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互联网团队应该如何运作与传承?

2013-06-20 19:32:58 +08:00
 paicha
目前正在做的一些事:

论坛、PT 站、媒体中心

我们去年招新的时候分成了三个部门:运营部、技术部、宣传部(差不多是对应上面的三个项目)
去年的招新说明:http://bbs.gxgk.cc/thread-1497-1-1.html

去年招新的时候,由于和学校谈官方支持,错失了招新的时机,10月份才开始招人。两轮面试 + 半个月试用期最后招了十个新人进来。其实是不太满意的,但也没得选了,亦考虑大一新生要求不能太高,就这样将就了,期待他们后续的成长。

然后到现在,差不多一年过去,团队的主力还是招新之前的三个人。新人都不积极,没有热情,一个月三次会议左右,分配的任务不是拖延就是完成度不高,也没有提出想法主动去做一些事情。甚至还有两个人后期都没参与到团队里,忙着竞选学生会主席团去了。

想了想,除了新人不够优秀之外,也跟我带团队缺乏经验有关。打算今年9月份要招一些真正有技术和想法的新人才行,以技术驱动创新力。

关于团队招新、团队协作、保证执行力、传承经验技术等等,大家有什么经验或者建议分享?
338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36 条回复
Hyperion
2013-06-20 20:18:39 +08:00
招有时候真的想参与的人可能不会冒头,就算出现的也是很功利的类型,这点有深刻体会+深恶痛绝…… 技术运营可以合并,宣传改编辑。

尽量用海报方式嘛,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在Email 和通讯工具上聊就是比当面的要好,技术类的最低标准起码是能用梯子,而且不要招“体制内”人员,80%基本看看只有付出没有回报,都变成大坑了。

如果能有一定资金支持,那就最好了。最低限度是,定期拉出来吃顿饭聚一聚…
paicha
2013-06-20 20:29:48 +08:00
@Hyperion

因为是非官方组织,不能贴海报。我们去年招新是去课室派宣传单,印刷二维码,通过 docs.google.com 提交简历。

线上聊的话感觉怪怪的,问答说几句就没了。感觉面试会踏实、全面一些。

团队的团体活动几乎为零……这个确实做的不好,主要也是因为没钱。
Hyperion
2013-06-20 21:21:59 +08:00
@paicha 找相关体制内部门帮忙嘛, 不知道具体规定. 如果按社团算, 应该可以张贴吧?

线上部分, 最好是能聊起来啦. 有些人看上去很闷很冷, 其实内心还是很闷骚的. 线上网下可以结合一下, 有些学弟就是在线上才聊得起来... 有些同学喜欢单打独斗, 接触深了才能认识到他另一面. 今年我这边一口气捉住三个, 其中一男一女都是这个类型 (下一届管事的算是齐活了...

假大空、红有三(身份红思想红行为红)的基本都不靠谱.

团队活动, 偶尔聚一聚, 不一定要很多付出. 偶尔吃顿饭, 就差不多了... 食堂也可以附近小菜馆也可以... 大家变成朋友, 能预防很多问题的发生 (当然这不是目的...
paicha
2013-06-20 21:32:24 +08:00
@Hyperion 感谢,受教了,已添加备忘。
Hyperion
2013-06-20 21:52:11 +08:00
@paicha 擦汗, 只能说分享下经验... 说受教有点那啥了 =3=
paicha
2013-06-20 22:07:22 +08:00
@Hyperion 有收获嘛~ _(:з」∠)_
ipconfiger
2013-06-20 22:29:57 +08:00
官方支持太扯淡了,当年在学校拉扯起一个网站,风靡全校,结果毕业的时候交给了院团委,才过了2年就断了香火,现在想起来真是不胜唏嘘啊。8年前的事情了
paicha
2013-06-20 22:38:06 +08:00
@ipconfiger 额,太残忍了……

我们打算是官方支持、学生独立运营。校方也懒得请人管理,不如给学生实践。
ipconfiger
2013-06-20 22:41:13 +08:00
@paicha 我觉得毕业了就甩手还是不行,应该再代个一两年,等新一代的管理团队完全成熟了再脱手。或者成立一个长老会,毕业后有钱了也有资源了都可以再帮助网站继续发展
paicha
2013-06-20 22:50:12 +08:00
@ipconfiger 大一招新,让他们折腾一年觉得也差不多了,还不能接管的话就说明能力问题了。

