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djyde
V2EX  ›  程序员

不上班的第一年

  djyde ·
djyde · 35 天前 · 19719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5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原载于我的独立博客: https://lutaonan.com/blog/a-year-off-work/

2023 年的 5 月,我离开了微软,开始了自己做产品的旅程。到现在刚好满了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不少事情,有些在 2023 年终总结里提到过,这一篇我想更详细地列出在这一年我具体做了什么、对自由职业的思考、对做产品的一些思考等等。

首先是我的产出,这一年我的产出主要是两个产品、一个播客。

两个产品

Notepal

离职后第一个认真做的产品是 Notepal, 这是一个用于把微信读书笔记同步到各个笔记应用的插件。我在这篇文章详细写过这个产品的起源和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的一些思考。我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只卖 50 块的插件,在这一年帮我付了我一整年的房租。

EpubKit

EpubKit 是另外一个我投入比较多的产品。这是一个把网页转成 ePub 电子书的工具。正式上线不到一个月,收获了几十个付费用户。

一个播客

刚好今年的 5 月份也是我和 GeekPlux 一起做的播客节目《代码之外》 的一周年。起初我们只是玩票性地做闲聊节目,后来因为有了听众来信的栏目,我们慢慢会讲更多职业发展方向的主题,这些主题意外地无形中对很多听众有不少的帮助。后来还邀请我刚工作就很欣赏的前辈勾股作为来信栏目的常驻嘉宾,为节目带来了很多很好的观点。今年在参加一些线下活动时,有些听众会跟我说从节目中得到了启发。从统计数字上看,我们好像的确是做了一件影响力不算小的事:

  • 小宇宙订阅数 6000+, 总播放量 11 万+
  • Bilibili 粉丝 6000+,总播放量 13 万+
  • YouTube 订阅数 2500+, 总播放量 3 万+

在这一年,我对于做产品和生活都有了很多思考。对于不上班这件事,有人羡慕,有人好奇,刚好在这篇总结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不上班的好处和缺点。

不上班的好处

时间自由

不上班的好处对我来说最明显的是时间自由。我是一个喜欢晚睡晚起的人,所以对我来说,准时上班是一件很难的事。不上班可以让我睡到自然醒,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认识不同的人

上班的时候基本只能认识职场环境里面的同事朋友,或者在网络上交流的朋友。但是在自己做产品后,我开始认识一些同样是在做产品的朋友,和这些朋友可以聊得更深入。这些人往往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非常多。我经常觉得如果我只是和以前一样在公司上班,业余写写博客和开源,我可能很难和这些朋友有共同话题,最多也只是互相点赞之交。

赤裸地直面市场

不上班后只能完全依靠自己赚钱,这代表我需要很赤裸地直面市场。

第一层赤裸,指的是脱离公司,作为一个个体,我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什么他们认为值得为我付费的价值?

第二层赤裸,指的是一个产品如果脱离大公司本来就有的入口红利,我靠什么给我的产品带来自然流量?

这些都是很难的问题,但一旦开始学习,收获都是巨大的,而且都是属于自己的。在公司里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我们很容易把公司给的平台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很容易把流量看成是理所当然会有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学习到很多以前不会主动学习的技能。

学习到更多技能

自己做产品的时候,没有公司平台给的入口,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做 marketing. 也是只有在自己做产品的时候,才会发现要别人发现你的产品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回想以前在阿里做业务,我们写一个营销活动页面,只要把入口放到某个栏位,基本不需要担心没有流量。

为了获客,我学会了研究 SEO, 学会了怎么做小红书,读了很多关于 marketing 的书。这让我学习了很多技术之外的知识,我觉得这些知识是终生受用的,而且它们不仅可以在互联网行业受用。

