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0 月,PCEVA 开始了新一期的 SSD 耐力赛,中间不时有赛况直播,这两天看到整场赛事已经结束,转发一下相关信息。
官方站原帖:http://bbs.pceva.com.cn/thread-149248-1-1.html
微信公众号版:https://mp.weixin.qq.com/s/j3bbaahBztnY9hgruVnxtw
色魔张大妈版:https://post.smzdm.com/p/akxglomr/
bilibili 视频版:https://bilibili.com/video/BV1aY41187bT
更详细的赛程、测试数据,可以去官方原帖查看。
1
x86 2022-01-11 22:38:47 +08:00
也就矿老板能这样折腾了吧
|
2
elfive 2022-01-11 22:40:07 +08:00 via iPhone
我个人而言存数据的 SSD 依旧只会考虑三星。
做缓存的 SSD 则随便,价格、品牌适中就行。 测试数据……有时候真不如认可度靠谱。 |
3
Donahue 2022-01-11 22:41:29 +08:00 3
前排提示,英睿达 p5 在写入量达到 3000TB 后读写速度下降明显,其他硬盘读写速度基本不变。
假设个人使用,每天进行 30GB 读写,3000TB 的读写量可以使用 274 年 |
4
also24 OP |
5
LPeJuN6lLsS9 2022-01-11 23:45:48 +08:00 2
国产 ssd 已经这么强了,好棒,难怪三星镁光东芝再也不会停电着火了
|
6
Rocketer 2022-01-12 00:00:59 +08:00 via iPhone
看着像某小品牌赞助的,以便把自己跟大厂相提并论。
我为什么这么觉得?因为国产大厂没参与啊!比如海康威视?还有 Lexar 之类的二鬼子。 |
7
also24 OP @Rocketer #6
在耐力赛开局的帖子中,PCEVA 有阐述为什么选择这六块 SSD 进行对比: > 当前拥有 NAND 闪存制造能力的厂商主要有三星、铠侠、美光、SK Hynix 、英特尔和长江存储六家。在出售闪存的同时,闪存原厂也推出了自有品牌 SSD 。本次 SSD 耐力赛的选手就将从原厂 SSD 当中产生。 > 英特尔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级固态硬盘上,我们选择用西数来替代英特尔。 > 由于 SK 海力士原厂 SSD 并未在国内销售,我们选择了稳定性口碑较好的金士顿作为替代。 https://post.smzdm.com/p/a27pner2/ 我个人认为这个选择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个测试主要是针对颗粒的,非原厂品牌的 SSD 有时甚至不同批次使用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方案,对比的意义相对更小。 至于是否存在赞助,这个只有 PCEVA 自己知道了,毕竟任何评测都适用这条质疑。 |
8
felixcode 2022-01-12 00:59:00 +08:00
超过 TBW 后,坏不坏都是概率问题,这种样本量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或者说,某个品牌我多拿几个参与测试,找个数据好看的也行,毕竟也不算造假不是么?