确实毕业之后还可以支持,除了资金、技术、还可以携带一些师弟内推实习什么的。

不过这个得要自己毕业后有些成绩才行 O(∩_∩)O
lecher
2013-06-20 23:44:50 +08:00
技术方面,大一的刚来什么都不会,以培训为主,大二大三才是中坚力量,重任交给大二的做,由大三的提供技术支持。大四还有精力留任的做为委员会进行决策。少开会,多做培训和技术的事情。招新不要仅局限于大一,大二的也可以考虑。有条件多做分享的讲座,即能锻炼骨干又能做宣传。如果毕业的,有经济基础的话,回馈一下社团。组织个捐赠帐号,域名空间还有社团活动什么的由主席团决定支出的费用。

宣传上,在学校就是要折腾的,弄得太正式有的人就不愿意陪你玩了,总开会不是个事,不如多做创意大赛之类的活动,我在学校的时候社团就是组织电脑义诊之类的,增加社团的线下影响力,或者想办法打通各个社团的宣传部,保证自己的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发布其他社团的活动信息。

话说cc域名收录不好,可以的话换org吧。
paicha
2013-06-21 00:17:14 +08:00
@lecher 感谢你的建议,已添加备忘。

确实忽略了培训这个问题。开会大多讨论一些工作,然后分配工作,没有怎样交流一些经验技术。讲座和比赛活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不过需要学校的支持。我们也准备和校方谈。

域名是师兄买了之后才把我拉来搞论坛,现在换的话成本比较高,也就没打算换了。
hitigon
2013-06-21 03:11:55 +08:00
楼上都说得挺好的,稍微有点类似经验,说点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重复

lz说技术创新,但实际操作还是挺难的,人难找,也难培训,团队合作更需要磨合和训练,除非有很有经验的人。所以招聘上,严格筛选,一开始不要招太多人搞技术,leader一定要是综合能力比较好,技术和耐心俱佳。

然后就是其他非技术类的,但最好能稍微懂点技术(或者能理解,方便于技术交流),却更擅长搞策划宣传人际等等的人来领导。

少开会,多搞线下线上活动(资金一定要有),平时成员之间多聚聚,也算是种很不错的经历。
paicha
2013-06-21 08:01:26 +08:00
@hitigon 感谢你的建议,已添加备忘。

培训的时候注重实践。除了技术,也要注重招一些策划宣传的能人。
suziewong
2013-06-21 11:05:30 +08:00
从技术角度出发,个人觉得团队的Leader必须是技术的。

1.人才是要培养的,虽然每年我们报名的n多人,但是能成长为骨干的人真的很少。会做产品的童鞋就更少了,不懂技术的产品是木有出路的

,不懂产品的技术同样也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想找个技术与产品兼顾的人很难。我只能说人才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学校里面。


2.团队招新,宁缺勿滥,遇到牛人,主动出击,三顾茅庐,邀请加入。每周/每2周做技术交流会,新人每周写周报,团队要有wiki,我们采用

Google Group(沉淀知识)+Wiki(技术整理传给后人)+QQ(讨论)的形式。

3.团队协作,我们外网开源项目用Github协作,以前内部私库用Gitlab做团队协作开发。为了安全和私密,可以选择自己搭建Gitlab或者去用

bitbucket。如果技术人员多了,前端,设计,后端,人肯定各有擅长,建议为了团队以后的发展,请把所有的代码API化,免得后人重复造轮子,前端用起来也方便。关于技术开发的细节,关于团队协作不是一天就可以搞定了,是要磨合的。Ps.其实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单兵作战的。


