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gzelvis  ›  全部回复第 50 页 / 共 69 页
回复总数  1373
1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69  
@jsonline 他们没有用户消费记录消费习惯 和 GPS 数据
2016-02-28 03:24:13 +08:00
回复了 hunau 创建的主题 MacBook Pro 下个月 Macbook Pro 会更新吗?
六月, 3 月只有 iphoneSE 和 iPad Pro mini
其实有些话我一直没说,因为说了怕是得罪阿里上班那位兄弟,希望他能体谅,我只是对事不对人。对于在一家 设计出来了 [蚂蚁信用] , [蚂蚁借贷] , [支付宝] [淘宝商家贷] 金融产品的超级互联网巨鲸,你居然还发出 “哪么多零碎庞大的数据无用,分析来得不偿失,大数据我们公司其实没那么看重的语调”,实属不应该啊。

很简单,作为一个阿里员工,你问问自己,你知道 [蚂蚁信用] 这个积分的组成元素是什么?各自占多少比例?我打赌你肯定不知道.. 如果你想想是什么原因你不知道,公司里什么人才知道这种机密... 你应该能明白很多,你说的很多论据就失去了信仰。更何况,阿里公司到现在还能在与腾讯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凭借的就是支付宝及长久积累下来的个人信用及消费数据营造的绝对竞争门槛,这也是阿里现在及将来赖以生存最大的本钱,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个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在这方面维持自己的绝对优势来保证生存(就是自然界的物进天择),到底怎么维持?用什么方法来维持?怎么才能提高?如何让这些信用数据更准确?还要我给大家把肠子画出来吗?
@lixmin 原来你不知道钉钉是部分免费部分收费的,呦...
@Strikeactor 首先,我没有公开对你提供服务,对公众提供服务,你也没需要向我这里索要或者购买任何服务,所以,你可以怀疑我,但我无需向你举证任何东西。但阿里设计制造了商品,向社会公开给用户使用,也有售卖的行为,并且产品标榜安全性,他们绝对有必要对客户就该产品“有多安全”进行充分说明和举证。就好比你造了一辆车,你说它跑的很快,用户问你跑的多快,你就只一个劲再说,总之很快,我能信服吗?中国在售的东西都有国家质检标准的兄弟,传统商品上市前需要报批有关部门并且根据国家标准测量后你真达到那个数值并且不低于国家标准才可以列印在广告上并上市销售的。但现在互联网产品发展那么快,有多少家的产品( app ),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核达到宣传或者国家标准后才上市销售的呢?

二,照你说的,如此海量的数据分析 收益产出比不成比例。那那些过时的 data 那么占空间,占着硬盘服务器等等都是钱啊。阿里赶紧删了吧。“大数据”一词原来在你心中就这么点份量,要是换你做马云(所以你成不了马云),早就把大数据分析团队给裁了,所以你说话也只能是鬼扯的水平了。