另外最后那三段话让人不怀疑软文都不行。 如果觉得这个测评很客观的话,不妨对比下 backblaze 每季度的硬盘报告,哪个更客观更能说明问题一目了然。 |
9
also24 OP |
11
also24 OP 可能我敏感度比较低,首先关注到的倒不是某厂商,主要还是其它的一些方面:
1 、健康度这个参数,相对不太重要 我一直以为,健康度是主控根据已损坏的区块给出的,直到看了这个评测,才意识到各家对健康度的定义是差异极大的。(且更类似于一个推测值而不是测量值) > 比如标称 400TBW 耐久度的铠侠 RD20 1TB 大约在 700TB 左右写入(推算值)后健康度归零,标称 600TBW 耐久度的西数 SN750 1TB 大约在 1670TB 左右写入(推算值)后健康度归零。 来自: https://post.smzdm.com/p/anxg8q6p/ 2 、颗粒的寿命比理论值要高不少 几块进行测试的 SSD 的标称 TBW 均在 600T 左右(铠侠为 400T ),和最终的测试结果来看,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 当然,这里存在全员充值,或者全员恰好体质爆表的可能性,但我觉得吧,即使不看 3000T ,按 2000T 来看,也比标称寿命高了太多,这让我对手头的几块 SSD 的寿命都乐观了不少。 当然,并不是说不存在风险,前面也说了,SSD 的寿命不止与颗粒相关,主控寿命的决定权也很重要,同时运气也很重要,无论多乐观,也要重视备份。 3 、SSD 还是尽量不要长期断电了 虽然一直知道这样做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但确实没意识到还可能造成性能的大幅下降。 4 、没想到高温对 SSD 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我一直把 SSD 当比较皮实的设备,我自己 NAS 里的 SSD 也是随便摆的位置,没有太考虑散热问题,没有意识到高温的加速老化效果这么强。( 90 度 8 小时就能等效断电 1 年) 5 、似乎没有好办法来测试主控的耐久程度? 和朋友在群里提到这个测试后意识到,现实中很可能颗粒还没挂,主控先挂了。 但是主控挂掉似乎是个随机性更强的情况,自己想了一下没想到什么合适的测试方式。 前面 @felixcode 提到的 backblaze 硬盘报告当然是一种很好的示范,但是似乎没有针对消费级 SSD 这么做的厂商。 backblaze 也只是在几篇博文中提到了 SSD 的故障率会更低,暂时没有更详细的信息。 |
13
felixcode 2022-01-12 02:05:04 +08:00
@also24
我也觉得这文章总拿健康度来说事比较奇怪,不同厂商的算法完全可能大不一样。 如果厂商测试的严格精确的话,在 TBW 范围内应该能保障故障发生率低到一定水平,所以还是概率问题,企业级的锁死写入也是因为已经无法保障可靠性到一定概率了,可能还能读写一万次,但下一次出问题的概率高很多,消费级的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低很多,所以完全选择可以在到达 TBW 后继续使用。 的确没太好的测试方法,如果有可靠一点的数据那也只有厂商的售后数据,当然也是不公开的。 但这次的测试的确目的性太强,可信度不足,没什么可参考性。 |
14
felixcode 2022-01-12 02:08:58 +08:00
@felixcode
另外这次测试没有体现出消费级的使用场景,也就是 SSD 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处于断电状态。 超过 TBW 后断电造成的数据损坏可能性也许大大提高了,所以测试里能测出几千 TB 数据仍能读写,但实际使用可能几百 TB 就丢数据或写异常了。 |
16
also24 OP @felixcode #13
这文章明显是认为健康度参数意义不大的啊,包括我在开头贴的那张图,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在说: 健康度这个数值,和颗粒坏块没有任何关联。 如果有看前面赛程部分的文章和视频,也可以看到他们一直在强调健康度只是厂商给出的参考数据,未必代表什么。(当然,你已经完全不信任这个测试了,确实也没必要再翻找前面的内容) 目的性强我认可,针对某厂商的数据存疑我也认可,参考性方面,见仁见智吧,我是觉得,虽然样本量偏少,但是对于消费级产品来说已经很不容易,是可以作一些方向性的讨论的(只定性、不定量)。 @felixcode #14 可能你由于对这个测试本身的不信任,所以没有仔细阅读吧。 在三个阶段( 640T 、1500T 、3000T )的写入完成后,都做了高温环境的烘烤(等效断电一年),来模拟相应情况,也得出了一些结论。 当然,对评测本身不信任的情况下,这个烘烤本身是否科学、是否有严格高温、严格放置,都是存在可怀疑的点的,还是那句话,见仁见智,自己取自己认可的数据呗。 |
17
also24 OP @felixcode #15