4.执行力,这个是管理经验了,我也不是非常适合带人,但我感觉一个团队要培养出责任感,执行力不会差。


5.曾近我们有.edu.cn的域名,后面果断换了.com的,顺便买断了.net .org和i打头之类的。楼主赶紧出手,不留后患,我们当年有太多的竞争对手了。



6.楼主不要担心,当年我们团队的元老也是3个人撑起了整个社团,相当辛苦,到现在发展成的校级组织.(现在我们面临团队过于臃肿,蛋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s.PT,我们是10年搞起的,是最火的产品了,不知楼主是那一套方案?曾经我们开源一套PT整合ucenter的版本(现在我们自己做了一个用户中心,架空了ucenter,一个账号使用全部产品,顺便接口化,提供出去给全校的开发者用,让他们也能直接使用我们的用户资源)。我不知道现在网上有没有好的PT站开源代码,我们用的还是浙大的NexusPHP,代码丑到爆。其实真希望如果我在大学里有能力与时间,重新写一套。

Ps.可以去我博客里看一下开学写的http://blog.imsuzie.com/5bd24c24b7945598d60ab7b192783ac1/ 这篇文章,我们团队每年暑假or寒假调研都会跑出去和其他高校团队交流,其实你遇到的问题,我们曾经或者正在遇到,感觉大家都会是差不多的。没事可以QQ交流吧。
Hyperion
2013-06-21 13:37:34 +08:00
@suziewong 吐槽一下, 其实完全不必这么复杂. 机构太复杂基本就是给后人挖坑. 10来个人就已经很多了. 要活的时间长, 虽然进入体制是最靠谱的, 但我看到许许多多的例子, 就像@ipconfiger 说的那样, 一托付团委之类的奇怪部门, 马上味道就变了. 特别是现在, 这种体制内的学生组织越来越功利化, 越来越傲慢, 再加上如果学校再给你配几个靠谱程度为0的辅导员, 基本就没活路了.

而且, 要做到这样的规模, 起码要做3代以上才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参考性. 毕竟不是每个学校都像浙大这样, 人多能海捞. 像我这样的学校一届出个1个就很让人兴奋了.

小社团形式, 是我感觉最好的一种形式, 木有之一.
paicha
2013-06-21 14:41:58 +08:00
@suziewong

非常同意学生团队不懂技术做不出产品的说法,在学校里找技术和产品兼顾的确实很难,包括现在自己也是半斤八两。

现在感觉团队也有些臃肿了,不做事的多,确实要宁缺毋滥,有些单兵战斗力能顶一个懒散的团队。

团队现在还很初级,主要是QQ讨论,用 Trello 协作。也准备计划做一个 WiKi ,你们是用什么 WiKi 程序呢?或者方便让我看看你们的 WiKi 么?

团队规模小,技术就更没有分前端什么的,基本上是两三人折腾搞定。你的经验对以后团队的成长很有参考价值。

CC域名这块,前面的回帖也解释过了。至于「.com 」则被抢注了,暂时还买不起。买断其他域名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学校基本上就是我们一个论坛。被人抢注域名模仿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

你们好厉害,可以开发用户中心并且开放接口。不过就算我们也这样做,但是学校也没几个开发者……(三流大学跟浙大完全没法比 o(╯□╰)o )PT 现在我们用的也是 Nexusphp ,好不容易跟网络中心要了个服务器,然后靠团队几个人日日夜夜做种发资源就搞起来了。现在的瓶颈就是没硬盘空间了,希望到时候跟学校谈拢之后,搞个下载机、分流仓库什么的。目前规模还很小,仅限校园网访问。我们学校不限流量,大家都喜欢开迅雷离线;而且同学们不熟悉PT,小白上手有一定难度,所以人气也不高。不过倒是累积了一部分忠实用户,天天上传新资源(没硬件条件,所以还没专门弄一个发布组)。

很感谢你的分享,收获不收,遇到问题再请教你。
Reset
2013-06-21 14:45:51 +08:00
私以为,如果要想降低培训成本的话,从大一第二学期或者大二人员中招聘更好
另外技术传承的问题,这可能不是是从技术去考虑,而要看你们团队做出了什么受本校学生喜欢的作品,有学生常用的作品就不愁招聘和传承
一句话就是的影响力!
Mutoo
2013-06-21 15:47:38 +08:00
通过 docs.google.com 提交简历,哈哈……
paicha
2013-06-21 15:53:37 +08:00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7304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