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sgm #210 我其实觉得左行右立从一开始就不是从整体效率考虑的。
你说“能左行右立,明显可以加速疏散人群的。” 这个角度我还真有些怀疑。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两个极端情况:
1. 左行右立文化,但所有人都懒得走,所以大家都在右侧排队,左边空着
2. 左行右立文化,但所有人都活力满满急性子往前走,所以扶梯两侧都是扶梯速度叠加步行速度
1 显然降低疏散效率,2 提高疏散效率。
现实中的情况当然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但是据我观察,偏向 2 的情况极少,而偏向 1 的情况经常见到。
就连本帖中 @
allstand 这种非常支持左行右立的 V 友举的例子也就是四成人会行走而已。而由于行走的人之间间隔肯定不能太小(否则也走不起来啊),所以就算有四五成人都在左侧行走,比起密密麻麻两边站满人,哪个整体效率更高还不见得。
所以我的结论是,左行右立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提高整体效率出现的,在绝大部分场景下左行右立可能是降低效率的(可以搜下有关研究)。一开始大家认为是一种礼让、美德,是出于照顾少数群体( i.e. “真有急事的人”),是提高个别有需要个体的效率,体现社会包容性。就像我们建设无障碍设施。然而现在从道义上讲,“想多眯一会儿的上班族”在大众心中并没有像残疾人一样值得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