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原文: https://blog.licsber.site/2024/03/29/人月神话的困境/
很多“聪明人”的思维都是线性思维,拿到任务,分解成小项,逐个完成,一步一步的像是在做证明题:期待着攒够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和推理,最后拼图一般将它们串起来,达成某项任务。逻辑层面上看起来无懈可击,仿佛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不可否认的是这套思维在应试方面屡试不爽,因为有一个天然的假设是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问题在设计上就是逻辑可解的”。但是习惯这套“逻辑“的人,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死胡同。
我将这个方法论称之为逻辑关联,与之相对的即是事实关联,生活中不乏遇到这种思维陷阱:
有时候其实很难意识到这样的思考模式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人月神话》里屡次提到的困境,可能上面的例子不太直观,代入下现实生活:
专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久了,就会慢慢开始只在乎逻辑关联,而忽略事实关联,就会开始期待一种“银弹”,说是缘木求鱼也不过如此。
很多初级项目经理最常犯的错误就在这里,总是期待着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进度条,这样就可以直观的反馈当前进展,自己要做的也就不过是按照排期表往下催进度。
这种人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你这个要多久才能做出来?”,行使着身为“管理者”的特权,却不承担应有的角色义务。
项目经理这个角色,真正应该问的问题是“你还需要哪些其他的帮助可以提升你的速度?”。优秀的项目经理知道,项目进度不是靠完成了多少来判断,而是靠如何拥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最大规模的试错。项目经理确保的应该是满足需求,成功交付,然而现实中 X-Y 本末倒置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制定了一些 KPI (关键绩效指标),最后完全忽视了原初的目标,而去追求后定的 KPI 。就像是前段时间北京环卫工人买新鲜白菜当厨余垃圾事件,政策目标是垃圾分类,管理者制定了每种垃圾必须的数量指标,然后只考察这个数量指标,下面执行的人就变了味,偏离初衷,最终酿成悲剧。
再者,项目经理在向上汇报进度的同时,也在享受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荣誉,以及成功后收割胜利果实。这使得执行层面的人本身就对这些只能汇报进度,却无法承担执行工作的人非常敌视。
况且在软件开发这个对人依赖非常大的领域,管理起来更需要一定的水平积累。项目经理每天跟人打交道,要知道人是有感情的,绝对不是你给他输入 1+1 ,他就给你输出 2 。同一个功能点同一个人,由于其工作状态的差别,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如果主动积极做,可能只要 1 天,消极怠工的做,就无法预期了。这在传统行业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只要按规定的程序和规范来做,即使换一拨工人,也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建造出来,建出来的房子的质量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再烂的挖土机也能挖出一个大坑。
执行时,对软件工程师来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但如果遇到的问题占用了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则是对自己能力和自信的打击。此时如果项目经理也不专业,硬推进度,工程师就会出现一些掩盖问题的行为。
我总觉得,负责技术攻坚的人也去追进度就很可惜。悲剧的根源是管理能力和技巧的不足,如果真的想做到结果导向,需要的是目标的制定和拆解,工作计划的精确评估和执行,真实有效的复盘,信息同步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些都对领导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能力不足以管理结果,那大家就只能来管理过程,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