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

2015-03-04 11:59:52 +08:00
 wheatcuican
转载自微博,以下为部分原文:
刚看到知乎上有人问,“《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排名第一的高票答案获得7千多赞,列举了10条错误,其中有几条是我专业领域内的。
对于《穹顶之下》这样的作品,涉及到很多专业科学知识,大家在网上进行讨论,这是很好的事。
不过遗憾地是,这条获得7000多赞的答案,本身就有很大问题——至少在我的专业领域内。

原文链接: http://weibo.com/p/1001603816442071004998

PS: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我很喜欢“不喜欢柴静的作品很正常,但是在批评她的作品的时候,请保持自我的节操。”
XD
542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58 条回复
sumanx
2015-03-04 12:05:04 +08:00
《《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的错误
jkneedout
2015-03-04 12:06:45 +08:00
请去知乎
wheatcuican
2015-03-04 12:09:52 +08:00
@jkneedout 热议主题第一那篇都可以,我却要被“请”去知乎?
pkpxxd
2015-03-04 12:31:50 +08:00
原文列举了10条错误,这里反驳了4条,然后大家就觉得这篇“错误的错误”赢了,愚蠢的人类啊~
xfspace
2015-03-04 12:36:28 +08:00
@pkpxxd 可以促进 “错误的错误”的错误 出现。
wheatcuican
2015-03-04 12:40:54 +08:00
@pkpxxd 外星人你好,反驳了4条,说明原文就是有的错地方,有什么不对么?
也没人觉得“这篇“错误的错误”赢了”
你还是回到你的星球比较好。
FrankFang128
2015-03-04 12:43:09 +08:00
输赢重要吗,
wheatcuican
2015-03-04 12:55:57 +08:00
@FrankFang128 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关注“雾霾”。
ynyounuo
2015-03-04 12:58:26 +08:00
哈哈,你这篇反驳还不如知乎上的那些反驳呢,根本就看不出任何专业背景啊,就是一个外行的质疑罢了
youling
2015-03-04 13:01:58 +08:00
@pkpxxd 原文不也只列举了10点就否定了整个视频吗?不过,作者本人已经修正了自己不严谨的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75780/answer/40988020。这些批驳者自己的观点都没站稳就开喷了,然后才会有 “XX的错误”、“‘XX的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的错误”……
wheatcuican
2015-03-04 13:12:09 +08:00
@ynyounuo 哪怕就算是外行,也不妨碍说明知乎那回答的不正确。
ynyounuo
2015-03-04 13:16:18 +08:00
@wheatcuican
当然妨碍,因为不具备可信度。
光从自我的逻辑角度出发去否定东西是不具备可信度的,除非看客感情上本生就趋向于一种结果。
pkpxxd
2015-03-04 13:22:31 +08:00
@xfspace @youling 我也很期待XX的错误的错误的错误......(省略循环N次),人类们就是为了反驳而反驳,反驳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理。

@wheatcuican 不知道你回复我的意义在哪里,
1. 你问我“原文有错”这件事“有什么不对么”,可我本来也没说“原文有错”这件事“有什么不对”啊
2. 下面评论中大批网友表示支持《的错误的错误》,如果把这篇微博看作《的错误》vs.《的错误的错误》,那么在该微博的评论区内《的错误的错误》赢了,因此并不是像阁下说的“也没人觉得‘这篇“错误的错误”赢了’”

再次给某些人类们解释一下:

客观现实:
《的错误》提出10条错误,《的错误的错误》反驳《的错误》4条,于是下面评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的错误的错误》

主观结论:
愚蠢的人类啊~
wheatcuican
2015-03-04 13:41:51 +08:00
@ynyounuo 我不知道哪里“不具备可信度”,非要搬出一大堆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才叫做“专业”?
从你的逻辑角度出发,你就该知道由部分来否认全部,就是错误的。
从你的逻辑角度出发,你就该知道一篇文章里反复的出现“我们一般不这么用” “我是觉得一般不会这么用”是多么的“业余”。

能让全民关注雾霾,重视雾霾,就是成功的。社会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需要的是通俗易懂,而不是学术论文。知乎的那个回答,我看到的更多是优越感,甚至是贬低。
wheatcuican
2015-03-04 13:45:03 +08:00
@pkpxxd 你和那个知乎的回答差不多,满篇的优越感。
自己无所作为,别人做出些什么的时候,就必须开始驳倒,以至于“批倒批臭”?
ynyounuo
2015-03-04 13:45:42 +08:00
@wheatcuican
所以说,关注点应该在于雾霾,而不是一场演讲或者说记录片。
你对我的话臆想过多,我就不多说了。
imn1
2015-03-04 13:49:15 +08:00
各位继续,辩论是好事,反驳是辩论的一种形式

论文三原则
1.论点正确(或者说不能提出“无需论证就可直接判断为错误的观点”)
2.论据正确
3.论证过程正确(论据和论点存在合理关系——逻辑成立)

如果一篇论文的论点正确(待论证),论据部分错误,其余论据是否完全支持论点(待定),这样的论文是失败的,因为论证过程不正确,“否定这篇论文”是成立的,至于是否否定该论文的论点则要另文论述


最后,“愚蠢的人类”不好,应该对事,不要对人
imn1
2015-03-04 13:55:32 +08:00
补充一下上一贴:
LZ 提的那篇 weibo 只是否定了某个回答,并未具体否定那个回答里面的判断(论点),这个要分清楚了
wheatcuican
2015-03-04 14:14:35 +08:00
@ynyounuo 我只知道,这个视频出来之后,我周围的人都在关注PM2.5了。没有这个视频,哪里来的这么高关注?
wheatcuican
2015-03-04 14:19:31 +08:00
@imn1 对的,说到点子上了。
感觉现在的氛围就是:你要不就说我是对的,完全赞同我;要不就说我是错的,完全否定我。别的不许多说,也不许指正。
赤裸裸的“站队主义”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7436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