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illydaddy  ›  全部回复第 48 页 / 共 82 页
回复总数  1640
1 ...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82  
2021-12-14 19:15:04 +08:00
回复了 metaquant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精确覆盖下的数学游戏
感谢分享,很有兴趣。
2021-12-14 14:32:56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macOS 感觉 MacBook 的键盘非常好用
@kilala2020 >“苹果的剪刀脚,键程也短些,你喜欢键程短的,所以喜欢苹果的键盘吧。”

有可能。原来用的应该是键程比较长,包括笔记本。不过没有研究过。

楼里提到的蝶式那种,按键之后没什么反馈的,不太习惯;
然后厚键帽那种,手指总是能触觉到按键的边缘,也是不舒服,总有一种异物感。

一旦用到过好用的,再用其他的就回不去了,哈哈。包括现在用的 m1 的键盘和触控板。

@mh 最近用的笔记本是联想 E450
2021-12-14 13:58:26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macOS 感觉 MacBook 的键盘非常好用
2021-12-12 12:35:58 +08:00
回复了 LuciusChen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程序员工资模式变更
意思是不是每个人都占有分红比例呢?那么不需要“计算贡献代码的比例”,可以由市场竞争来确定价格。

就像演员,片子用不用某个演员,给不同演员开什么价(分成多少),都是竞争得到的。

开源项目也能这样竞争嘛?大部分开源不是这样的吧?如果不是靠竞争事先确定分成比例,靠代码比例感觉有点难。
@seres >“国内有资格跟保险公司掰手腕的只有:保监会,普通人只能选择买 or 不买”

是的,竞争不充分。

看了下中国人寿的少儿重疾险产品,基本都有捆绑销售的意思,有的比如老年后可以退保提取“现金价值”,还有比如结婚时可以提取“结婚金”之类的,还有提取上学的学费。。都啥乱七八糟的。

产品就那么几个吧,根本没办法自己组合。现在看了这两天的帖子,更是不愿买了。
@muntoya > “其实保险业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嘛。。”

不是这样的吧,谁都可以用信息不对称赚钱。但是保险行业,顾名思义就是分担风险嘛,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它们也完全可以赚钱。根据算出的概率,算出保费,再在保费基础上,加上管理成本、自身的风险成本等等,就可以定义产品价格了啊。信息完全对称情况下,不也可以这样做嘛!信息不对称,只是让它们利润更高而已。
@Rocketer #5 “重疾险听起来像是用来治病的,但其本来的初衷是用来防止人们因为重疾而失去劳动能力。。”

可能吧,我也不知道重疾险到底是防止啥的。我觉得可以从 2 方面来看吧。
一是如果保生,就得早点赔吧,不用个人垫付大笔医疗费;二是如果救不过来,那就类似意外险,减轻经济压力。

但不论是保生还是意外赔付,都是应该早点赔的,而不是等到满足了苛刻的症状。
@akira > “保险公司其实也是没经验的。。。”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保险公司不是从事医疗的,但是,它只需要聘请医疗专家就可以。
相比它的体量和销售额,它的产品数量是很少的,涉及的疾病种类也很有限。比如重疾险大概 100 种。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可能聘请医疗专家来给你解释条款是否合理,有没有哪些坑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同样是没有医疗经验,但从成本考虑,就变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那个场景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这一辈子也不愿再回想它。我不希望我整天被这个噩梦缠绕。你知道吗,我简直就要崩溃了,实在太可怕了,放过我吧,我不想再去回想它了。


上面这段话,Voice 选「晓晓」,style 选「 Fearful 」,读出来真有感情。太可怕了。

不同的 Voice 还是有差异的,有的就平淡无奇。
2021-12-08 14:05:55 +08:00
回复了 mimz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笔记软件选择困难症的终结者
@mimzy
哈哈,今天的欢乐来源。这句太逗了:“实在是太符合我的需求了”。
2021-12-08 11:33:43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愿景——让人心驰神往的生活想象,大家都还有吗?
@component
是啊,这种情况下,「对生活的思考」也是非常偶然才会发生吧,我体会过,而平时的生活就按惯性前行。
感谢详尽的分享!
2021-12-05 08:13:29 +08:00
回复了 mimz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笔记软件选择困难症的终结者
> “Yet another of the 1,0012,123,12312312,12312 note taking apps...”
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啊,是个调侃?数字格式也不对啊。
@rpman
> “。。无论链接还是标签。。本质都是搜索,只不过留下了一些路标罢了”
> “。。理想状态下应该由笔记软件自动挖掘和提示”