不上班的缺点

没有固定收入

不上班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固定收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坦率地说,我以前买东西基本不看价格,只要觉得有价值,我就会买。没有固定收入之后,我买东西变得更加谨慎了。比如最近我很想买一台 Studio Display, 换作以前,无需多想,直接下单。但是现在,我会想我要卖多少份软件才能 cover 这台显示器,想想还是算了。

有时候我的朋友说羡慕我不用上班,我就跟他们说我这一年的收入还没有你们一个月赚得多,他们心理也就平衡了🤣。

孤独

可能有些人就是喜欢不用和别人交流,但对我来说,我是喜欢社交的,我在适当的社交中可以获取能量。不上班的时候,大部份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写代码,看书,在网上和朋友聊天。有时候一整天都不需要开口说一句话。到后来我有点受不了,开始到外面的咖啡厅办公,只要能见到旁边有活人,就能有所缓解这种孤独感。

不确定性

上班有上班的不确定性要面对,不上班也有不上班的不确定性要面对。你无法确定这种生活可以维持多久,你的产品是否能卖得出去,就算卖得出去,它是否能养活自己,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

这些就是我体会到的不上班的一些优缺点,接下来,我想讲讲这一年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我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思考和感受

独立开发?

「独立开发」这个词在这一年非常火,用来标签像我这样自己做产品的开发者。其实我一直不称自己为「独立开发者」,因为我根本不想「独立」开发。我想做 scope 更大的事情,只是现在还没有条件。如果可以,我更愿意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产品。就像 61 的谜底科技,像少楠的 flomo.

而且自己做产品这一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真正要做「独立」开发是很难的,因为没有人能擅长所有技能

没有人擅长所有技能

曾经我觉得只要我愿意去学,我就能做好。比如设计。我很注重产品的 UI/UX 设计,但我一直没有经过认真的设计学习和训练。我读了些关于 UI/UX 的书,以为就可以成为一个设计还不错的程序员。后来发现我错了,理论和实践之间原来有一条很大的鸿沟我虽然知道很多设计和用户体验的理论,但是一旦真正动手做页面,这些理论完全无法转换成实际的设计。

这是因为设计和写代码一样,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优秀的设计师可能有审美天赋,但他们一定也是每天都观察大量的设计,在自己的脑中内化了很多设计的模式(我不知道有没有专业的术语来形容),这些积累使他们可以面对一个新的需求的时候,根据自己内化的东西产生新的设计,这是我这种只读过一些理论的人无法做到的。正如会写代码的设计师,可能可以写一点能跑的代码,但缺乏多年的代码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像真正的专业程序员一样根据经验做好技术选型和想应该用什么设计模式( design pattern )的。

不过,我还是学会了在看到一些设计的时候,比以往更深入地去思考这个设计,这些元素为什么会这么摆放,颜色是怎么运用的,等等。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Notepal 和 EpubKit 同时做,让我更能体会到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放在一个产品 4 小时,那么另外一个产品投入的时间就永远少了 4 小时。而且上下文切换( context switch )是非常耗精力的。比如你正在修产品 A 的 bug, 这时用户报了产品 B 的 bug, 要从产品 A 跳转到产品 B 的开发,是很难一下子切换过来的。

所以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产品就不需要项目管理,还是得学会充当自己的 manager 管理自己。给项目列好 roadmap, 排好需求优先级。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专门请教了图拉鼎,他告诉我要把自己当成不同的角色来用,比如规定上午作为客服,专门处理用户反馈,下午是程序员,专注写代码。这个方法也让我很受用。

自己做产品,同时要充当开发、marketing 、客服、产品设计,我觉得这是「独立」开发的最大挑战。

学会专注

开发完 Notepal 后,我曾经陷入了很长时间的 burnout. 眼下赚的钱也不多,但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期间有一些零星的 idea, 开发完后也不了了之。后来开发了第一版 EpubKit, 有了一些用户,之后又 burnout 了,因为开始觉得它做得不好,也很小众,渐渐又想放弃,想做点别的试试。

后来一些朋友「批评」我说我不够专注,我也开始反思,其实自己做的东西不算很糟糕,只是自己太着急,没有把它们都做得极致就失去耐性。经过反思,我决定好好打磨自己现有的产品,才有了现在这一版自己比较满意的 EpubKit.

