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witter上看到一则消息,原来你的Gmail帐号是可以自己增加无数个“点”符号的!

2013-09-18 15:02:22 +08:00
 sophy
details: https://support.google.com/mail/answer/10313?hl=zh-CN&ctx=mail

Gmail 不会将圆点识别为用户名内的字符,因此您可以在 Gmail 地址中添加或删除圆点,而不会更改实际的目标地址;这些邮件全部会而且只会发送到您的收件箱中。Eg:

homerjsimpson@gmail.com = hom.er.j.sim.ps.on@gmail.com
homerjsimpson@gmail.com = HOMERJSIMPSON@gmail.com
homerjsimpson@gmail.com = Homer.J.Simpson@gmail.com
1572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55 条回复
garipan
2013-09-18 18:27:58 +08:00
表示这个可以用同一个邮箱注册很多账号。
yylzcom
2013-09-18 19:42:04 +08:00
@DoubleJo 我用过最好的免费邮箱就是gmail(国内的收费邮箱也有用过,没法和gmail比),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推荐,谢谢。
iislong
2013-09-18 20:45:41 +08:00
我现在基本上不用Gmail注册账号了(虽然Gmail反垃圾功能非常牛b),曾经被坑过一次,除非是重要的服务
cchange
2013-09-18 21:02:30 +08:00
加点这个早就知道了 但是有个小问题: 如果以加点的之后的邮箱发出邮件呢? 这个是比较悲剧的事情把?
kdlijian
2013-09-18 22:59:43 +08:00
username+TAG@gmail.com TAG 是用来过滤邮件的。
lightening
2013-09-18 23:06:13 +08:00
@tianrunlin
@Perry
+任何东西都一样,这是email标准,不是gmail特有的。
lightening
2013-09-18 23:07:53 +08:00
@ejin +号是Email标准,从email诞生第一天就有。所有网站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地址。
Perry
2013-09-18 23:41:32 +08:00
那以后注册邮箱都在后面+上服务的名字,这样来源也就很明确了?比如有些卖数据来着。。
ejin
2013-09-19 02:26:17 +08:00
@lightening 我不知道你说的标准来自何处,我就这么告诉你,你所谓的标准,人家不承认,有什么用?你说的“所有网站都知道”,但是人家根本不让你提交,这叫知道?为了避免你说我空口说白话,咱们实例入手,看看用邮箱地址来注册账号支持情况吧!

qq号码用邮箱注册,带加号说格式不正确。
163注册邮箱用户名带加号格式不正确
163用gmail注册网易通行证,账号带加号,提示: 请输入正确的邮件地址。
sina.com.cn用gmail邮箱带加号地址注册新浪的账号,提示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sina.com.cn注册新浪邮箱,提示说,不支持这些符号+
sohu注册邮箱带加号提示 “请输入数字、小写字母、点、减号或下划线组成,小写字母开头的邮箱名”
用带加号的邮箱注册百度账号,提示“您输入的邮箱格式有误”

马马虎虎的测试了这几家,这几家也是国内几个最大的网站了,事实证明,虽然gmail带加号的邮箱地址是可以收到信的(这个我以前测过,就懒得再测了)。但是别的网站都无法识别这个地址为邮箱地址,你说的所有网站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地址,但是你根本没办法提交,那你如何使用?你根本不能拿有加号的邮箱地址来注册账号,那有什么用。

当我想按提交的时候,决定用邮箱发信试试,结果测试了163和qq的,信能发出去,说明邮箱地址还是发信的,也就是说如果去手写邮件还是能发进去收的到的。

但是无法作为资料和用户名在别人网站上使用了,因为表单在提交之前会验证,服务器必然还会验证一次(为了减少错误表单的请求才在前台验证的,后台不可能没验证地址)。如此一来,加号又不能用了,那为什么不干脆不用加号呢。说对了,知道gmail能用加号的人很多,而这么多年来,没有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流行起来的原因就在这里。

