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hadowPower  ›  全部回复第 62 页 / 共 80 页
回复总数  1595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80  
2023-03-04 00:10:43 +08:00
回复了 kqij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现阶段,相比 Windows, mac 系统的优势有哪些?
看到一些评论只是单纯地评价好不好,合适不合适,我觉得可以详细讲讲。

差不多 10 年前,我特别喜欢苹果笔记本电脑。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这些优势:

Retina 屏幕。在那个桌面平台 1440x900 ,笔记本 1366x768 分辨率的时代,2K 分辨率真的十分惊艳,画面特别细腻;

屏幕色彩好。当年的笔记本普遍使用 42% NTSC 色域的 TN 屏幕,色彩方面挺糟糕,可视角度也很一般,画面上下两半的颜色都不太一样;

好用的终端。当时 Windows 终端不说字体和生态之类的问题,光是 cmd.exe 这玩意,最大化都只能占左半边屏幕,宽度是固定的。虽然有 Cygwin 和 MSYS2 ,但仍然有许多开源软件没有移植到 Windows 平台,或者存在兼容性问题。虽然有第三方终端软件,但仍然没有任何一款能做到选定后按 Ctrl+C 复制;

PCIe 协议的固态硬盘。虽然那个时代的 HFS+文件系统性能不怎么样,但在硬件方面,PCIe 的固态硬盘顺序读写速度能超过 1000MB/s ,那时候绝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只会配备机械硬盘,或者 32GB 的固态加上一个大容量机械硬盘。买一个 128GB 的镁光 M4 固态都要 1000 多元,而且顺序读写因为 SATA3 的限制,只有 550MB/s ;

大电池。当年的 Windows 笔记本虽然厚,但是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许多笔记本的电池做在屏幕下方,只有两个拇指的宽度那么大。而 MBP 内部设计紧凑,剩余的空间塞满了电池,在当时就拥有了相对更长的续航;

触摸板。当时的 PC 触摸板有一部分低端产品不支持多指触控,没有任何手势支持,甚至还有延迟。好一点的支持多指触控,但只是驱动程序会把手势映射成键盘快捷键或者鼠标滚轮操作。大多数手势都是做完动作之后才开始响应,滚动页面也是按行滚动,而不是按像素滚动。

开源软件生态。我记得当时前端工程化刚起步,很多东西不完善,npm 下载的依赖路径会超级深,在 Windows 上因为路径长度限制都会抽风。虽然这是 npm 的设计缺陷,不过用 Mac OS X 确实能规避这些问题,比较省心。

虽然不完全是操作系统的优势,但硬件和价格(没错)方面都有实在的优势,只要预算够了,买了之后基本上不会觉得不值。不喜欢 Mac OS X 也可以装一个 Windows ,体验也不会比同期的 Windows 笔记本差。


如今的话,优势大概有续航、外放音质、MiniLED 屏幕这些,对比起来曾经拥有的优势如今也没有那么明显了。音乐创作、自媒体、平面设计师可能会有生态优势。

软件开发方面,我个人感觉已经没太多优势了,倒是 Windows 更有优势。现在苹果迁移到了 ARM 指令集,只要做的项目用到的东西多,总能碰到兼容性问题。有时候到网上一问,问题可能没解决,反而有不少人会说“公司没有开发用的服务器吗?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在本地调试?”。如果是指本地只需要开个浏览器或者 IDE ,再开个终端,其他的一切都在云端,电脑坏了换一台开机连上去马上无缝衔接工作的那种,那还真没有。我只知道字节跳动有。

当年就有一种说法,现在仍然有。说的是本地和生产环境如果更接近,开发和测试都更方便。我感觉如今的 Mac 系统和生产环境差异其实挺大的,除非做的是前端之类的。

多年前因为这个说法,我有超过 3 年的时间完全用 Linux 桌面来干活。做开发是挺爽的,就是桌面环境小毛病挺多,图形界面软件生态少。有时候硬件驱动之类的毛病也多,比如 WiFi 突然掉了,不重启则再也连不上。

后来我就想要一个既有部分 Windows 优势,又有部分 Linux 优势的系统。曾经 Mac OS X 是个不错的选择,办公、文档、沟通协作之类的没问题,软件开发大多数时候也没问题,一些问题也可以用虚拟机或者 Docker 解决。

自从苹果迁移到 ARM 指令集之后,我反而感觉今天的 Windows 才更接近这个形态。虽然有人说 WSL 也有问题,比如 IO 性能差(访问 NTFS 分区的时候),WSL2 跑在虚拟机里,没有 systemd (现在有了,mac 从未有过)等等。

