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年就 40 岁了
有朋友在做保险,于是推荐了一个重疾险
保额 50w
付 17 年,每年 22152,等于是保费 37w 多
如果生了重疾,赔付 50w
如果没生病,退休后返还 50w
这种报销,有价值买吗?
主要年龄大了,想多一些保障。
|  |      1alect      2020-12-16 15:41:55 +08:00 个人感觉这个是理财型保险,并不值得,多付的钱可以用来自己投资。 我自己买的是年付几百的纯消费型,跟车险一样。 | 
|  |      2statement      2020-12-16 15:50:30 +08:00 能买就买吧   40 岁没生过病,体检完全没问题吗? 如果不拒保 建议录音取证  保险代理人朋友没事  如果亲属关系慎重 | 
|      4xzenge      2020-12-16 16:00:21 +08:00 17 年的是 X 邦吧,只能说留一个朋友不好嘛 | 
|      7tjunsh OP 或者大佬们推荐推荐靠谱的重疾险。 | 
|      8q9OxQg      2020-12-16 16:02:39 +08:00 via Android 不考虑通胀因素,而理财每年收益率为 4%的话,17 年后你的一共付出是 22,152 x (1.04^17 + 1.04^16 ... + 1.04 )= X 元,那时 57 岁,结束缴费。假如身体一直健康,而你是男性,国家那时规定退休年龄为 64 岁,你的费用在保险公司继续呆 7 年,那时值 X x 1.04^7 元,把这个数和 50 万对比下大小。然后考虑下通胀,50 万那时的购买力。下一步,你加入考虑下自己在这 17 年和 24 年的基本理财能力,用最保守的基金定投来考虑。再下一步,稍微考虑下维持收入和开支的水平因素。上面是考虑完全健康的情况。 下面考虑重疾,生病当然不幸。纯粹从金钱数字角度,最好状态是交了一次 22,152,立即生满足条件的病,拿 50 万结束合同。用小于 50 万的钱痊愈,多出的钱是赚的。这样的情况,你要第一仔细不留情面地阅读重疾的定义,第二穷尽你能想象地问清除外责任,比如我乱说,恶性肿瘤是满足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结果发现保单只给付原发性的肿瘤,然后保险公司和你争这个肿瘤是转移过来的,不给付。这类情况保险公司玩得很精。 楼主给出信息有限,上面随便说一些供考虑。 | 
|      9xzenge      2020-12-16 16:04:45 +08:00 @tjunsh 个人的经历是最后没买。当然你可以多对比对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反正还是那句话,羊毛出在养生身上。 | 
|      10ccoming      2020-12-16 16:04:56 +08:00 1 、返还型的都不建议推荐买。   2 、直接贴保险名称吧。 | 
|  |      11murmur      2020-12-16 16:06:07 +08:00 返现的就算了,看看条款又多少免赔协议,比医保还坑的就算了 | 
|  |      12codepark      2020-12-16 16:25:26 +08:00 返还的  就当今这个社会  能活那么久 还能还你钱的企业不多~ | 
|  |      13grimpil      2020-12-16 16:33:32 +08:00 via Android 如果他真把你当朋友,应该不会让你买这种保险 | 
|  |      14yxzblue      2020-12-16 16:36:53 +08:00 确定退休后返还 50w ?这返还条件太宽松了吧 | 
|      15summertimesad      2020-12-16 16:41:29 +08:00 | 
|      16klgd      2020-12-16 16:46:24 +08:00 返还型保险在我看来返还的还是你的保费中的一部分,还不如拿这部分去理财什么的呢  而且 50w 的保额一年最多也就大几千吧 | 
|  |      17Mrun      2020-12-16 17:09:17 +08:00 任何返现的保险都是巨坑 | 
|      19tjunsh OP 保险名称:《友邦全佑惠享荣耀珍藏版》 | 
|  |      20106npo      2020-12-16 17:47:37 +08:00 via Android 买医疗险,剩下的钱自己理财 | 