够了,你我都打住吧。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是不断的重复再重复,那些人性曾犯过的错误只会一再重现。我根本不用跟你争论什么,现在支付,个人信用等等因为移动互联网甚至加上 GPS 数据全被记录,进那几家巨头分析库中,不用几年,个人隐私安全必将成为央视 315 最热门的话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有些人的确只是过一天算一天的,我见惯不怪
2016-02-28 01:40:33 +08:00
回复了 wohenyingyu01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win10 自带的输入法真是卡得一 b
你应该先看看是否 显卡 或者 硬盘有 IRQ 冲突,再看是不是非官方下载的搜狗输入法或者下载了不正确(太新或者太旧的版本),最后建议虚拟机里安装一个干净得系统测试一下会不会,毕竟, windows 下垃圾软件太多了,你难保是哪一个程序出了问题
2016-02-28 01:36:10 +08:00
回复了 vus520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有谁使用了青云的亚太节点
我的联通 20Mb 宽带,现在一到晚上 6 点开始到凌晨 1 点,去香港阿里的 BGP 机房, ping 值从空闲的 7-12ms 一直升高到 80-120ms 有时候还经常丢包,即便这样,其实 70-80ms 的时候连接速率大概也就(如果用 ss 看 youtube 的话,也就 4500-5500kbps )之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成绩,换了其它 HK 或者日本的网站,我一般都不去看了。现在我们这里还要搞 1000Mb 宽带。我就笑了,大中华局域网指日可待
@leeyiw V2 最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这里大家都是就事论事。事实上,你要去举证阿里这种规模的公司是否有存在利用用户隐私数据获取利益是非常非常难得,除非由某些部门出门专门成立调查小组入驻。否则就个人的话,算了,我说的那个网站被关的例子就是这个的。作为弱者,只能选择不用,或者用了就必须接受“可能被强奸”的可能性,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2016-02-28 01:19:15 +08:00
回复了 vus520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有谁使用了青云的亚太节点
@vus520 在天朝想不开的事情多着呢,你是时候要考虑往阿里 HKB 转移了
@Strikeactor 怀疑即合理,要么拿出让人绝对不可能怀疑的理据(证据),这其实才是我想要的答案,就是国内这些公司都非常尊重法律,在这种用户隐私问题的大是大非上绝对对得起天地良心和绝对不僭越一丝法律。他们只要能拍个胸口给点证据我看,说实话我愿意使用。毕竟我们国内用户选择也不多
@Strikeactor 我说兄弟啊,论据是要有证据作为基础的。就好比现在上面很多 不回答的东西, 你拿出证据给我们看,我们就信服了,而不是光说嘴炮。我不是指楼上那位阿里的兄弟啊,说实话他也就打工的,大数据是另外一个部门
2016-02-28 01:12:57 +08:00
回复了 techyan 创建的主题 Google Google Analytics 又抽风了
我早就只敢使用百度统计了。之前用的 GA ,放网页头部,自己有翻墙没发现,全站都投诉了,开个网站页面要 2 分钟
2016-02-28 01:11:14 +08:00
回复了 vus520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有谁使用了青云的亚太节点
最近两周,特别是前两天开始,到香港的线路就已经疯掉了,不解释,你换天云都没用。目前最靠谱只有中国电信 cn2 到阿里云香港 B 区了
某些小网站,就因为论坛里有时候审核不严被人发了几个露点的照片,直接关照没得上诉,同期,中 XX 网站都被央视新闻点名批评涉黄了,人家服务器一秒钟都没被拔过网线。这就是现实... 说多了都是泪,这贴就这样吧。本帖没有针对任何公司的意思,只是因为也是 IT 从业者,看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方便人群”,突然有这样悲观的隐私想法,怕有一天,正是我们自己这种贪图便捷的做法,把自己送上了隐私的囚牢
@leeyiw 没有直接的利益链
当数据越来越发达后,一些细思恐极的事情慢慢就滋生了,大家看这样一个假设有没有可能

假设某人不小心去叫鸡,得了性病,于是他这段时间不断去看医生,买对口药品,这个过程,他刷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哪么,以今天的大型计算机和足够的数据量还有地图 GPS 数据。绝对能分析出来那个人 XX 时间去叫鸡, XX 时间在医院检查后因为有验单的费用,再加上什么药品,基本上你是梅毒还是艾滋都肯定知道了。如果是艾滋的。会不会因为对自己公司安全有影响,进而在解雇了这个成员,而这个成员甚至还不知道为什么被解雇。而这种信息,将来以“超级大数据”,以特别昂贵的费用卖给某些大型企业或者信用机构呢?

在以前,因为我们有现金,有各个银行的银行卡,因为银行间不互通的,因此数据有断层,而且那些银行的 IT 部太烂,根本没办法分析出有用的数据。而现在,超级 IT 企业 BAT 完全拥有足够的运算能力,足够持久的用户行为数据,足够完整的商家信息和地图 GPS 数据。。

想一想吧。。

如果你每天把脑子摊开在人家面前,有多难堪

别认为我是科幻片看多了,否则人家苹果怎么第一时间强调我的 Apple Pay 绝对不上传用户的购买资料,只做本地用户手机记录呢?

这就是国外和国内的不同。

隐私(大数据),才是最能卖钱的东西啊,洋人不知道不知道,而是不敢...