乔布斯说专注不是指只做最好的,而是对其它也很好的东西 say no.

另外,缺乏专注很有可能会消耗用户对你的信任。

警惕「快速试错」

「快速试错」、「快速验证想法」是很多人做产品的信条,我相信快速验证想法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交给用户的这个产品不应该是一个半成品,它最好是一个 Finished software. 也就是说,即使你不再维护这个产品,它还依旧是个可用的软件。

我曾经也「快速试错」,发布了一些产品,最终不再维护,甚至还有几个用户付费了。我对这种「试错」是愧疚的,因为这很有可能伤害支持你的用户。因此我现在反而发布新产品会更加谨慎,要把用户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这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总结

以上就是不上班的一年我对自己的一些思考的总结,希望对读到的朋友有帮助。这一年我其实算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收入微薄,但做产品也算是能卖出去,能解决很多人的需求。但同时我还是处于迷茫的阶段,认为自己做的产品还是小打小闹,scope 太小。我还是希望将来能做出满足更大众需求的产品,覆盖面能更广。

我的这些观点不一定对,但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程序员脱离公司的其中一种可能性。

132 条回复    2024-05-19 10:27:26 +08:00
1  2  
8Ri72kLA9ORo6m6f
    101
8Ri72kLA9ORo6m6f  
   35 天前
大佬成家了吗?家庭支出能覆盖住吗
yyfjj
    102
yyfjj  
   35 天前
@Pionear 一个找到需求,以及找到买家,这是对独立开发者来说的大难题,技术倒不是问题。
jackieshawn95367
    103
jackieshawn95367  
   35 天前
学习,共勉
wangcansun
    104
wangcansun  
   35 天前
牛啊,支持!
13240284671
    105
13240284671  
   35 天前
@itcong 在微软工作估计早就财富自由了
RoccoShi
    106
RoccoShi  
   35 天前
厉害
oneisall8955
    107
oneisall8955  
   35 天前
好厉害!膜拜膜拜
shoalyu
    108
shoalyu  
   35 天前
膜拜
Oceanz
    109
Oceanz  
   35 天前
支持,感谢分享。
idhuzhongyuan
    110
idhuzhongyuan  
   35 天前
写的好带来的思考很多,看到了未知方面的一些确定性
a852695
    111
a852695  
   35 天前
学习了,非常干货有用的分享。
messaround
    112
messaround  
   35 天前
价值百万的帖子
cocong
    113
cocong  
   35 天前
难,如今一旦做得好,马上就被大公司抄袭。
kkth
    114
kkth  
   35 天前
离职微软?大佬错失今天微软全家移民美帝的利好了
SurgaOrange
    115
SurgaOrange  
   35 天前
好奇 OP 的产品收入如何,主要是靠会员收入吗?
louisxxx
    116
louisxxx  
   35 天前
我会想我要卖多少份软件才能 cover 这台显示器。你现在等于自己做生意了。自己做生意为了生存自然而然的学会了一切价值成本考量。
AlwaysBee
    117
AlwaysBee  
   35 天前
谢谢分享,同为独立开发者,很赞同👇