这类问题确实存在,不过若标准是“要无比接近真正的 Linux 环境,否则没办法开发”的话,那 macOS 反而差的更远了。很难想象会有个 Linux 相关的问题,WSL 下没办法搞定,换 macOS 反而解决了。这个要求当然得直接用 Linux ,不必考虑 Windows 和 macOS 。但大多数后端开发工作还真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很多都是曾经的 macOS 也可以干的。

我现在可以把沟通协作、编写代码之类的工作放在 Windows 环境中,运行调试放在 WSL 里。若直接用 Windows 运行调试也行的话,就更方便了,更显不出 Mac 曾经的优势了。用 WSL 开始可能会略微折腾一些,但确实能解决问题,测完上生产环境基本不用担心有什么差异。比起 Linux 桌面的那些问题,我更能接受这个。

最近有些项目用到了 PyTorch 和 CUDA ,如今的 WSL 环境做测试也可以搞定。当然训练不必本地跑,但本地做的工作有时候是一些针对 NVIDIA 显卡的调优工作,改善一下性能。这些用 CPU 运行的模式下其实走不同的代码分支,并不一样。至于“公司没有开发用的服务器吗?”这个问题,有,但不方便,比本地开发调试麻烦多了。

之前还看到过一种说法:“WSL2 也是跑在虚拟机里,那为什么不直接用虚拟机?”。其实上面的例子用虚拟机就很难搞。WSL 启动速度远比虚拟机快,和 Windows 的集成也很便利。例如,WSL 里面的端口会自动转发出来,直接用 Windows 程序连接上;管理 WSL 内部的文件,可以在命令行里输入 explorer.exe .来用 Windows 资源管理器直接打开,就好像在管理 Windows 的文件一样; WSL 能访问 NTFS 分区上的文件,如果需求对 IO 性能不敏感,也可以在 WSL 下直接编译运行 NTFS 分区里的代码。

要是做嵌入式,尤其是那种编译工具链只给 Linux 下的,烧录工具只给 Windows 下的,直接打开 WSL 编译就完事了。

Mac 的话,如今的体验有点像用能跑 JetBrain 全家桶的高性能树莓派来做开发,很多东西的生态其实还得看 Linux ARM 的生态。

如果需求是买来当终端机用,远程连接开发环境,或者做前端开发,或者只用完全跨平台的语言和库来做开发,甚至是 iOS 和 macOS 开发这种不得不用的,那么用 mac 的开发体验应该还不错。系统界面还好看。就是之前 JetBrain 的 IDE 时不时会卡顿,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MIUI 12.5 ,Android 11 上的拼多多也可以通过桌面图标卸载,无后台……
莫非它和安卓的差异比鸿蒙还大?
2023-03-02 19:04:17 +08:00
回复了 vincent7245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从苹果全家桶逃离
@Yc1992 Linux 和 macOS 的差异还真比 WSL 环境要大,在 Windows 下不能复现或者不好定位的问题,在 macOS 下其实也是如此……

Mac 真正有优势的时代其实是 2016 年之前。如今切换到 Apple Silicon 之后,用户反而更关注续航之类的优势,而对于与 Linux 的兼容性的要求都变成了“买来就是当终端用的,能远程就行”了。
2023-02-27 10:46:35 +08:00
回复了 TNOK 创建的主题 iPad 用 iPad 的码农朋友们都用来做什么?
想清了需求,我把 iPad 卖掉了。
这玩意画画有一点生产力,别的用途都会因为软件生态和 iOS 的限制导致不好用。
用来打游戏还是太重,整个握持操作体验不如手机。手机出门总会带,还能随时随地掏出来玩。
到最后我除了拿来看看 PDF ,基本上没怎么用了。

后来 400 多收了个顶配版伊拉克成色的小米平板 4 ,4+64GB ,可以插 SD 卡和 SIM 卡。刷最终版本的魔趣。SD 卡试过 512GB 容量,都能兼容。
虽然外观破旧,边框凸起(通病)且性能差,然而对于 iPad 的漫画 /阅读 /爱奇艺需求完全没有问题。不是很重,屏幕比例也不像 iPad mini 一样不太适合看视频。性能的话,看书、看漫画不需要多少性能,视频能硬解 4K H265 ,比很多便宜的老 iPad (像 Air2 这样的)那种 1080P H265 都音画不同步的还要好。

