类似的例子,于是想到支付宝。马云所图非小啊。 | 
|  |      35saturn      2012-05-21 20:03:33 +08:00  1 不是学经济的,作为一个喜欢关注经济与时政的工科男与大家一起探讨下面的东东。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这个场景仅关注价格,把大家带进了死胡同;为了弄钱到底谁亏了,不妨回归到价值层面来思考。 先说结论。我觉得,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亏了,多出来的那1000块吃掉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增值(价值增长)、以及放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息(这部分价值并不多)。 因为商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会付出额外再生产的,这也就是一个“价值增长”过程;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时代,这体现在一头牛可以换4只羊、两头猪;而在货币时代,这应该体现在货币数值的增加。而场景中,饲料是1000,而猪娃吃了饲料之后为什么还是1000?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把猪宰掉之后,卖给旅店还是1000(至少也是1001吧)?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场景没有提供的。 现实生活中,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Made in China(富士康)的东西,运到Design in Califolia(苹果)价格上升了60%以上;这就是体现之一。 回到骨干的显示,这个场景让我邪恶的想起如下的映射关系: 有钱的顾客 = 央行; 屠夫、旅店老板、妓女 = 我们劳动人民; 1000块 = 超发的货币。 有钱的顾客把钱放到桌子上的动作 = 超低利率放贷。 现实骨感在于,这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放到普通百姓的桌子上,而是划拨给了“有关部门”。比如08年的那4W亿救市资金,基本投给了铁公基、房地产等国家基建。如果它发给劳苦大众(比如按人头一人1000块RMB的红包),它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债务、信用问题,维持社会稳定、防止经济崩溃。 所以,这1000块钱最终吞噬掉了各位劳苦大众的附加增值啊;这是经济低迷时代,国家机器惯用的手腕、也是不得不为之的手段。邪恶的米国人现在不也在用类似的手段么?他们企图用超发的美元,吞噬中国人的血汗。 | 
|  |      37saturn      2012-05-21 20:18:06 +08:00 @lerry 不要只看得到了什么,还要看投入了多少。投入的精力、知识,就是我上面 35 楼所述的“价值增长”过程。 这里程序猿很多,我们不妨再举一例。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考虑过,技术服务外包那种定价是如何得来的?凭什么Java、RoR程序的外包价格,一般就比PHP的外包价格贵,而市场也欣然接受? 那是因为学习前者所需的时间、成本要比后者在时间、难度等多方面上,普遍要高一些。这也就决定了,就算花相同时间做同一个事情,你所作的方式不同、生产工具不一样,导致了增值幅度的不同。最后,这个价值就体现在了价格上,然后输出给市场。 本例中,难道说妓女的“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与养猪是一样的?应该不一样,但最终体现在价格上却是一样的,这就是最吊诡的地方。 | 
|  |      38unstop      2012-05-21 20:18:34 +08:00 @9hills 对,在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确实是这样,风险换来利息。不过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中央银行体系、准备金制度、对民间金融行为的限制规定、不透明的信息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牌照就意味着可以“不劳而获”的赚钱,因此而产生的权钱交易不能不说是肮脏的。 | 
|  |      39unstop      2012-05-21 20:29:50 +08:00 @saturn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的意思是“成本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成本”既包括边际成本也包括沉淀成本。 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也举外包的价格为例,小语种的程序员时薪比主要语种的要高,这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当需求多供给少的时候,小语种的价格才会攀升。 如果按照成本决定论,那么像 COBOL 语言这样的学习成本较高,却正在逐渐走向死亡的语言是否应该理应在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呢?答案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市场不相信眼泪,你做产品有多苦它不管,它只管有没有人喜欢,有没有人愿意买单。 | 
|  |      40saturn      2012-05-21 20:42:18 +08:00 @unstop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这里举的的确是不太恰当。我想的话,作为隐含条件,这个场景已经干掉了供需关系这个问题,因为角色是可以枚举出来的,也就是说供求关系是持久稳定的。 PS:这种问题,一般都没有答案的;或者说各自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已经写在了 35 楼。我是纯属想锻炼下脑袋的跳跃思维能力。呵呵。 Cheers! | 
|  |      41xings      2012-05-21 20:58:01 +08:00 @saturn 是的,这样的场景,假定的条件不同的话,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完全不同的。例如你说的妓女与养猪的价格问题。如果我假设这个小镇上有1万个单身男性,只有这么一个妓女是女的,你会觉得妓女的成本和她的价格会有必然的关系吗?又或者,题目里没说卖猪的只卖给了这个屠夫,他所付的饲料款也不一定是只饲养了那些卖给屠夫的猪。如果他的1000元的饲料是饲养了很多猪呢? 绝大部分的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很假定的世界里的,所以往往现实生活中一些理论结果是这样,但是实际实施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 
|  |      42itommy      2012-05-21 23:54:18 +08:00 | 
|  |      43won      2012-05-22 11:47:26 +08:00 经营经验说问题,支出需要从财务单独申请,而不能从收入里直接拿出来,而收支平帐的工作,财务是月结,不会每天结一次的。 | 
|  |      44Eyon      2012-05-22 12:19:07 +08:00 我觉得本帖回复的最大亮点在14楼 | 
|  |      46qwwe20080808      2012-05-22 20:23:35 +08:00 本身谁就没欠谁钱 | 
|  |      47qwwe20080808      2012-05-22 20:23:36 +08:00 本身谁就没欠谁钱 | 
|      48qibutao      2012-05-23 09:36:07 +08:00 最终是看房的人损失了一点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利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商家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产品不挣钱,但在大量的资金流通中也会产品高额的利润。。。。 自己的看法。。 | 
|      490racleTink      2012-05-23 16:46:30 +08:00 围观各种大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