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cnt2ex  ›  全部回复第 3 页 / 共 24 页
回复总数  466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rmrf #1
这就是使用最新版的缺点了。频繁更新必定导致不稳定。

而且 fedora 虽然更新十分频繁,但还不是滚动发行版。滚动发行版的稳定性问题显然更大,虽然总有人说什么滚动发行不代表不稳定,但其实滚动发行就是不稳定的代名词。这点也让我十分反对很多人推荐滚动发行版。很多没有经验的人使用滚动发行版,然后又经常出问题,最终给留下一个 linux 桌面不稳定的印象。然而却并不了解有些问题是一些发行版的问题,并非是 linux 桌面固有的问题。

对于我个人来说,linux 桌面比 windows 桌面好用多了。linux 桌面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来看,已经走的比 windows 远了。比如 flatpak 、不可变发行版等等,这些都有向手机系统看齐的倾向。
127 天前
回复了 052678 创建的主题 生活 男生如果不想结婚了,真的能够活得很好
@cherryas #115
自然界有多少动物雄性会抚养后代?普遍都是生了娃就不管的。这意味着,做爱才是普遍需求,生孩子不是。
144 天前
回复了 laihan4396a 创建的主题 剧集 关于《进击的巨人》结局讨论 引发的思考
我个人来说,是因为动画组的改编,让进击的巨人风评变好。
当初漫画结局的时候,我也觉得烂。但是看了动画版之后,觉得还行。

一方面是因为动画版改编+配乐,使得观众体验更好。
我记得漫画版才出的时候,有两点被喷的很厉害。
一点是当初吃妈巨居然是艾伦自己操纵往他妈那里走的。艾伦当初在地下室还好意思质问莱纳,问妈妈为什么会死。
另外一点是艾伦在结局前冷静、杀伐果断。结果到了结局时,一听到阿尔敏说,三笠过几年也会嫁给其他男人,艾伦立马破防变小丑。这两点实在太小丑,使得结局被喷。

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已经提前知道了结局所以没有那么大期待,最终就没有更大的失望。
@welfarelottery 实际上有了 distrobox 和 flatpak 之后,很少说哪个软件包只能在哪个发行版上安装了。

当把软件都容器话之后,唯一的区别主要就是主机系统的稳定性了。这一点来说 arch 很难做到。
如果要换 firefox 的话,强烈建议直接换到 zen 上。
157 天前
回复了 rmrf 创建的主题 Linux Gnome 48 升级之后,字体漂亮了很多
gnome 48 加了 triple buffering ,估计是这个原因变得更丝滑了

字体也是默认 adwaita sans

个人体验的确提升了不少。
@pauluswanggang 这玩意只是一个警告吧。我这里也有类似的警告,flatpak 版的 spotify 能正常跑起来。
167 天前
回复了 qviqvi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如何让 IntelliJ Pycharm 走代理呢
@qviqvi 你这个设置应该是指 Python 的运行环境吧,而不是 pycharm 的代理设置。
如果你假设 js 都不会运行的话,攻击面不都差不多。谁代码写得好谁就更安全。
@terence4444 测了一下,thunderbird 在 flatpak 里是支持拖拽到附件的。不过这个可能和桌面系统有关。GNOME 48 上是没太大问题。
GrapheneOS 似乎是其中安全和隐私保护最好的,但是 GrapheneOS 只支持谷歌的 pixel ,而 pixel 硬件一直不怎么好用。

剩下的似乎就 LineageOS 支持的设备最广,其他不少衍生版也是基于 LineageOS 改的。
syncthing + git

syncthing 用于即时同步,包括把.git 目录的内容一起同步。同步是自动的,不需要手动提交。

git 则用于版本控制。

syncthing 本身也有版本控制,不过我没用过。如果可以满足需求可以只用 syncthing
190 天前
回复了 mahone3297 创建的主题 健康 中医到底好不好?中医治尿酸有感
想不到还有人分不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经验。

科学是指“获取”和“验证”真理的学科。而经验仅仅能让人获取某个“像是真理的命题”,而没有任何验证的过程,经验并不是真理。当你获取到某个像是真理的命题之后,你必须通过合理的方案来验证/推翻它,才能证明其是/不是真理,这才是科学。

举个例子,带打火机的群体患肺癌的概率大于不带打火机的群体患肺癌的概率。“经验”会给你一个不经验证的命题:“打火机会增加人患肺癌的风险”。“科学”则是要验证这个命题。通过设计控制变量的对照实验:控制打火机以外的所有变量一致,然后再比较两种人群患肺癌的概率,从而证明/推翻这个经验命题。所以,经验是经验,科学是科学。

当然,科学的手段总是存在缺陷的,比如以上实验中,你拿人做实验,怎么才能完美的控制变量?万一有人偷偷用了火柴,但是你实验中却控制不到这一点呢?所以科学获取的命题是否是真理,有时候也会变化。

再拿卡尔·萨根的车库喷火龙举例,这条喷火龙根本不存在任何实验可以证明其存在。所以科学不是验证/推翻它存在的工具,而是信仰。你相信奥卡姆剃刀原理,那么它不存在。你不相信剃刀原理,那么它也可以存在。所以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具有可证伪性。

说了这么多,回到所谓的中医。首先,中医理论就是一堆没有任何“验证”过程的命题,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五脏六腑凭什么对应所谓的五行?气血经络又是什么玩意?解剖了那么多人体,发现经络了吗?这本质上就是车库里那条无法观测的喷火龙,你想怎么说都行,反正就是没有手段验证。中医理论不是科学,顶多是一种信仰并且是迷信。

其次再说中药,中药那么多,其中的确可能存在有用的成分,但是你必须得设计实验来验证,而不是单纯靠先人的经验,个人的体验就说中医有效。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所谓的经验完全有可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 24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21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602ms · UTC 17:37 · PVG 01:37 · LAX 10:37 · JFK 13:3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