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use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iaiuse

iaiuse

V2EX 第 697578 号会员,加入于 2024-06-23 23:26:18 +08:00
iaiuse 最近回复了
14 天前
回复了 IterX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大模型上下文工程实践指南-序章
https://jimeng.iaiuse.com 在 github 开源了,可以实施
28 天前
回复了 line 创建的主题 随想 AI 把活干了,人干啥?
( Vibe Coding )“氛围编程”的本质,就是以 AI 的速度疯狂堆积技术债。
AI 编程是把双刃剑:做原型是神器,但用于长期维护的核心项目,就是灾难的开始。
让不懂技术的人用 AI 开发核心产品,就像给孩子一张无限额度的信用卡—— 一时的风光,换来的是日后无尽的债务。
驾驭 AI 的关键,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提升“理论构建”能力。人必须是缰绳的掌控者,而不是被 AI 牵着鼻子走。


作者: Richardson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5fca1c2e
28 天前
回复了 jacketma 创建的主题 随想 AI 如何杀死人类?
未来的职场分野,不在于“用不用 AI”,而在于你是“驾驭 AI”,还是“被 AI 驾驭”。
AI 最大的风险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外包”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导致认知退化。
不要把 AI 当作完成任务的“外包工”,而要把它当作激发思考的“陪练师”。每一次提问,都应是一场你主导的深度对话。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 AI 的输出,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而是你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


作者: Richardson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13899e70


“氛围编程”的本质,就是以 AI 的速度疯狂堆积技术债。
AI 编程是把双刃剑:做原型是神器,但用于长期维护的核心项目,就是灾难的开始。
让不懂技术的人用 AI 开发核心产品,就像给孩子一张无限额度的信用卡—— 一时的风光,换来的是日后无尽的债务。
驾驭 AI 的关键,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提升“理论构建”能力。人必须是缰绳的掌控者,而不是被 AI 牵着鼻子走。


作者: Richardson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5fca1c2e
28 天前
回复了 muchan92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你们怎么看待 AI 和人类抢饭吃
未来的职场分野,不在于“用不用 AI”,而在于你是“驾驭 AI”,还是“被 AI 驾驭”。
AI 最大的风险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外包”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导致认知退化。
不要把 AI 当作完成任务的“外包工”,而要把它当作激发思考的“陪练师”。每一次提问,都应是一场你主导的深度对话。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 AI 的输出,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而是你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


作者: Richardson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13899e70
用了很长时间的 vibe coding ,只是以前不这么叫而已。然后就会带来过度依赖的问题

未来的职场分野,不在于“用不用 AI”,而在于你是“驾驭 AI”,还是“被 AI 驾驭”。
AI 最大的风险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外包”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导致认知退化。
不要把 AI 当作完成任务的“外包工”,而要把它当作激发思考的“陪练师”。每一次提问,都应是一场你主导的深度对话。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 AI 的输出,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而是你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


链接: https://iaiuse.com/posts/13899e70
“氛围编程”的本质,就是以 AI 的速度疯狂堆积技术债。
AI 编程是把双刃剑:做原型是神器,但用于长期维护的核心项目,就是灾难的开始。
让不懂技术的人用 AI 开发核心产品,就像给孩子一张无限额度的信用卡—— 一时的风光,换来的是日后无尽的债务。
驾驭 AI 的关键,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提升“理论构建”能力。人必须是缰绳的掌控者,而不是被 AI 牵着鼻子走。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5fca1c2e
30 天前
回复了 xujia1998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诸位有没有好的 vibe coding 最佳实践方式
“氛围编程”的本质,就是以 AI 的速度疯狂堆积技术债。
AI 编程是把双刃剑:做原型是神器,但用于长期维护的核心项目,就是灾难的开始。
让不懂技术的人用 AI 开发核心产品,就像给孩子一张无限额度的信用卡—— 一时的风光,换来的是日后无尽的债务。
驾驭 AI 的关键,不是放弃思考,而是提升“理论构建”能力。人必须是缰绳的掌控者,而不是被 AI 牵着鼻子走。


作者: Richardson
链接: https://www.iaiuse.com/posts/5fca1c2e
来源: AIMeticulousl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7 天前
回复了 zczxc44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想问下大家如何解决内耗
据说有这样一些视角:

1 、内耗可能带有自卑,背后蕴含着自恋。意思是说,你觉得自己应该这样,但是没有达到,所以自卑,然后内耗,我为什么不能这样。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就是,你看到一个人会箜篌,看到一个人会丝竹,可能不会觉得自卑,不会觉得内耗,因为你不会觉得自己应该会这个,所以无所谓。那么反过来想就是,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应该达到呢?这里面可能就会有自恋的成分。如果深入挖掘可能会发现是什么东西自恋

2 、内耗可能是因为有模糊,能力模糊,认知模糊等等,意思是说,我们看到别人如何如何,觉得自己也应该如何如何,但是这个问题一旦深究下去,在逐步清晰的过程中,就发现其实不用需要内耗,也没必要内耗。

比如说和同事的关系,会让你觉得自责,内耗,深究可能会发现,中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这个问题的边界是模糊的,定位是模糊,关系是模糊的,如果清晰了,可能会改善

3 、课题分离,课题这个词可能不好理解,大概意思是说,该是你能管能解决的,就是你的问题,不是你能控制的就不是你的课题。同事的感觉你无法控制,就不是你的课题,你的课题是表达你的想法,表达出来了,对方如何接收就是对方的问题了。大意如此吧

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95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2ms · UTC 21:37 · PVG 05:37 · LAX 14:37 · JFK 17:3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