请相信我,当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放弃使用,想要无限换名但是又合法的邮箱格式,其实很简单,自己注册个域名就可以了,找个支持不存在地址转发到管理员信箱的,用户名部分嘛,只要你想,任何格式都可以。任何名字都可以。这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方法
lightening
2013-09-19 02:45:58 +08:00
@ejin
你理解反了。
正是因为人家网站知道xxx+yyy@zzz.com和xxx@zzz.com是一样的,所以才不让你注册xxx+yyy@zzz.com这个地址。
如果网站不知道这个标准,那就会以为xxx+yyy@zzz.com和xxx@zzz.com是两个不同的email地址,应该让你成功注册。
ejin
2013-09-19 03:05:19 +08:00
@lightening 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事实就是事实,所谓标准是大家遵守才有效,还有,什么是标准,市场占有率决定了谁的标准才是权威的,很遗憾你说的如果是不存在的。大家都不让你填这个地址,你不是该在这里拼命的说服我,如果你能说服那些网站都支持,大家自然也就用上了。否则的话,你的标准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或许有少数网站支持吧,但是那又如何呢?

我看你的话中始终是要让我相信这是标准,对方应该让我注册成功,但是你跟我说这么多我能注册成功吗?

所以你在做一件错的事情,你如果要坚持你的标准,没有关系,你去联络那些门户网站,让他们的表单支持,让他们的服务器支持,他们支持了,其他开发者也会认可这个所谓的标准,那我自然就会认为这是标准。

如果你做不到这个,你也可以去改变那些小网站,当所有的小网站都改变的时候,大网站也会改变。

否则的话,兼容这家不兼容那家,有什么用么。大网站不支持就小网站支持有什么用,国内网站不支持国外网址支持有什么用。

这些网站是我不能舍弃的,我只知道一点,我无法改变他们,那我就去适应。而不是一直在听你说,他们是错的你是对的。你再对,再符合标准,但是大网站们都不承认,那就没有意义。

而且你要改变的人太多太多了,你要让所有的开发者让自己的软件都支持,所有编程新手都在潜意识里知道这个标准,你知道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么,就像我现在告诉你,用户名里加星号,加感叹号。加别的什么号全是合理的。虽然那些大网站不支持,但是我家的邮箱支持,你会去使用那些大家都不支持的特性吗。

其实我现在根本无所谓了,因为我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楼上各位想要的效果,无需改变那些大网站的验证表单,也无需改变人们的想法。

所以建议你推荐大家都承认的标准,而不是推荐一个大家都不承认的标准,然后引起一大堆的问题。

嗯,写了这么多觉得自己挺消极的,但是我坚信,我太懒了,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小小的问题而去改变全世界。而且就算改变成功了,也会出现更多更多的问题。
lightening
2013-09-19 03:16:09 +08:00
@ejin 你还是没理解。不让带+号的email注册,正式遵守标准的体现。因为标准规定了任何email地址都可以用+号,所以一个网站为了验证email地址的唯一性,屏蔽了+号。
lightening
2013-09-19 03:17:33 +08:00
@ejin “我看你的话中始终是要让我相信这是标准,对方应该让我注册成功,但是你跟我说这么多我能注册成功吗?”
错了。我要让你相信这是标准,而且因为网站遵守了标准,所以没有让你注册成功。
一个让你注册成功的网站是没有遵守标准。
williamx
2013-09-19 04:48:31 +08:00
带点号和不带点号的分别被两个人注册了。我的就是这样。
SharkIng
2013-09-19 05:12:00 +08:00
@lightening
@ejin

我同意lightening的说法, 正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其实是同一个邮箱,所以不让你注册
我也同意ejin的说法, 因为他们不同意使用,所以这个其实是无意义的


另外我感觉是因为中国的网站不支持这个,以前很多地方还不支持“.” 的呢,这个其实很不规则,国外的部分网站都是可以的。
lightening
2013-09-19 05:18:56 +08:00
@SharkIng
@ejin

这个用来注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可以用来留通知地址。比如github,我就设置成xxx+github@xxx.com的邮箱,gmail里面设置一个filter,都统一管理。
SharkIng
2013-09-19 05:23:47 +08:00
@lightening 其实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如果是垃圾邮件,通常的做法是网站打包好几千和邮箱地址卖给spammer, 然后spammer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一个软件直接呈批导入然后自动发送邮件

所以上面说的如果收到一个发给xxxx+github@xxx.com的邮件,但是又不是github的系统发出的,那么就肯定是你的邮箱资料被github卖了。这种是符合道理的