当年感觉那玩意不值,捡垃圾收的话,对我的需求而言,用最少的钱就“刚刚好”满足了。
虽然捡垃圾还有更便宜而且屏幕更好的平板可以选择,只要 200 多。但是能用的 Android 版本低,性能不太够(米板 4 用 660 ,更便宜的只有 625 的级别),加上不能硬解 H265 ,综合考虑还是不选了。
2023-02-23 14:31:47 +08:00
回复了 wheat0r 创建的主题 macOS 老生常谈: macOS 上有什么 xshell 替代物?
WindTerm
2023-02-22 15:18:43 +08:00
回复了 Gav1nw 创建的主题 Apple 收集替换 Macbook 的完美解决方案
只要需求里有对触摸板的要求,选择范围就只剩下 MacBook 了
2023-02-22 11:27:50 +08:00
回复了 YoungChan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MIUI14 真够拉的~~~
我有个红米 Note11T Pro ,升级了 MIUI 14 没这些问题,非常丝滑
不好确定原因……
2023-02-20 17:05:05 +08:00
回复了 brucecao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到底有多少人的小米刷了 EU 或者海外版?
@Musong 装一个 Lsposed ,再安装 Thanox 模块,可以让任务列表变成划掉就能退出应用。虽然是付费模块,不过这个需求免费版就足够了。
2023-02-20 17:01:32 +08:00
回复了 brucecao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到底有多少人的小米刷了 EU 或者海外版?
@qqqyh 给 v2rayNG 设置自启动权限就可以了
2023-02-20 11:34:22 +08:00
回复了 brucecao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到底有多少人的小米刷了 EU 或者海外版?
其实不方便的地方和 iOS 差别不大,能感知到的地方只有农历。跟大陆原版相比才算不方便。
2023-02-19 17:47:30 +08:00
回复了 halfer53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小米 13 pro 还是 pixel 7 pro?
买小米,先注册一个账号申请解锁资格,到手等 7 天解锁
刷国际版 MIUI ,体验比 Pixel 好,硬件也好
2023-02-10 18:53:42 +08:00
回复了 lsdir 创建的主题 iPhone iPhone 上有跟安卓上面一样的去广告插件吗?
@Code2Morning 没法 root 的话,可以用 VirtualXposed
2023-02-09 22:20:58 +08:00
回复了 soclearn 创建的主题 OpenAI 只有我觉得 chatgpt 索然无味吗
这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智能手机没有真正的“智能”而觉得索然无味。
但智能手机很好玩,也很好用,所以就很受欢迎。
2023-02-09 01:39:04 +08:00
回复了 crazychang 创建的主题 Apple 通过什么方式能让苹果开始重视中国市场的售后服务?
其实……大家都不买就可以让苹果开始重视绝大多数问题了
资本家真正在乎的只有这个
2023-02-03 18:05:40 +08:00
回复了 ruoyutx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听说国产安卓机全部统一内置了反诈?
@williamxw 如果不 root 不影响。root 的话,magisk 用 zygisk 模式,加黑名单,只要不注入这些 APP ,都可以用。
就是解锁 BL 之后支付宝头一星期可能不能刷脸,等它自己解除风控之后就没问题了。
2023-02-03 13:10:55 +08:00
回复了 xd880616 创建的主题 Apple 为什么对于是否买 mbp 的评价都是能否用它赚钱?
@sunchunyang 确实,如果是做前端或者 iOS 都还好,只用 Java 、PHP 、Python 这种跨平台的语言也没太多问题。但只要涉及到一些平台特定的库和中间件,或者调试原生 x86 Linux 程序,坑就不少。
以前( 2015 年前)买 Mac 是为了省精力,少折腾。那会 Windows 的命令行也不好使,WSL 还没办法正常用,Mac 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如今已经反过来了,更不用说 PC 还能直接运行 x86 Linux……
2023-02-02 14:55:52 +08:00
回复了 xd880616 创建的主题 Apple 为什么对于是否买 mbp 的评价都是能否用它赚钱?
MBP 用途太少了,不赚钱的话,还没有 iPad 好玩
2023-02-02 10:54:00 +08:00
回复了 ruoyutx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听说国产安卓机全部统一内置了反诈?
@ysc3839 不是,是条款里写着不保修(解锁工具上面),但实际上去了售后还是保修
2023-02-02 01:36:20 +08:00
回复了 ruoyutx 创建的主题 Android 听说国产安卓机全部统一内置了反诈?
红米那些搭载高通 SoC 的手机都可以,便宜的同时还能刷机。解锁 BL 和刷机不会失去保修。
可以用 https://xiaomi.eu/ ,虽然本地化没了,但其实比起 iPhone 这样的只是少了农历和节假日信息,可以用第三方日历代替。
2023-01-31 15:40:52 +08:00
回复了 moonkiller 创建的主题 iPhone App 卸载了,怎么还记录了登录状态?
@moonkiller 这种情况下仍然有 IDFV 和 IDFA 可以判断是不是同一台设备。
前者在同一个厂商的 APP 中共享,卸载这个开发商的所有 APP 会重新生成。
后者全设备共享,可以跨开发商得到唯一 ID ,重置设备时重新生成。当然现在的 iOS 可以不给跟踪权限来避免 APP 获取这个 ID 。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80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07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0ms · UTC 01:30 · PVG 09:30 · LAX 18:30 · JFK 21:3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