额?静电的话,感觉就完全是另一个事儿了吧,感觉本身的防击穿设计更重要一点? 这个的话…… 可能要看老莱和整流侠的梦幻联动更合适一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a4y1J7P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T4y1T7nk 不过…… 老莱这个其实也挺不严谨的就是了 |
18
felixcode 2022-01-12 02:29:30 +08:00
@also24
简单找了个其它的老化测试报告。 http://www.technical-direct.com/cn/ssd-reliability-performance-testing/ 这篇是拿读写延时作对比的,不知道这个参数是不是也很有参考价值。 |
19
also24 OP @felixcode #18
从结果上来说,这和 PCEVA 的老化测试结果区别不大: > 数据保持能力测试依然是以恒温箱 90 度烘烤 8.3 小时的方式进行。烘烤之后,所有 6 块写入超过 1500TB 的 SSD 都没有数据丢失,英睿达 P5 1TB 的烘烤后写入速度从 640TBW 时的 42.08%进一步下滑到 35.74%,说明闪存的数据能力因磨损而降低,长期断电保存之后闪存原始数据出错率提高,主控需要更强力的纠错才能确保最终读取成功。 在第一次做烘烤测试时,也解释了为什么选择等效一年的时间: > 遵照 JESD218 规范的要求,SSD 应当能够在标称耐久度指标用完的情况下拥有断电保存数据至少一年的能力。 https://post.smzdm.com/p/a0dmvz20/ 三轮老化测试均有类似结论,表格中也可以看到每一条测试产品均有出现读取速率下降的情况。 从老化测试的原理上来说,这两个测试的结论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当然,能有更直接的数据确实会更好)。 我目前比较不清楚的点在于: 90 度 8 小时,是否能完全代表 30 度一年的场景,这个兑换比例是如何得到的。 |
20
mosfet 2022-01-12 09:33:54 +08:00 1
不就是怀疑致钛吗
CHIA 那一拨证明还是很可靠的 至少比有黑历史的西数强 |
21
beijiaoff 2022-01-12 09:57:53 +08:00
我觉得这种测试的意义是很大的,首先从实测的量级上就打消认为 tlc 擦写次数的谣言。
3000T 能写,那正常人 300T 的量根本不用在意闪存本身的写入能力,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的可靠性。 结论不应该是哪个 ssd 更强,而是证明了现在主流 ssd 都可以很耐用(只要不出固件 bug )。 pceva 好像也并没有吹捧谁贬低谁。 我更希望这个实验能把 ssd 写到坏为止,让我们看下到底极限在哪(极限的离散性估计会很大,可能 pceva 怕被说不公正才不做) |
22
beijiaoff 2022-01-12 09:59:13 +08:00
“90 度 8 小时,是否能完全代表 30 度一年的场景,这个兑换比例是如何得到的”这种等效你随便看看就好,就是经验公式(非常不准),大家都这么测而已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
23
ouqihang 2022-01-12 11:21:32 +08:00 via Android
那以后颗粒可以继续缩水,换取更大容量更低成本,只要电脑生命周期内用不坏。
也打醒那些死抱着老产品,为老产品所谓的耐久度付溢价的人。 |
24
also24 OP @mosfet #20
这个没办法,长江存储作为国产品牌,本身就属于易被怀疑的体质;再加上 PCEVA 确实对它的介绍和褒奖偏多太多,让人怀疑是很正常的。 我个人角度还是认为这个测试比较可信的,如你所说,CHIA 的时候矿老板可是点名要致钛的,多少能代表一些东西。 |
25
also24 OP |
27
boris93 2022-01-12 13:05:58 +08:00 via iPhone 1
@hantsuki #5 我已经买了两块致钛了,拿来放游戏的,平时用着反正是没啥不好的感觉
而且确实诶,这一年了三星都没着火,我还等着看热闹呢 |
28
YuriX 2022-01-16 22:13:31 +08:00 via Android 1
小飞机不是也自己亲自侧过吗,都是那个厂商胜出。youtube 上有视频,他是个修固态和弄闪存数据恢复的,民间测试。只不过结果有点出入,其他厂商比这个网站的惨多了,我倒是怀疑是不是这个网站有什么利益关系
|
29
YuriX 2022-01-16 22:29:57 +08:00 via Android
照这样算下来,铠侠那个要是开发 UE4 ,勤快点的话,每天几次改头文件编译,有时候打个包,几年就坏了。每天编一次倒是能用 10+年
|
30
qiumaoyuan 2022-05-03 13:56:54 +08:00
这么看现在 TLC 的盘,其实是有可能比以前的 MLC 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