但是有多少人会这么做, 一般大家记得邮箱,现在邮箱又是用户名, 都直接用邮箱, 谁还会记邮箱是xxx+Whatever@gmail.com这样的呢??换句话说如果原先你注册校内用的是xxxx+xiaonei@gmail.com. 很久没登陆直到改名renren了, 你尝试用xxxx+renren@gmail发现提示用户名或密码不对(这个最让我蛋疼了,到底是用户名不对还是密码不对)会很纠结的。

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用,但是作为一个filter觉得的确是个好办法
lightening
2013-09-19 06:30:08 +08:00
@SharkIng 注册邮箱本来就不能用+号的。
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特殊需求的邮件。比如一个邮件列表的订阅方式就是发送xxx+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ejin
2013-09-19 14:39:19 +08:00
唉,简单来说,我不会去用一个大家都不支持的邮件地址,虽然可以变化多样,人家不支持你再怎么闹腾那也是白费。

你所说的邮件地址一出来就是支持加号的,甚至各网站都知道加号后面无论什么都是同一个地址,我不知道你在哪里看来的标准,我查了半天,发现这用户名部分根本就没标准规定,谁要看到了,把权威的网址发出来。

没有标准那就按照市场占有率来评定标准,按照各大网站共同支持情况来作为标准。使用上,用户收发邮件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

为什么我要说但是,上面的人说到可以用xxx+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没错就是过滤器直接对发到这个地址的信件进行操作,分类删除什么都可以的。但是你要去订阅总要填写地址进去吧,总要去别人网站提交你的邮件地址吧,你那邮件地址根本就提交不了,那你的过滤器还有什么意义呢?

还总是说这样的地址不适合作为用户名,但是在各地留下地址,手动留下的机会太少了,一般都是系统会给你表单让你留下地址,但是只要是表单,一般都不认加号的,你提交不了,你就用不了。

加号邮箱,只适用于小众的圈子,你手动的告诉他们往这个地址发,但是每次遇到会验证邮件格式的表单,那么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你通不过。你提交不了。

“yourname+youcode@gmail.com 会发到 yourname@gmail.com 这样你就知道你用youcode注册的那个网站给你给卖了,哈哈哈哈”
@Mutoo 很遗憾,如果你在youcode无法用这样的地址注册,人家表单都不让你交,你怎样注册?什么你注册都注册不上,就想着人家给你卖了,同学,你能先注册上么?

"曾经这个方法被用来无限申请amazon prime学生试用权限,这都被亚马逊封了多久了。。"
@ligyxy 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地方,但是我希望是无论在哪都能使用的,或者你再列举几个。

"username+TAG@gmail.com TAG 是用来过滤邮件的。"
@kdlijian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方法,请列举一下你在哪里可以注册,可以提交你的地址。如果到处都不让你提交这样的地址,至于你的过滤器,嗯,似乎会杯具

"+号是Email标准,从email诞生第一天就有。所有网站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地址。"
@lightening 请告诉我你这个Email标准在哪个权威的网站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甚至还描述了+号后面不管怎样都属于+号前面的用户名。你所说的Email是否只是你内心里的一种潜意识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呢?Gmail是2004年左右开始出现的,但是此前有谁知道邮件地址可以这样玩的,此前还有哪家支持类似的玩法?此前那么多网站提供的邮件服务,是否是你说的“email诞生第一天就有”的呢?

“一个让你注册成功的网站是没有遵守标准。”
@lightening 我今天再看的时候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你这个所谓的标准来自哪里?我再次翻看了所有回复,我发现你一直在努力解释一个事情,加号后面不管是什么,都“应该”属于加号前面这个地址。而且这还是大家都承认的标准。你的回复甚至让我觉得你想表达的是,这个标准在邮件地址出现第一天就存在了。

我最后再问一次,你所认为的这个加号邮件地址诞生第一天就有的标准,在哪,在哪有权威的记载。这个加号邮件地址又在哪里可以使用,不要再给我画大饼,我现在问你,你这个加号邮件地址谁支持,能用在什么场景,别跟我提网站提服务,你的邮件地址人家根本不认。好吧如果你觉得有认的,那你发出来。
yfdyh000
2013-09-19 15:09:06 +08:00
@ej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ail_address#Address_tags
看上去它是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它并非第一天就有,也并非完全公认或强制性遵守。
如果你用不上,把它当成小圈子的鸡肋吧,但它确实是个互联网标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290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