确实,如果能够靠人工智能自动挖掘最好了,但目前至少还没有实现。具体的困难在主题中的「搜索为什么很难」这节提到了。

我的看法是,目前流行的「双向链接」,相当于是留一些「锚点」在关键的地方,而且使用时,反向链接会自动把这些「锚点」起出来。这样,挖掘和提示的工作都由软件做了。需要人工做的,就只剩下在记笔记时,随时埋一些「锚点」了。而这部分工作所造成的认知负担,我觉得算是很小了——仅仅是用几个抽象的关键词概括一段话的意思。「锚点」本身也需要整理,比如合并、关联等,这部分工作量也不会大,毕竟抽象的关键词就那么一些。
@ivyliner > “。。记事本的核心功能是搜索, 不过信息其实不太需要整理。。”

「整理」对于一些人是必须的:
比如写博客(书)的人,成品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
还有知识的升级(如 DIKW 模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也是需要一个总结整理的过程。

很多人对于知识的需求是「随用随查」,好用的搜索就够了。


@cairnechen > “搜索的本质是内容的组织,楼主下一篇会继续讲内容如何组织[不建议阅读全文]”
我觉得你这句话与其说是概括了这个主题,不如说更让人迷惑了,因为用了太多的抽象词。

这篇帖子的大概逻辑是:为何搜索最重要 -> 为什么搜索很难 (当前的方案有哪些缺点) -> 解决之道

我实在不知道你的[不建议阅读全文],是基于哪一点?说一些抽象的不知所云的话,总是很简单。
2021-11-17 16:50:35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观点:破除对「双向链接」的迷思
@LoneFireBlossom > “比如说,学线性代数,学到向量线性相关的条件,那得把前面所有矩阵相关的知识都掌握了、弄清楚条理了,才能继续记笔记。否则真的一团乱麻,学着学着书上的话就看不懂了。”

如果说「整理出条理」是「学懂」的前提的话,那确实需要一边学一边整理,但这一点跟那篇文章并不矛盾。那篇文章强调的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整理,而且整理所需的素材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如果是边学边要弄懂的情形,刚学完新知识点,就是整理的最好时机。这时,只需按照关键字调出所需整理的素材,就可以开始着手整理了,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树形结构分一下类,然后如何如何。

具体怎样用关键字调出所需的素材,可以看那篇文章中对「传递型双链」和「关联型双链」的应用。(其实作者起的这些不同名字的双链,在我看来本质就是标签,起这么多名字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我下一篇帖子会用标签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其实这篇帖子里的回复也有涉及)。
2021-11-17 16:29:08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观点:破除对「双向链接」的迷思
@LoneFireBlossom
> “我在网上保存下来一篇文章,如果我已经有一个标签系统。。如果我还没有一个标签系统。。这是个相当耗费心力的过程。。”
上面提到的「标签系统」,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给笔记打标签时,时刻背负一个标签系统,确实是沉重的认知负担。

解决这种「标签系统」认知负担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随意打标签。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javascript 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就按照自己现在的理解,给它打上“javascript”和“内存管理”的标签,不要想以前有没有打过“内存分配”,“javascript 语言”这样的标签。直接打,不用考虑其他,最多需要考虑一下后续自己会怎样搜索这些内容:比如上面那句话里面,“机制”2 字,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后续也不会去搜索,那么“机制”就不会成为标签。同样的,“今天见了好友老张,在大排档吃了顿烤串,很高兴”,我打的标签时“社交活动”、“饮食”、“心情”,这些字都没有出现在原句中,但它们是我从这件事中抽象出来的关键要素,是我「现在」认为,后续会搜索这些东西。而对于不同的人,需求完全可能不同,可能有人只关注自己的“日常心情”,所以,他可以给这句话只打一个“高兴”的标签。

那么如何解决标签重复、标签过多,以及上面例子里「高兴」-「日常心情」的「具象」-「抽象」关系,等等问题呢,很简单,在使用笔记系统的过程中,不断迭代这些标签。而这应该是笔记软件提供的功能。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人在给笔记打标签时,可以随心所欲,完全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来。

后期整理这些标签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分散在整个笔记过程中的。这需要笔记软件的支持。但应该注意这点:即使一个人在一生中不断在给新的笔记打标签,这些标签也不会超过一个合理的数目。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的,当他看到相似的内容时,对它们所打的标签也是非常相近的,不会出现给同一内容打标签却千人千面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然后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标签习惯。即使某些标签有所近似,对这些标签的整理工作,也不会有多少。