别他妈跟我说信仰,人家那是怕法律
@leeyiw 首先,希望也请你体谅,我不信任并不是针对某一家公司,而是整个国内的风气让我首先往“有罪”方向设想一些可能性,因为现在中国人心中只有一把尺,那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万万不能”,所以为了钱,他们可以出卖一切,包括灵魂。其实钉钉我们也有在用,最近发展势头很猛的说。但前几天的 支付宝事件 。其实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你如果炒股的话很容易就能理解),可能他们真的没做,但只要有那么一下子,让用户怀疑他们做了,其实他们做没做已经没区别了,因为用户的信心已经动摇。对比国外软件,从注册那一刻开始,就非常强调 用户隐私问题,而国内软件只强调功能啊,只强调免费或者目前特价注册等等让后忽悠你给予这个授权那个授权,你看我上面的帖子,“有权进行分析及对数据库进行利用”。哪么宽的灰色地带,咋玩都不坏啊,吃亏的只有用户而已,在中国买的什么时候有卖的精?

我再说回来,因为 钉钉 是标榜非常非常安全的做卖点的,但你们的安全性执行方案,跟 Telegram 是否采取同一级别,在你们服务器上根本不保留数据?

我举个例子,如果我因为相信某种软件,我发送的 “机密” 信息绝对不会被留存或者截获,于是相对放松了警惕发送了假设是我包二奶的信息。如果某一天,因为涉及商业竞争或者什么巨大利益的事情,这种“证据”会否就突然重新出现在我眼前并成了对手要挟的绝杀武器。就好比,如果你知道跟那人说话不安全,或许你压根就不会考虑说一些对自己影响如此重大的机密信息出来,但正因为你相信这个过程安全,才让信息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因为这世上最安全的只有自己的大脑,退而其次的还有脱光了衣服的澡堂。

看到这里你肯定已经把我当成一个阴谋论者。说实话我们刚拿了点小投资,像这里帖子之前回帖的兄弟们说的那样,“你就屁那么大点事,还怕人家抄”? 谁说这话的时候都容易,直到你被 BAT 抄到了你的头上,这么多年来他们赶尽杀绝了多少小微公司,我想,终有一天,轮到你的时候,再回头想想你今天说过的风凉话吧。

T , B , A ,还有新进吹牛很厉害的 X 。。

全都是“借鉴之王”啊,如果看过中国整个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你又怎么会不知道

中国最可怕的就是,很多人簇拥着利益,睁眼说瞎话

而更多不明真相的人

还居然信以为真...

我发这贴不是突然有什么替上帝出头的想法,而是最近在组建初创团队。对于小型团队,最需要效率 up 起来,这个时候这种团队协作软件第一时间成为了我们如何提升效率的考量。考察来考察去剩下了两种组合,一个是全 E 文,貌似没有被“借鉴”风险的 Trello (团队任务管理)+slack (团队实时信息协作) 和 有可能成为风险的 T**** + 简* 。 而之前一直有个人玩闹用开的 钉*,真的不敢在初创公司里使用。

Trello+slack 的优点是发展势头很猛,国外公司几乎不用考虑泄密问题,而且这两个公司貌似都有成为独角兽的潜力(前者可能被收购,而后者已经是独角兽了),这样的话也不用担心用着用着对方创业失败,我的数据迁移不了的问题。 而缺点就是全英文的,团队里有些非程序开发的组员可能用起来效率不高,而且有些英文思维模式的确跟我们中文的有些出入,用起来有点别扭。再加上 slack 的组件很多都是国外的,例如是印象笔记,人家也有,但那是 Evernote 。 而国内的全中文肯定没的说,组员里用起来谁都没问题。但认真看了看隐私协议,就是上一贴那段话,不得不细细揣测,难下定论啊
刚看了一下我真的很想用的 T***** 团队协作软件 的用户隐私协议,其中有一段话,不知道大家怎么解读 “本网站保留使用汇总统计性信息的权利,在不透露单个用户隐私资料的前提下,本网站有权对整个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商业上的利用”
主要是一些公司发展战略,重要战术等等的,在那个 “澡堂” 模式下,你以为非常安全,其实最不安全,因为你因为安全,就敢于把很多要当面谈的重要公司信息以文字方式泄露出去了。而这些数据都肯定“经过”了某些公司的服务器
@Heracles 主要是刚刚想起来,细思恐极,真的是很容易被一锅端的节奏,最近钉钉在企业里发展汹涌啊
1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69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4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8ms · UTC 06:02 · PVG 14:02 · LAX 23:02 · JFK 02:0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