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奇,各个级别的医生都是怎么 "debug" 的?

2022-11-24 16:47:24 +08:00
 hfl1995
假如病人高烧不退,吃退烧药不管用,接下来医生会怎么办?是单纯的套用写死的治疗方案,还是会有一步步拆分病情,通过各项检查数据对症治疗的过程。
217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21 条回复
justfindu
2022-11-24 16:49:23 +08:00
会根据病情和检查数据换治疗方案, 试一下现有的药那种管用. 然后联诊, 再不行那就是论文材料了
Aloento
2022-11-24 16:50:51 +08:00
@justfindu 没有人是按着教材生病的,所以理论上都是论文素材(
justfindu
2022-11-24 16:52:07 +08:00
@Aloento #2 那些常规的是评级素材, 只有罕见和难遇的才能上论文. 哈哈哈哈
tmdbbr
2022-11-24 16:54:08 +08:00
药代动力学
wu67
2022-11-24 17:02:35 +08:00
按我以前的去医院看病经历, 发烧就开盐水挂, 严重一点就青霉素或者先锋, 再严重一点打的啥我就忘记了, 都是整那些治标的见效很快的那种, 至于治不治本我就不知道了.
很小的时候发烧去过几次医院, 但是小学 6 年纪以后都没有过这么严重的病, 就没去过医院了, 都是自己买点板蓝根 39 或者小诊所医生开几片药磕磕再喝点水就好了
zapper
2022-11-24 17:18:14 +08:00
这可不算 debug ,这是在线上环境直接操作。
以我为数不多的见闻来看,小病看医书,中病做检查,大病开会会诊
很多确诊了是什么病都有对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没有现成方案的给你治好了那恭喜你成为了新素材
BiChengfei
2022-11-24 17:35:55 +08:00
做检查不也是死的治疗办法吗,只是大医院比小诊所多了设备。感觉医学还没突破,目前只能通过大量的病例,一遍一遍的调试出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
Pastsong
2022-11-24 17:39:13 +08:00
如果你的症状像感冒,即使有几百种其他疾病和你的症状一样,你得感冒的可能性最大,医生就会按感冒给你开药。
只有说吃药没用,产生了新的症状,或者有更多的检查报告,医生才能缩小可能的疾病范围。但是如果你一上来就给患者开了几万块的检查,排除了各种疑难杂症,最后查出来是个感冒,患者要弄死你。
GeruzoniAnsasu
2022-11-24 17:44:44 +08:00
……


药代动力学还靠谱一点点,其他人是对医学常识一点概念都没有吗


拿 OP 的例子来说,首先高烧提示严重免疫反应,然后典型病有肺炎、脑炎、脓毒血症等,这些疾病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分于其它类型的病症病理表现,因此检查肺部有没有感染、有没有癫痫等并发症、有没有外伤细菌感染等就可以初步排除不可能项。然后在病症比较类似难以区分的疾病中,还有病毒检查、影像学、组织切片 /涂片、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如激素水平、体液离子浓度等)等很多手段,如果这些还都检查不出来,那么有可能:
- 该医院医生的经历没遇到过罕见病
- 有人发明了新的犯罪手段


医院发烧挂水的原因:
- 患者神志清楚,除头痛流涕等轻微症状外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 患者无重大疾病史,如结核、免疫缺陷等会反复侵染发作的基础病
- 秋冬换季,流感发病率上升,因此初步判断这个患者也只是感冒
-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本来也不用治,那就糊弄他一下
- 生理盐水+葡萄糖,没有任何作用;抗生素,上世纪末广谱抗生素还是挺管用的,反正感冒要么细菌性要么病毒性合并细菌感染,反正青霉素总会有点作用,给他来一针。 今天应该不可能有医院感冒吊水给你上抗生素了,大概只会弄点感冒药常见成分,布洛芬、氨酚烷胺什么的(近 20 年没因为感冒去过医院了其实我不清楚)
silencil
2022-11-24 17:46:52 +08:00
根据我到处查偏头痛来看,是盲盒测试。有推断偏头痛的,有推断颈椎引起的。
tool2d
2022-11-24 17:48:22 +08:00
我以前也觉得医生和程序员类似,都是按照文献和各种资料,来进行操作。

实际住院后才发现,两个职业区别还是挺大的。代码写不好最多程序挂掉,还有很多可以修补的机会。而治病出现 BUG ,那是要死人的。

所谓“敬畏生命”,不去体验一把,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silencil
2022-11-24 17:49:18 +08:00
@silencil 哈哈 开个玩笑,不过我觉得说测试应该是没毛病的,只是测试手段是仪器。先根据经验和知识判断可能是什么情况,再进行测试,找到了 bug 就修复,没找到就再推断其他原因,继续测试,甚至直接改代码(下药)测试。
AlohaV2
2022-11-24 17:51:20 +08:00
测试环境可是🐀和🐇,医生个个都是生产环境 DEBUG 的大佬
Pastsong
2022-11-24 17:54:47 +08:00
@silencil 区别是测试可能给不了确定的原因,医生要根据经验和阅历在某个可能性范围内就要下判断
charlie21
2022-11-24 19:00:29 +08:00
外科手术岂不是等于反编译回去
akakidz
2022-11-24 20:37:01 +08:00
水平不行的医生和我写代码一样,自信满满的把测试提的 bug 单解决掉,一天后又被打了回来 /doge
被误诊和耽误最佳治疗期的病人并不是少数,只是不会告诉你罢了,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医死的
活那么大去医院看大病的次数没超过 10 次,误诊 2 次,虽然最后都没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那几天我身体是真难受啊
hfl1995
2022-11-24 21:03:31 +08:00
@charlie21 砸壳、解包、反编译、打包、重新签名
jumpshen
2022-11-25 00:44:06 +08:00
@tool2d 想多了,即使美国误诊率也有 30%-40%。排除掉心梗脑梗和多器官衰竭的疾病,一般很少出现危重且会立刻送命急病,所以就算误诊也不碍事,再查就是了
mijazz
2022-11-25 08:35:36 +08:00
@hfl1995 #17

没绷住哈哈哈,是不是留疤了就是 未验证的数字签名
hatw
2022-11-25 09:01:23 +08:00
先做 2 次核酸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89762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