> “对我来说,学习一门科目并不是按照「前期学习,后期整理」的方式来的,而是「边学习边整理,学一点整理一点」。”
语雀那篇文章,它提到了
「我个人的习惯是把绝大多数反链内容都转移到正文中再开始认真整理。。」
「弄清楚这个问题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让我们学会具体怎么整理,而在于让我们相信它是可以整理且方便整理的。。」
「记录和整理笔记的所有心智负担并非集中于一点,而是分散在整个时间轴上。。而且这些心智负担的总量也不是恒定的,换种工具或换套方法,心智负担的总量就会大不一样」
「有些专题笔记虽然在 daily notes 里记了很多条,但是它平时不一定会被用到,有的笔记平时甚至连搜出来看一眼都没必要,只要真正需要认真整理某篇笔记的那天没有到来,用户就根本没必要为整理付出任何时间精力;如果那一天始终没有到来,那么未来整理这篇笔记的压力也变成了 0 ,也就是说,整理的命运可能只会降临在一部分专题笔记上」

这些描述,其实说的就是“学一点整理一点”,而不是“前期学习,后期整理”。
比如你分别在 t0,t1,t2 时刻,记下了一些笔记:
t0: 向量的线性相关的定义,打上标签 “向量”/“线性”
t1: 矩阵的行列值,打上标签 “矩阵行列式”
t2: 矩阵行列值与向量线性相关的关系,打上标签 “矩阵行列式”/“向量线性关系”
那么,t2 时刻之后,笔记里面,对于标签 “向量”、“线性相关”、“矩阵行列式”,分别都有 2 个零散笔记与之对应,这时就可以开始整理了。

如果现在感觉不需要整理,因为还在理解范围内,那么可以将整理推迟到「需要认真整理某篇笔记的那天」。
2021-11-17 11:46:51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观点:破除对「双向链接」的迷思
@LoneFireBlossom "我先把当前的想法记录下来省得等会儿忘了,写完之后立刻把它归类(剪贴粘贴?)到应该归的位置"

这个“应该归的位置”,应该是一种错觉。真的有“应该归的位置”吗?

举例来说,“javascript 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它包含了:编程语言,内存管理,这 2 个分类要素,既可以归在“javascript 语言”里,又可以归在“内存管理”里。这个知识点可以放到 javascript 的博文里,作为 javascript 特性的介绍;它也可以出现在多种语言内存管理对比的博文里,作为 javascript 内存管理的介绍。哪个是它合适的位置呢?这还是只包含 2 个要素的情况。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一个知识点,几乎总是包含多个知识要素(上例中的“javascript”与“内存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

如果上述的例子不够清楚,可以看下这个:“今天见了好友老张,在大排档吃了顿烤串,很高兴”,仅这一件事,就可以分别从“社交活动”——老张、“饮食”——烤串、“心情”——高兴,这 3 个角度去分析自己的生活。

这种例子应该随手可拾,像学科分类那种的树状划分,反而是有点勉强为之的意思。

回头我会再发一个笔记相关的分析帖子,把我对记笔记这块的抽象思考详细表达出来。
2021-11-16 13:57:18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观点:破除对「双向链接」的迷思
@LoneFireBlossom
我的理解是,双向链接跟树状结构不矛盾。但有了双向链接,会大大弱化树的作用。查询的话,因为可以直接查找到“块”,而知识点是存在于块之中的。相关联的块,可以形成一个主题。所以,我理解的在块上的双向链接,对知识点的组织,以块和主题为单位。

如果想要建立类似目录结构那样的东西,可以用 Map Of Content ,也就是类似于超链接的形式,把不同的 Page(页面)组合起来。

那篇文章里,侧重的是,怎样用双向链接实现“无压记录”,它给出的是知识从收集阶段的散乱无序,到整理为有序状态的一个 workflow(流程),至于这个有序状态究竟是像维基百科式的 N 多主题,还是像一本书那样,就看使用者了。

那篇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反思自己之前对“daily note”的错误理解,后来才认识到,RoamResearch 的双链+块等功能,让即使是“daily note”这样散乱无序的记录,也能在笔记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整理(整理不只是加一些链接),并且整个过程是无压的。我想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2021-11-15 10:24:04 +08:00
回复了 sillydadd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观点:破除对「双向链接」的迷思
@oncethink
确实没有看过《 How to take smart note 》这个。其实我想发问的,也就是怎样用双向链接实现一个好的 workflow 。

另一个帖子里 @canxin 的回复,应该是解答了我这个疑问: https://v2ex.com/t/815143#r_11072682
1 ...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8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96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0ms · UTC 19:03 · PVG 03:03 · LAX 12:03 · JFK 15:0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