|      21sampeng      2020-12-16 18:43:38 +08:00 via iPhone 我也是 x 邦。你不能这么比,买这种重疾险不是你第 17 年的时候生病。是和保险公司对赌,我觉得我十年内可能会生病。一旦生病我有一笔钱保障我现在生活不受影响。赌输了我也没亏太多…我买 x 邦纯粹是保险员靠谱…主要看免责和疾病划分,你可以和几千得比…有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 
|      22NexTooo      2020-12-16 18:46:10 +08:00 这类型保险感觉挺坑,我也被我妈朋友坑过,给我们都买了,最后就我还在续保了(毕竟交了几年了突然退了基本前期的钱都没了) | 
|      23sampeng      2020-12-16 18:54:49 +08:00 via iPhone 另外我查了我的保险,不是退休返还 50,而是合同现金价值 50…换句话说我可以用来贷款。但合同是保终身的。 | 
|      24sampeng      2020-12-16 18:58:40 +08:00 via iPhone 官方上你这个保险也没说退休返还 100%,除非你挂了…结论。朋友不靠谱…满嘴跑火车 | 
|      25251      2020-12-16 19:00:09 +08:00 via Android 花钱找不自在。 | 
|      26tjunsh OP | 
|      27sampeng      2020-12-16 19:14:18 +08:00 via iPhone @tjunsh 就是对赌,赌我会 10 年内生病。不生病肯定亏到姥姥家了,什么保险都是如此。保险公司是商业公司不是慈善公司,考这个赚钱的。想买保险赚钱?为什么不去投资…我要有 100 万我也不买…这不是没有么… | 
|      28sampeng      2020-12-16 19:17:45 +08:00 via iPhone @tjunsh 我买也是我媳妇怀孕,我才买的。就是指着不要倒了孩子没着落。不可能有重疾能百分百给钱的。想都不要想…最少能覆盖我一年没收入。另外,你还要加一个医疗险,50 万不是用来看病的…真大病 50 万管屁用。医疗险便宜,几百块钱的消费险到处都是。但他无条件报销医疗之外的所有医疗费用。这才是看病的主力 | 
|  |      29prenwang      2020-12-16 20:02:08 +08:00 重疾险赔付的 50 万不是给你看病的, 重要作用是缓解突发而来的经济困境,还有一些普通医疗险不具备的好处, 长期治疗是要靠其他医疗险保额达到几百万上千万的那种,  所以一般是 重疾险+医疗险组合(消费型),重疾险不用买太高, 50 万没有比 20 万好太多 | 
|  |      30vx397970931      2020-12-24 15:25:49 +08:00 我理解,楼主有 2 个疑问: 1 买它 vs 不买它? 买了会得到一种杠杆:交了第一年的钱,过了等待期,就会有最少 50 万重疾或身故保障(二选一),即使交费满期了,其实也还是有一定的杠杆,而不买则没有。买不买它需要你做决定! 2 买它 vs 买别的重疾? 既然是 X 邦的重疾险,其实就不用讨论保障责任&保费的关系了(我不说性价比),因为走的就不是那个路线,x 邦更适合心理缺乏安全感,看重品牌的客户。可是实际上呢,大陆的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买其他公司的产品,你付出的成本更低获得的保障更好,但就没办法拿自家的保障送人情了,买不买它仍然需要你做决定! 3 有 v 友说消费型好,返还型不好 我提一个问题,猝死能赔的重疾险好,还是猝死不能理赔的重疾险好?如果前者比后者贵 20%保费呢? 所谓的消费型重疾(其实也没有哪份保险合同上写过自己是消费型保险),猝死无法理赔,这种产品好吗? 4 “如果没生病,退休后返还 50w” 这个说法是误导,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年纪大的人比年轻的人生病的概率大;精算基础数据又告诉我们,年纪大的人比年轻的人生病的概率大很多很多。 你朋友的说法,其实不是返还 50 万,而是退休后把保险退保,拿回现金价值 50 万。 退保是你的自由,但是年轻健康时投保的重疾险,退休身体不好时,真的会退保? 不过也不用太过焦虑,保障终身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意外 /疾病 /猝死 /自然身故也可以理赔保额。 | 
|      31xunxuntj      2021-01-11 22:49:28 +08:00 买个自带身故责任和豁免的,性价比高的就行了。 不建议加两全(返还保费)的责任,重疾险是转移重大疾病造成收入损失的财务风险,本来杠杆就低,如果从现金流角度来看,在保障相同的情况下,返还要多付保费,进一步拉低杠杆。 分组多次赔的推荐信泰百万守护(典藏版),不分组多次赔付推荐同方全球新多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