“「快速试错」、「快速验证想法」是很多人做产品的信条,我相信快速验证想法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交给用户的这个产品不应该是一个半成品,它最好是一个 Finished software. 也就是说,即使你不再维护这个产品,它还依旧是个可用的软件。”
UncleCAT4
    118
UncleCAT4  
   35 天前
厉害,看了下大佬的 GitHub ,之前用过的评论系统居然是你的,厉害!
quietjosen
    119
quietjosen  
   35 天前
加油,坚持,等待复利效应来临。
v2bili
    120
v2bili  
   35 天前
希望不是从 azure ai 部分裸辞。哈哈哈
sparky
    121
sparky  
   35 天前
前段时间听到过你们聊新加坡的博客,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大佬,加油
GeekGao
    122
GeekGao  
   35 天前
感谢分享
yoching
    123
yoching  
   35 天前
我觉得最难应对的是孤独,当然它也是可以最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只要能见到旁边有活人就能缓解。当处于孤独的生活模式中,它能从根本上瓦解我们的行动力。
imomoray
    124
imomoray  
   34 天前
除了构建,还得学会变现
先找到客户比先做出产品更重要
积极的活跃在产品相关的社区,比如第一个产品,就得先找到一群使用微信读书的人
hpen551
    125
hpen551  
   34 天前
一起加油!
shilianmlxg
    126
shilianmlxg  
   34 天前
翻了 op 的博客,原来 22 年看的 logseq 的教程原来是 op 啊。op 太强了。
前端页面仔想问问大佬,只会 react 和 vue 的网页和小程序,现在遇到了瓶颈,面试找工作都是需要你会:
1. react native 等跨端 app
2. 会 nest egg koa 等全栈技能
因为看了大佬的博客,说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两个模块也挺不一样的,都各自需要很多的精力。
问下大佬,页面仔现在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能力呢,前端的尽头是全栈吗?
tyrantZhao
    127
tyrantZhao  
   34 天前
Orz
djyde
    128
djyde  
OP
   34 天前
@shilianmlxg

如果说目的就是面试找工作,那就按照 JD 来学就对了。时间和精力有限的话,选其一就好了。我觉得对于面试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会很多,而是你会的满足岗位的大部分需求,**且你能证明你有学习能力**。

比如我到了微软,其实写的大部分是 C#, 但是公司面试我不会要求我会 C#, 因为我在其它方面做到的成果,可以证明我经过学习,同样可以写得不差。我相信工作过几年的人都会意识到,大部分业务,其实不需要你有多深入的知识。

至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我想应该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喜好和天赋都不同。举个例子,如果你天生对读开源框架源码有兴趣,那你不可替代的能力很有可能就是你了解 React, Vue 源码。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就是喜欢做产品,所以我在做产品的时候必须得前后端都写,不见得我前后端都写得很好,但在别人看来,我不可替代的能力就是能根据需求独立全栈地完成一个功能。

我觉得在做技术的群体当中,「热爱」是唯一一个不可替代的能力,不管你热爱的方向是什么。只要你比别人打从心底地「热爱」你在做的事情,你就能超越 99% 的人。

另外我们的节目《代码之外》其中一些单集也许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shilianmlxg
    129
shilianmlxg  
   34 天前
@djyde 谢谢大佬,这就去关注播客。
另外想问下大佬,半路出家的页面仔,
1. 没有系统的学过大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需要去补一下线性等大学专业课吗(线性代数、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算法设计及分析)?
2. 算法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在实际项目中运用的多吗?
3. 另外大佬 logseq 的课程可以提上日程吗,现在变了好多,期待大佬的新一期的 logseq 视频,结合宁的工作流和笔记系统再讲一下。
djyde
    130
djyde  
OP
   34 天前   ❤️ 1
@shilianmlxg #129

1. 大部分情况不需要
2. 最好是至少把 easy 难度的题都掌握
3. 我现主力用 Apple Notes...

🤣 如果你确实想更深入地聊技术发展的话题,可以约我付费咨询 https://lutaonan.com/consulting/
GaryLz
    131
GaryLz  
   34 天前
早已是 Beyond Code 听众 ,启发很多,感谢 op
roostinghawk
    132
roostinghawk  
   31 天前
独立开发走国外产品路线是不是更好点?毕竟国内用户付费习惯比较少
1  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4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19:22 · PVG 03:22 · LAX 12:22 · JFK 15:2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